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不管是西方自由主义发展进程中,还是社会政治哲学领域,毫无疑问,哈耶克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本文通过三个部分阐述哈耶克视野中的自由,首先,将阐述哈耶克自由主义的内涵;其次,根据哈耶克理论体系,阐述哈耶克自由主义在整个哈耶克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最后,本文将简明地探讨哈耶克自由理论所提供给我们的若干启发.  相似文献   

2.
胡肖华  尹华容 《河北法学》2006,24(10):69-72
宪政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自由主义的制度化实现.宪政体制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事实上都是自由体制.宪政与自由有着密切的关联,宪政是自由的内在要求,自由是宪政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自由的审视是犀利和独到的,有其独特的理论特征:消极性、社会性和规则性。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是产生于 17世纪的一种政治理论和思潮 ,它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由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由。哈耶克作为约翰·密尔以来第一位全面阐述、捍卫自由主义的理论家 ,对自由理念、自由主义的经济学都有重大贡献 ,尤为重要的是 ,哈耶克代表了一个新时代 ,代表了自由主义在二战后的复兴 ,为此探讨一下哈耶克的自由观不无益处。一哈耶克在《自由宪章》的前言中就指出 :古老的真理要想在人们头脑中经久不衰 ,就必须用各个时代人们自己的语言和概念将其重新表述出来 ,如果不这样做 ,它的意义就会逐渐丧失。对于自由这个理念 …  相似文献   

5.
谌洪果 《法律科学》2006,24(4):17-28
法律实证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功利主义自由观,这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实证主义法学其实就是一种自由主义法。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强势价值目标,哈耶克与罗尔斯也在他们自己的理论体系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前者认为自由是凌驾于平等之上的,是"法律之下的自由",认为民主虽然能产生和维护自由,但自由的真正保障是法律而不是民主;而罗尔斯则认为,自由和平等相比较,自由具有优先性;政治自由对个人自由起着制度性保护作用,只有保护和尊重少数的个人自由权,民主才能得到保障。二者均认为,多数的统治必须是有限制的统治,否则,民主和自由两者都可能失掉。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强势价值目标,哈耶克与罗尔斯也在他们自己的理论体系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前者认为自由是凌驾于平等之上的,是“法律之下的自由”,认为民主虽然能产生和维护自由,但自由的真正保障是法律而不是民主;而罗尔斯则认为,自由和平等相比较,自由具有优先性;政治自由对个人自由起着制度性保护作用,只有保护和尊重少数的个人自由权,民主才能得到保障。二者均认为,多数的统治必须是有限制的统治,否则,民主和自由两者都可能失掉。  相似文献   

8.
"自生自发秩序"这一概念是由冯.哈耶克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归纳论述。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在哲学、法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层面宏观的理论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洞见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从中辨析自由建构逻辑,内容取向。  相似文献   

9.
平等自由一直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这在我国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政治学领域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自由学说,他对西方自由学说的理解是准确的和深入的,他的介绍基本遵循了自由学说的原义;在自由与民主、自由与法律、个体自由与国家自主以及经济自由、思想自由等问题上,他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倡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法的价值。从欧洲启蒙运动开始,自由与法的关系成为思想家、法学家思考与判断的根本。自由的含义是多元的,宪法保障人的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人们基于对自由的信仰而选择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的工具,而法律的价值基础则又是人类对自由长久以来的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1.
殷昭举 《时代法学》2011,9(4):34-40
相较于自由主义的理解而言,马克思主义对于自治的理解更为精辟和深刻。马克思的自治观认为,在自治诸要素中联合的因素远重要于管理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治的管理仅仅是实现自由人联合的手段或者途径,管理不是目的,自治的管理最终是为了促进个体联合的集体自由;自由的集体是以自治个体的联合为其存在前提的,这种自治个体的联合必须要超越血缘自然及其衍生的专制统治的束缚,以及以物和物的商品交换所形成的资本异化的压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哈耶克自由主义法律理论的解读,笔者提出了一种理解契约正义的思想理路。即在自由主义的视域中,自由是正义的核心价值,正义实为对人的意志本身的评价,而不能从行为结果衡量,因此,不管缔约人追求的具体目的如何,我们应以缔约人意志的自由状态作为评价契约是否符合正义的基本标准;普遍的契约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保障,缔约意志实为其内在动机与外在法律互动的结果,唯有以契约法为核心的私法具有保障契约自由普遍实现的功能品性,因此,所谓契约正义实为缔约人依私法自由缔约的契约本身。  相似文献   

13.
哈耶克是一位反对计划经济和极权主义的保守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哈耶克站在捍卫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计划经济下的社会方方面面给予了全面的剖析和论证。其中对各种弊端和严重的后果不乏有彻头彻尾的指责和极度的污蔑。我们当然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研究哈耶克的理论,但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弱点的揭露和对个人自由的坚决维护同样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哈耶克以自由主义为出发点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何以计划经济与个人自由水火不容。本文的目的就是探寻哈耶克这一理论框架和思路,对其保守主义思维和理论得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作为法学范畴的自由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即作为法律价值的自由体现为法律所追求和所实际建构出的社会自由状态 ,作为法律权利本质属性的自由则体现为法律赋予权利主体可以按个人意志行使或放弃该项权利、不受非法的干预或胁迫的自主性 ,作为法律权利的自由即自由权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和保障的权利主体可以依自己的意志享有某种自由 (利益 )或实现某种自由 (利益 )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自由作为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一直为学者们探讨的关键之所在。伯林对自由概念的二分法,即把自由概念分为消极意义上的自由与积极意义上的自由,为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理论构架,成为战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复兴的代表之作。围绕这一划分,在学界展开了不断的论证与发展。本文旨在解读伯林对自由的概念定义,对两种观念上的自由的划分,以进一步了解伯林的自由概念二分法及其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从严复时代开始,中国人逐渐接触和懂得了何为"自由"和"民主"。这其中,严复对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引入功不可没。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思想家,同时也被很多人称为将国外的自由主义思想公开输入中国的"第一人"。何谓"自由"?严复理解和引入的自由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从严复的主要译作《群己权界论》研究出发,从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的对比进行分析,具体详细的阐述了严复理解中的"自由"的涵义。针对部分学者对严复有关小己与国群孰轻孰重问题的误解,笔者也试图在严复的著作中寻找根据,予以反驳。  相似文献   

17.
何涛 《研究生法学》2009,24(4):62-70
引言 政治学理论前沿潮流当中,共和主义的复兴无疑是当中最重要的一支。尤其是以斯金纳与佩迪特为代表的“新罗马派”的影响最为重大。与早期的共和主义者不同,他们直接对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自由的理解提出了挑战,不论是早期斯金纳倡导的对“消极自由的新理解”还是早期佩迪特的“弹性无干涉”都试图在后伯林的时代超越自由主义对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刑事法律规范领域,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很受关注。现在我国已公布法律并没有规定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实际生活中,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很多时候案件发生了法律却没有准确对应的刑罚,这个时候,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是必须的了。但缺乏有效的理论认识与制度规制时,过大的权力往往就会导致腐败,这是不利于我国树立法律权威和建设法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法的自由价值之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香 《河北法学》2005,23(9):152-154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自由是人们从事法律所不禁止的一切活动的权利。在国家生活中,自由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法律规定了自由的界限,法律上的自由就是对自由的设定和保障;法律之下的自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统一。实现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自由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任何制定的法律都存在一个执行问题,而在执行过程中,就不可能避免自由裁量的伴生。法治的实现、法的运行及其中包含的自由裁量是同一过程。事实上,不包含执法者自由裁量的个案是很少的。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原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分析,更是一个法律实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