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正防空洞是重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由于山高路陡,山城人民从古时便依山就势挖掘山洞躲避战乱、匪祸。抗战时期,防空洞不仅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也为生产制造军需物资甚至飞机提供了有利条件。防空洞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且听娓娓道来。人工挖凿山洞避战乱中国古代城镇筑城墙、挖护城河,乡村人家修碉楼、设关隘,都是为了防御战乱和防止土匪抢夺财物。而居住在偏远山村  相似文献   

2.
从邵武城区往北30余华里,有一个小小的山坳叫樟树源。这儿重峦叠嶂,林木葱茏,虽然没有房屋人烟,杂草丛生百鸟戏棲,可谁知道,战争年代这儿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的驻地。原先,这儿曾经住过十多户马姓人家,由于离城区近又易于隐蔽,既偏僻又信息灵通,成为红军插在敌人鼻子下的一把尖刀。  相似文献   

3.
夕阳山外山     
狄青 《党课》2013,(12):109-111
很多年以前,我曾经有过一种深深的遗憾,遗憾我所生长的这座城市并没有像其他的城市甚至一些偏远的省份,能够产生一些甚或只是那么几位可以炫耀世人、福荫后学的文化巨匠,因而便觉得脚下这块土地好像缺少了那么一些养分,心灵上也随之缺少了一份来自水土的关爱与呵护。也是在很多年前,我曾经有机会多次到这座城市的一个叫做粮店后街的地方去办事。那里原是老城区的一部分,离海河很近。那些色调灰暗的老房屋从外表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透着岁月磨砺后的苍凉,与常见的民房院落并没有太多不同。然而,当你走进去,在居民堆放的杂物、自行车、蜂窝煤以及多户人家喧嚣的后面,可能依稀会感知到昔日这里的某些与众不同。不光是斑驳的青灰色影壁,也不止是房脊上那已辨不出颜色的砖雕,没错,这里曾经住过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李叔同。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博采》2011,(10):33-35
莫斯科郊外的“邓小平街” 在距莫斯科50多公里的北郊斯拉维诺村,建有一条“邓小平街”。这是一条南北走向、两辆车可以并行的街道,全长大约有700多米,是连接一片别墅群的大通道。在这条独特的街道上,仅住有十几户人家。然而,它在俄罗斯的名气却很大,总是吸引着一些游客慕名而来。  相似文献   

5.
延安寻梦     
治安  王芳 《党风建设》2001,(11):20-20,14
在我许许多多的经历中,有一件最为难忘和值得骄傲的事,那就是曾经去过延安。在那里,我看到了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看到了周总理当年纺线用过的纺车,看到了朱总司令开荒用过的锄头……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20日,在以色列北部谢莫纳镇,新郎什洛米·布斯基拉和新娘马娅·卢加西在防空洞里举行婚礼。当日,以军在以黎边境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生激烈交火,这对新人不得不把婚礼移到防空洞里举行。连日来的战火使人们精神紧张。新郎新娘紧张而忧郁的表情与婚礼的氛围格格不入,我们从新郎新娘的眼睛里还看得出对战争的恐惧,因为防空洞内粤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蒋炀 《当代党员》2023,(9):39-42
<正>“早上起来,先到鲁祖庙吃一碗‘花市豌杂面’,然后去山城巷拍照‘打卡’,领略山城步道的魅力;中午去两路口吃‘洞子’火锅,在迷宫一样的防空洞里感受别样的消费体验;下午就去观音桥购物,再去北仓文创街喝咖啡,近距离感受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夜幕降临,站在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上,华灯初上的洪崖洞是拍照的绝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岁月不居,总会有些不平静的日子。春节刚过,我和妻子一起,来到离省城30公里的一个小山冲居住。山冲只住了几户人家,三面环山,氤氲着浓重的绿意。我们住的屋前,有一口荡漾着清波的山塘。塘边的香樟树、玉兰树、桂花树在阳光照耀下,泛翠流碧,生机蓬勃。每临薄暮时分,山冲就格外宁静。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红石窝,是祁连山深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庄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除几户汉族外,其他全是裕固族牧民。 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小时候,我家的房前有一片草滩,房后是大满草沟山,我们常到山上挖野蒜,在传说是红军打过仗的战壕里打土仗。在刨土时有时还会发现锈迹斑斑的子弹头和弹壳。那山上的土很奇特,有那么一片一片呈现出红色。我曾问安格(东部裕固语,奶奶之意),那一片一片的土为什么是红的,安格告诉我:“那是红军的血染红的。”她说:“咱们住的这地方原来叫石窝,村子也叫石窝村,…  相似文献   

10.
8.夜袭伪团部2月下旬,杨军长带领部队来到通化县水洞沟里住下。两天后,地方的同志来向杨军长报告伪军邵本良第七团团部在热水河子村驻防情况。热水河子是通化通往八道江镇的一个大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敌人在热水河子西面小屯堡住有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枪连。热水河子街驻有日本守备队30多人,警察30多人,自卫团20多人,伪第七团团部50多人,总兵约有一个营。团部在镇中间,对面有一个高大炮接.里面驻了伪军一个班。杨军长下决心要打掉这个第七团四部,活捉邵友良这个汉奸走狗。五连以上工事干部会议讨论行动万案时,人家认为不能…  相似文献   

11.
小青岛,隶属于乳山市乳山口镇。是一个只有0.45平方公里的海中孤岛,和最近的陆地有5海里多的路程,村民进出全部依靠船只。岛上122户人家370多口人,由于远离陆地,无法安装固定电话,“捎口信”曾经是村民对外联系的惟一途径。1992年,山东移动网络覆盖了这个孤岛。2003年,为解决手机信号不太好的问题,移动公司专门在小青岛上投资50多万元安装了一个直放站。  相似文献   

12.
石勇  连宗 《廉政瞭望》2011,(7):32-33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曾经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对公民平等对待,是政府"至上的美德"。在很多人因为没有钱而买不起、住不上"商品房"的情况下,动用公共资源,尽力保障这些在社会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公民有房子住,就是政府体现这一美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连弟 《奋斗》2011,(7):57-58
说起党旗在我心中的象征。还得从我儿时说起。我的家乡尚志县尚志镇,1946年就解放了。我们镇里常有东北民主联军短期驻扎。每当他们来到这里,一不住旅店,二不住有钱人家,专住穷百姓家。因为我家是“革命军人家属”,所以常有子弟兵住在我家,不知不觉我便同“带兵的人”交上了朋友。  相似文献   

14.
我们西岳庄村共有400户人家,1200口人,曾经是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经济基础差,干群矛盾突出,一度是王口镇的“老大难”村。2003年,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鹅记、村委会主任,主持支部工作。从上任那天起,我就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既然村民选择了我,我就要勤勤恳恳地为村民干些实事!  相似文献   

15.
陈英杰 《党课》2006,(8):76-77
罗马这座欧洲最古老的城市,由于它曾经的神秘、强悍与辉煌,被人们称作“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但正是因为它曾经的神秘、强悍与辉煌,让我们一下飞机就被索去了一笔昂贵的入城费,犹如被人家宰了一刀,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北京的古老丝毫不比罗马逊色,但北京从来没有收过什么外国人、外地人入城费,这或许是北京的城市价值还没有被完全发现的缘故吧,要不北京的外国人、外地人怎么会那么多,几乎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李佚同志:你好!‘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你曾经经受住了诱惑,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可现在你的思想出现了波动,这既是对你价值观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你人生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7.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洞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沈从文在《边城》的开首语中详细讲述了茶洞的地理位置。文中提到的“小溪”就是清水江,它将茶洞和对岸的重庆洪安镇、贵州松桃县分隔开来,蜿蜒曲折的江面勾勒出湘、川、黔的地界,山环水绕中,这座驿路小镇正静谧地体验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18.
往事不堪回首 “大家之气”使邻居们羡慕不已。然而,谁也攀不起。人家是什么厂?人家是通化市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石油化工部和国家天然气总公司的定点企业!通化石油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叫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厂。石油化工机械厂曾经辉煌得令人瞩目:1985年,1800名职工获利税50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国税局原副局长黄亦瑾曾经28次上交非法所得14万余元,是一个不贪吃、不贪穿、不贪玩、不美容、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不接受吃请、不贪住好房、不贪坐好车的“十不局长”,然而——  相似文献   

20.
九华游记     
二郎 《党课》2012,(17):119-120
一直想去寺院住上那么几日,朝闻晨钟暮听鼓,夜枕经文洗铅华,九华之行终于得偿所愿。 曾经读过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这是一本寻访中国当代隐士的书,书中记述作者数次寻隐终南山的所见所闻,行文恬淡雅静,淡而真味浓,内中有禅有道,图文并茂,算是“在路上”的游记。我的这篇游记,在写法上对其有诸多借鉴之处,下面便以一、二、三、四、五排序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