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围绕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强调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对于更好应对风险挑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定力、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坚定与之作斗争的信心决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安监局公务员通过语音识别软件抄袭上级文件,并将其转化为该单位的实施方案,有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是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起典型案例,格外引人关注。文风背后是思想、是作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文风的流弊仍久治不愈,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强力支撑。那些热衷"拿来主义"者,该醒醒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层减负年”的贯彻落实,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得以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负担除了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以外,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内在演化逻辑。基于对10位基层工作者的深度访谈,以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论为指导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了“基层工作负担演化”这一核心类属,并最终建构了基层工作负担“建构—叠加—调适”的演化模型。研究发现在基层体制环境等条件影响下,基层工作者会建构出工作任务负担、工作环境负担、职务晋升负担、行政问责负担、家庭生活负担五类负担;这些负担相互之间存在的叠加效应给基层工作者带来更为复杂的负担影响;在自我调节能力和组织支持程度的干预下会产生负担弱化、负担聚焦、负担交叉与负担放大四种调适分化类型,并最终分别导致基层工作者的积极作为、消极怠政、积极抽离与消极内卷四种分化效应,且四种效应处于动态转化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
正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通过50多个幽默讽刺故事,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了"众生相"式的总览。这些小故事大多取材或改编于真实案例,描写生动,辛辣明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警示意义。本书既可以作为一部小品文集,供读者茶余饭后赏读有得;亦可作为一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的案例读本,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鉴戒。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批示,指出纠"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年,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将解决一系列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形式主义作为"四风"整治中的老大难,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对其治理过程中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就此,廉  相似文献   

7.
黄宪起 《党建》2019,(11):14-15
正今年初,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办公厅专门发文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正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深挖根源,认清危害,综合施策,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5期(上)反对形式主义不能"只喊口号不发糖"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这个通知为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  相似文献   

9.
罗洪春 《求实》2003,(Z1):115-116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为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本文对官僚主义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田坤 《前线》2020,(5):51-54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也有一些老问题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和现象出现,并显露出一些新的行为样态。当前,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诱因尚有余存,基壤尚未根除,必须高度重视和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形态新动向,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彻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各类繁杂无效事务重压缠身,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基层干部苦不堪言。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共同心声和急切期盼。《通知》既出,重在落实。让"基层减负年"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2.
从关系范畴的意义上理解党风问题,党风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以及由主观主义引起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从关系范畴的意义上去辩证分析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则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失缺“共性”意义上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媒介体所致。因此,对党员干部实践活动的过程研究,有助于根除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党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注重和加强作风建设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够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处理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问题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实用理性为执政理念遏制形式主义;以培养忧患意识遏制享乐主义;以制度设计遏制奢靡之风;以民主监督遏制官僚主义。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这些做法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赢得了廉洁、高效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铲除了党可能滋生"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不良风气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注重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在“两个大局”的现实语境下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提高政治站位、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以及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在相关论述中,习近平深刻揭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表现形式及其实质和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方面整治措施。这一系列论述具有坚守政治立场、坚持问题导向、贯彻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1,(10):21-21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深为群众所反感。《决定》深刻剖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和要害,严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对此,务必引起全党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6.
正现实中,一些政策为什么会"空"?为什么会相互打架?表面上是行政体系的衔接和效率问题,根子却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要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分配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理解基层难处,要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  相似文献   

17.
黄永维 《新湘评论》2013,(21):30-32
党风建设,一直是全党和党的领袖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四风”为代表的种种不良风气,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全党口诛笔伐、严厉禁止的对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有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指出: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催生了下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全党上下,必须狠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认真领会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对于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在中央纪委网站通报的四川省9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中,"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龙嘴村党支部书记杨兴中、村文书张朝党扶贫资料弄虚作假问题"赫然在列。事情还得从年初的扶贫领域作风督查说起。今年3月,遂宁市和安居区组织开展2018年第一轮脱贫攻坚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全覆盖督查,在查阅安居区大安乡龙嘴村脱贫攻坚资料时,工作人员熊平从三张照片中发现了蹊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当前,进一步加强对营造基层干部宽松工作氛围的深入研究,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更好地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