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九州”,豫州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河南有“中原”“中州”之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便诞生在今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丛非 《世纪桥》2005,(11):80-83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 游,黄淮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 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 南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 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 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 里。河南是一个中原大省,全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F0002-F0002
河南工业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56年,现为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多年来为国家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多年来,河南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了中原崛起的壮丽篇章。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既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也是一亿中原儿女实现“中国梦”的具体目标。中原地区在中国最具有代表件和典型性。河南这样一个地方通过加快发展迅速崛起,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崔静海,当代著名画家,祖籍河南,现居北京,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北京清源阁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帝,河南省当代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副院长,中原书画院一级画师。他曾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6.
因为有很多人从事汽车拆装且技术高超,河南省汝州市被称为“中原第一拆”;由于这里的拼装车市场规模很大,又被称为中国“三汽”。据记者3月份调查发现,当地有百余户农民“造”汽车。  相似文献   

7.
2009年的新春佳节刚刚过去,一股来自中原大地的强劲春风.为深陷金融危机的香江之畔、濠江之滨送去了融融春意。2009年2月15日至20日,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9豫港澳投资贸易洽谈会相继在澳门、香港举行。一台台文化经贸大戏轮番上演,从中华功夫卫星电视频道开播到河南民俗艺术展,从《术兰诗篇》的精彩上演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主题演讲,河南与港澳之间这次“春天的交流”,博得了阵阵喝彩,收获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研究和确立世纪之交到下世纪河南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让古老的中原文化在新世纪再创辉煌,去年12月2日至4日,河南省文化厅在新乡市小冀镇召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宣传、文化、科研机构、企业界的100多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紧紧围绕“如何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文化,再创中原文化辉煌”这个主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9.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条路子,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精神,结合我省的探索实践,我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与提升两岸文化交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迎来了建设务实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春天。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要心随责走,责随职走,说好做好。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就要增强责任心,坚持硬标准,强化问责制,持续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原经济区。  相似文献   

12.
由河南行政学院、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原宋学研究会、濮阳行政学院、开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哲学研究室联合召开的“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5月7日至9日在河南濮阳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韩国的9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陈筠泉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日本九州大学冈田武彦先生,台湾东海大学蔡仁厚先生等著  相似文献   

13.
各位代表、同志们: 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已经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 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民生民心本质,紧紧围绕“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奋斗目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精心描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真正开成了一个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大会,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一个着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大会,一个展示我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全体人大代表良好形象的大会!  相似文献   

14.
卢展工书记到河南工作之后,在广泛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三平精神”、“四个重在”、“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对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省委、省政府精心筹划运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卢书记不久前在洛阳调研时特别强调“做”,  相似文献   

15.
“凡有井水处,必读二月河:”二月河,海内外广受欢迎的河南作家,中原作家代表人物,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16.
高树印 《学习论坛》2007,23(4):64-67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是有路径依赖的。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最能体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是“中”,河南“中”文化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由河南“中”文化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河南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河南“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是,弘扬河南“中”文化,发挥河南“中”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的作用,必须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原崛起正春风,河南振兴气势宏。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乘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河南电视台决定紧扣中原经济区这一宏大主题,做一部电视政论片,全景展示河南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实践中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是河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展望“十二五”,河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通过实施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两次亲赴河南,在竹沟、洛阳、渑池、豫皖苏边等地检查、部署抗战工作,后他离开河南,东进苏皖敌后继续指挥中原、华中人民抗战,继续领导河南人民抗击日寇的侵略。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刘少奇在河南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一、及时进行组织调整,适应中原抗战需要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日军沿陇海铁路西犯,国民党战场一泻千里,6月日军逼进河南省会开封,蒋介石为阻止日军继续西犯,下令炸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3省60余县尽成泽国。新黄河东成了日军践踏的敌占区,河西仍为国民党的统治区。我党在国统区、敌占区的工作方针不同,方式不同,给中共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