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0,(4):37-37
一名最基层的村干部去世的消息,竟然惊动了最高层领导的关注——在得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去世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1月6日凌晨,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悄然离世。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0,(2)
<正>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不幸去世胡锦涛总书记得到消息,在批示中表示沉痛悼念,并对其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4.
<正>沈浩同志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作为安徽省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不幸猝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沈浩同志的去世表示沉痛悼  相似文献   

5.
小岗人有句口头禅:有困难,找沈浩!在他们眼里,沈浩就是家人;而在沈浩心目中,小岗村就是家。当年父亲去世时,沈浩刚上初中,多年来,他的心中一直存留着作为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学习宣传杨善洲、沈浩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广大干部要以杨善洲、沈浩为榜样,努力做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的好干部。何以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这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认真思考和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7.
沈浩同志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沈浩精神,是顺应中国伟大时代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生成的一种崇高精神。其科学内涵十分丰富: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是沈浩精神的精髓;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是沈浩精神的灵魂;改革创新、勇于开拓,是沈浩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沈浩精神的本质。沈浩精神,为我们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9):29-30
1976年1月8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逝世。周恩来的逝世使亿万中国人万分悲痛,也在国际上带来极大的震动。总部在纽约的联合国为了表示对周恩来的悼念,破天荒地决定为周恩来的去世下半旗一周。对这样史无前例的举动,有的成员国代表以“此事没有先例”为由表示反对。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上强调:沈浩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学习和宣传的榜样,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沈浩先进事迹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沈浩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10.
本刊第三期刊出介绍沈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后,不少读者纷纷给编辑室来信、来稿,表达自己对沈浩精神的敬佩之情,表示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我们从来稿中选了几篇,编成这组短文,以本刊专稿刊发。欢迎更多的读者赐稿,我们将陆续选发。  相似文献   

11.
王景山 《党建》2010,(7):31-31
我是《农民日报》的记者,在我的采访生涯中,有许多优秀人物汇聚于我的笔端。至今最让我难忘、最震撼我心灵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他于2009年11月6日凌晨去世,年仅45岁。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3):124-124
2010年11月24日,中国资历最老的外交家黄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黄华去世当日,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发表悼念文章,称黄华是“中国迈向开放时值得尊敬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10,(3):15-15
重品行彰显共产党员先进性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这是党中央一再重申的党性修养原则。建党八十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把重品行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安微省凤阳县小岗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用实际行动为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行做了最好的诠释。是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创先争优     
<正>市直机关工委对机关干部学习沈浩精神提出具体要求近日,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召开了"学习沈浩精神,做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暨《第一书记》观影座谈会。会上,市直机关工委号召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要学习沈浩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他将个人发展同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同党和人民的要求有机融合;学习沈浩同志"想办事、办成事"的执著精神,学习他克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实干精神。对于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如何学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0,(5):54-54
<正>仝志辉在2010年第2期的《同舟共进》上撰文指出:媒体在突出报道安徽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忘我工作精神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问一问沈浩是如何使他的事业取得很大成就的。沈浩的工作中蕴含着治理农村的道理,这  相似文献   

16.
沈浩离开我们已经3个月了。在这不到100天的时间里,由沈浩猝然离世引发的各种话题占据了各类媒体的很大一部分空间,特别是在网络上,沈浩更是媒体工作者和网民热议的中心,形成了近年来少见的,以一位基层党员干部为全社会话题中心  相似文献   

17.
禾佳  高斌 《党建》2010,(8):34-34
在电影《第一书记》上映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沈浩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杨立新说,接演这样一个角色,确实有压力。因为这是真人真事,演他,就要让人相信你就是沈浩。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十日谈     
《当代贵州》2011,(21):7
党员干部何以让人"信得过、忘不了"日前,在学习宣传杨善洲、沈浩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广大干部要以杨善洲、沈浩为榜样,努力做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的好干部。何以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  相似文献   

20.
我本该早写一篇怀念文章,籍以悼念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在世时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关爱着我,他就是我的老领导——原晋南地委书记李广耀。因我 1992年突发脑血栓, 8年多来一直坐不起来,在胸脯上写字,一只手不会动,视力本来不好,又加上眼缺血,看不清字,就拖了下来。再者,我在感情和心理上实在无法接受这位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人刚正、待人慈善可亲又充满热情的老领导已去世了这一事实,总感觉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而今年 6月 16日已是他去世 7周年祭日了,我再也不能拖了,我必须强迫自己在极其艰难和痛苦中写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