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使革命的主观条件与客观过程相适应,在革命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阶级状况及其它条件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这是保证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什么叫战略?从广义上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发表120周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崭新理论。它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和准备、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理论体系最终确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形成阶段所写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这本著作完成于1880年1—3月。当时欧洲总的形势是:资本主义经过50-60年代的向上发展之后,从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一度陷…  相似文献   

3.
雷石山  廖和平 《学理论》2009,(12):64-65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十三年时间里,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根据这些讲话在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可以将江泽民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初步形成时期、日渐成熟时期、深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林洁 《理论探索》2001,(2):18-19
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和消费过程合一的农业经济阶段,生产和消费过程分离的工业经济阶段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重新统一的网络经济阶段。通过着重从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入手分析二者的关系,以从中寻找各个经济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静态的基于经济关系的阶级划分,阶级形成是阶级作为政治主体何以由想象变为现实,从自在状态转变为自为状态的动态过程。基于马克思的阶级形成理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阶级意识、阶级斗争和政治文化看成是阶级形成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阶级实践和阶级行动的重要历史动力。其中阶级意识的本质是对阶级利益的自觉,阶级斗争是维护本阶级利益的联合的群众性运动,政治文化是将其成员凝聚团结在一起的"水泥",并表现为对阶级身份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6.
夏莹 《理论探讨》2022,(2):124-131+2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归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这一革命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围绕这一理论旨归,马克思在不同思想发展阶段不断触及承担革命之主体的无产阶级及其斗争的相关问题。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当中,由于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仅通过对劳动者工资的分类来阐发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不可避免的阶级对抗。这一带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性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获得了更具有经验性的佐证,在资本逻辑展开自身的推演过程中,无产者不仅作为先验的革命者存在,同时还作为在资本逻辑当中处于贫困境遇的经验的现实存在。阶级问题由此成为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潜在的理论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理论判定,面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阶级”残篇,不应仅仅因其文本表达方式而将其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的一个立场的延续,即从分配方式上来划分不同阶级,而应坚持以所有权为根源划分不同的阶级,并以此彰显阶级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度民主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但是,什么是“高度民主”呢? 民主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级阶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见列宁《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第24页)这里主要是指阶级社会民主的发展过程。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阶级性质的民主消亡,更高阶段的民主——全社会的民主便来到世间。列宁所说的“没有任何民主”或“民主消亡”都是相对于阶级民主,否则不好理解。其实,民主是与人类共存的永恒的历史现象。因此,对民主的发展过程还可以作如下的划分:原始社会的民主;阶级社会的民主;未来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5月19日后,我国 的沪深股票市场结束了自 1997年5月开始的长达2年的熊市,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时间之短,升幅之大,在世界证券市场上是少见的。虽然从1999年7月开始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但是,上升的“主旋律”没有改变。从今年的第一天开始,沪深市场开始了新一轮上升,行情至今仍在沿续,并构成了2000年前4个月的“市场主流”。今年以来市场波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整体上看,沪深两市前4个月的波动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旦——春节前;第二阶段,春节后——3月中旬;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团结本阶级的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同其它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的这一性质和特点,一方面决定了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丰富性——其对象涉及到民族、宗教、民主党派、侨务、知识分子、港、台工作等多方面;每个方面工作的性质不  相似文献   

10.
一、重大的发展:改革也是革命思想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无产阶级采命的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就其核心来说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来命。在(共产党宣X》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罔。他们公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是关系着革命成败的最基本的问题。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论述,但党的“一大”至“四大”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努力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关于我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比较分析和发展过程中来探讨这一问题。一无产阶级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民主革命呢,还是领导各革命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当时党内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人,对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产生了怀疑。他说:“产  相似文献   

12.
良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本质上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是一个社会范畴,反映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阶级社会里,良心就成为个人情感和阶级情感、个人意志和阶级意志、个人信念和阶级信念的统一.因此,良心在阶级社会里是带有阶级性的.所谓无产阶级的良心,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中产生的,并且是服从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的,共产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良心,就是无产阶级良心的体现.因为,在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事实的介绍,分别概括出三个阶段各自的特征以及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演变进程;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论证了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三个操作层次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的循环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的观点,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是各不相同的。在当代最主要的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列宁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的口号,它们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阶级营垒相适应,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其实质和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民族利己主义。无产阶级民族观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共产主义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中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使用"中间阶级"这一概念时,主要是用来描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所有社会阶级,即把中间阶级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对于中间阶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导意见是它作为一个阶级将整体消亡,被无产阶级所取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谈到过不同于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类似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成员,但认为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以上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吸取阶层分析法的合理内核,赋予其中间阶级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一种意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科学”.其中,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阶级性、阶段性;“条件”就是“消灭阶级”,就是消灭阶级的途径和手段;“一般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7.
褚悦 《学理论》2012,(21):161-162
20世纪20-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风潮,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有许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革命文学、普罗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等。由于韩国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学的研究在80年代之前一直是一禁区,至今仍未得到多角度的研究。本论文的议题为这类文学在韩国的最初形态——革命浪漫主义文学。从浪漫主义的分化过程出发,从内外四个方面分析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分解和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用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对人们的政治认知进行整合。政治认知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政治价值形成阶段。政治价值是政治认知的基石,是人们对一切政治事物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其次是政治态度形成阶段。政治态度是人们对各种政治事物的情感反映。政治态度以政治价值判断为基础,但又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最后是政治评价形成阶段。政治评价是人们对现实政治事物总体的自主判断,是政治认知形成的最终标志。在政治认知形成过程中,三个阶段往往是处于相互影响,彼此交错的状态,从政治价值到…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的国体与政体规定和规范着参政党的地位与作用我国的国体是宪法第一条的第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实质是国内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定位,政党是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这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的。八个民主党派也是利益集团,是与中共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一致的不同阶层的利益集团。此外,如周恩来同志所言,中国的民主党派从来不是单一的阶级的政党,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意识的演变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概念的形成和党的阶级基础意识的演变,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而"党的阶级基础"的内涵应该界定为:政党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阶级及其与这一阶级间在互动中所形成的本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就是中国工人阶级以及党与工人阶级之间在互动中所形成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