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佳 《前沿》2012,(14):190-191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大,如何切实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让国家巨额资金投入真正发挥成效而不是落入非贫困生手上,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困难,笔者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考核理论,提出了几点完善贫困学生认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起点,也是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亟待破解的难点,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部分学生诚信缺失提供虚假信息、地方政府在出具贫困证明可靠性不强等原因,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时主要靠主观印象,缺乏客观详实的数据作支撑。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不同高校、院系、专业学生影响其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科学的量化认定指标体系,为实现精准认定提供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学生建立贫困档案、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前提条件,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全国72所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当前应对传统的认定方式、方法、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优化与重组,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点、线与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才能更好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景斌  韦幼玲 《传承》2013,(2):62-63
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负担,我国出台了相关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贫困生认定体制不健全、银行助学贷款程序繁琐、勤工俭学岗位不足、贫困生获取资助金后使用不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学校、社会应从不同方面采取对应的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和推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高校现行的“免费午餐”式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吸引了众多的非贫困生申请,因此,贫困生的认定就必不可少,而贫困生的认定是需要一定成本的。一般来说,高成本的认定能带来资助的准确性,但认定的高成本对于有限的助贫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而低成本的认定所带来的非准确性又将一部分助贫资源用于非贫困生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一般做出了两种选择:一是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不能达到资助贫困生的目的,而且也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将贫困生认定的成本外化,即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交给贫困生所在地的基层行政组织,但这种方式也由于地区差异及地方认定的相对标准与学校认定的绝对标准脱节而造成不公平的分配。因此,要摆脱贫困生认定成本上的两难境地,使有限的资源高效地用到贫困生身上,真正符合贫困生资助的初衷,必须在助贫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彻底贯彻“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成都地区高校贫困生为总体,运用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贫困生经济支持网的构成,并分析讨论了贫困生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对其经济支持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贫困生经济支持网建设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6,(5)
正"21人取消贫困生资格,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5月6日下午,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话费调查的大数据处理结果。从2013年开始,江苏大学尝试每年以手机消费调查的方式对在库贫困生进行资格再认定,对月平均消费100~150元的同学,学校建议采取降级处理;对月平均消费超过150元的同学,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  相似文献   

8.
仝泽龙 《传承》2009,(24):116-117
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大幅提高,伪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这有其管理上的漏洞,但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伪贫困现象不仅给资助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使得资助失去公正和有效性,甚至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如何遏制伪贫困现象,除了要在资助工作中完善诚信约束机制,还要规范地方政府认定程序和高校认定的制度,推进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法律化,促进贫困生资助体系向有偿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丽娜 《传承》2009,(18):160-161
少数民族贫困生在高校中是比较特殊的人群,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价值认同等因素使他们在面对就业时呈现出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顺利就业。要完善就业配套制度,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就业的关注度;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培训;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就业个性化指导;培养少数民族贫困生自主性,加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大幅提高,伪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这有其管理上的漏洞,但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伪贫困现象不仅给资助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使得资助失去公正和有效性,甚至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如何遏制伪贫困现象.除了要在资助工作中完善诚信约束机制,还要规范地方政府认定程序和高校认定的制度,推进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法律化,促进贫困生资助体系向有偿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贫困生在高校中是比较特殊的人群,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价值认同等因素使他们在面对就业时呈现出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顺利就业.要完善就业配套制度,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就业的关注度;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培训;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就业个性化指导;培养少数民族贫困生自主性,加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军成  陈默 《前沿》2007,(3):168-170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非贫困生相比,高校贫困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贫困生能否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关系到其将来的还贷能力,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就从调整就业期望、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素质、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等途径帮助贫困生实现就业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5,(6)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到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标准欠科学、资助观念落后、制度平台建设欠缺、诚信感恩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认定工作的有效性。可采取转变资助理念和资助模式、建立更科学的认定标准等措施,保证助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如何准确地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切实提高资助工作效能仍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以浙江某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面临的难题以及认定机制的重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历来重视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由于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奖助学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其配套条件不完善使得现行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贫困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现存的奖助学机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贫困资格认定的程序不严谨、资金来源渠道窄和资助方式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贫困认定资格的精准度、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来完善奖助学体系,希望能够建立一套更加公平、有效、更具可操作性的贫困大学生奖助学制度,使贫困生奖助学机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邓艳钦 《传承》2012,(10):72-73
贫困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具体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许多不足,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今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鉴福利社会学中的可行能力理论,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贫困生的家庭致贫类型可分为累积型和突发型两种;贫困生在处理贫困问题时表现出了积极抗争和消极适应两种应对方式。根据上述条件,可将贫困生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累积型贫困家庭中积极抗争的贫困生;累积型贫困家庭中消极适应的贫困生;突发型贫困家庭中积极抗争的贫困生;突发型贫困家庭中消极适应的贫困生。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生,需要从物质、心理、能力以及机会四个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帮扶。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大量存在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影响个体行为、态度的自我效能感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否也存在让人担忧的问题呢?本文针对高校贫困新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贫困生的消费水平来说,学生对于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认知对其心理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的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普通学生,作为教育者而言,这是一个对该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车囿达 《传承》2012,(12):44-45
高校在不断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这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同样是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热点。从贫困生的来源及类型分析出发,结合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治理高校贫困生"贫困循环"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难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丧失发展能力的机会,自救能力差,进而在走入社会后再次陷入贫困的自我循环与代际循环.转变贫困生的贫困状态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更需提升贫困生的实际能力.应积极为贫困生提供职业技能学习平台,建构贫困生就业支持网络,增强贫困生的社交能力消减其竞争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