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人的现代化始终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农民工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工人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群体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关系到我国的整体现代化水平。所以,深入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对于我国所实施的现代化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自198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连年亏损的势头。据有关资料,现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已达45%左右,如果算上暗亏的,亏损面则高达80%左右,国有资产每天流失近一亿多元;这些数字表明国有工业企业营运惨淡,已处于积弊深重,效益低下,举步维艰的地步,严重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如何搞活国有工业企业,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九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工业企业的亏损问题。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原因 近年来,已有一些关于“亏损”问题的论述,但笔者认为以下五个因素,是造成工业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毛泽东不仅提出和论述了我国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也为我们党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这个总目标和总任务,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中心,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近一年多来,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趋势已得到扭转,工业经济效益指数有所提高。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目前已经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发  相似文献   

5.
一 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实行现代化,必须首先实行农村工业化。因为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装备很低,经营规模小,务农劳动力比例过高,没有自我增长的能力,因而发展缓慢。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工业的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玉彬 《学理论》2009,(23):39-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包括思想观念、体制因素、自身因素及国际因素等方面,从而提出了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化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也是九十年代第一个金秋。 距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只剩下10年。时不我待,这10年将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0年。 工业的现代化程度,是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庆之际,回顾并展望中国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我们离本世纪末的目标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大工业夹缝中生成的乡镇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现在已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8年,我国乡镇工业创造的总产值已达45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8%,占1979年到198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净增的30%,乡镇工业产值已相当于我国1979年的工业水平。这些数字说明,我国乡镇工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赖以形成这样规模的具有生产特征的企业的效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效应。那么,如何才能使这种已具规模的乡镇工业更好地发展呢?本文拟就乡镇工业应发挥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双重效应来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乡村建设不仅是现代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和落脚点;不仅是统筹城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关节点,而且对于我国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重要作用。新乡村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在促进政治稳定的同时也会引发政治不稳定,这种双刃作用的理念已被当今世界各国的学者和政府所接受。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被这一两难困境所困扰。由于我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征,导致了我国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不稳定因素的凸现与增长。只有正确地看待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西部大开发,实行共同富裕;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改革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健全政治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能走出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两难境地,实现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人民日报》2007年1月29日刊登记者杨健的报道:《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1月27日在京发布。课题组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预测,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还需要8年。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介绍,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截止1988年底,全国共建立县以上民族自治地方720多个,居住人员6000多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4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1417亿元,建立了3.7万个工矿企业。包头钢铁工业基地、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基地、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等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原料、燃料和  相似文献   

13.
试析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北京大学孙代尧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后,便把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上发展的日程。但建国后前30年,我国推行的是一种倾斜于城市工业投资、重点在城市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种单一的城市工业化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工业经济技术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工业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大,其中也包括我国的汽车工业.要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缩短距离并赶超国际水平,坚持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敢于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和吸收,是我们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上海轿车工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作一点浅述. (一) 当今,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中利用资金与先进的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乌兰巴托专电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蒙古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已占国民经济固定资产的31.3%,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8.5%,占农牧业工业总产值的75.1%。国民收入的1/3由工业提供,工业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1.3%。 首都乌兰巴托已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特征,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开始实现从封闭到开放、从单纯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从产品经济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现在,我们又面临更具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工业发展要真正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转变。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涛 《瞭望》1997,(14)
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努力,我国工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1978年我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是34万家,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达到60万家,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78年我国工业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与现代性困惑 20世纪50年代西方开始对“现代化”进行系统研究,此后这一概念广泛传播,研究角度也不断丰富和深入,经过60余年“现代化理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同时又极具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来讲,现代化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进程。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否实现有效的城市治理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美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政府组织结构、城市治理体系等五个方面积累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借鉴美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在城市治理理念、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