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倚重发展县域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刘事青 《学习导报》2010,(21):29-30
在县域经济干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双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和财政穷县,坚持“四个第一”,努力打造娄底对接融入长株潭的“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跨越赶超的“先行县”,力争5年内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湖南中等发达县水平。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3,(6):58-59
吴忠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工作方向,努力做到坚持四个突出,建设四型财政。坚持突出开源节流,着力建设发展型财政。坚持支持发展和涵养财源并举,发挥预算、补贴、以奖代补等财政工具"四两拨千斤"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促进财政经济良性互动。一是壮大骨干财源。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全力支持"五优一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战略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二是夯实基础财源。不断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确保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是激活替  相似文献   

4.
省直管县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规划中有一项引人注目的行政体制改革措施:拟建省县两级政府体制,即省直管县。省直管县的试点改革将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县乡财政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缺血严重;上级对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进步有两个支撑,一个是制度基础,另外一个是中国人的基础。制度基础包括六个。一是中性政府,不被利益集团捕获。二是县际竞争体制,将官员升迁与经济升降挂钩,通过层层的经济考核指标及中央与政府财政分权,使地方官员把精力放在搞活经济上。  相似文献   

6.
甄永亮 《先锋队》2014,(10):34-34
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是党和政府的"钱袋子",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管理职责。多年来,介休市财政局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治、改革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稳步推进财政源头治本改革,为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建设和谐财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华波大概算得上当今最从容镇定的亿元大盗了。这位江西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利用职务之便,将9400多万元的财政款套取转移,竟无人察觉。报道说,如果不是已逃往国外的李华波戏剧化地给县财政  相似文献   

8.
李中平 《学习月刊》2012,(16):120-120
通城县是个山区小县、财政穷县。"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扶贫开发的攻坚期。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而通城又被纳入"中三角"(武汉城市圈、鄱阳湖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带和湖北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范围的背景下,如何搞好扶贫攻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鄂南经济强县"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旗县经济 增强旗县财政实力旗县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是我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旗县经济中,财政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一个大问题。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自治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旗县经济,增强旗县财政实力,不仅是实现自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十年地方财政数据的整理,分析出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运行呈现收入低位增长、收支矛盾加剧等基本特征。对上述基本特征进行趋势性预测,得出上述特征在"十四五"时期将会进一步强化的结论。以此结论为实际依据,从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两个层面探讨了下一步地方财政的改革重点,以期对"十四五"期间我国地方财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既非经济强县、也非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的扶强”“助弱”政策都享受不到。“在几不靠”的状态中,县域经济如何趟出新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增收,我国从2004年起,实施对农业税税率总体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受自然条件、历史遗留因素、体制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取消农业税和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财政税收必将受到较大影响。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促进农业县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精神,笔者按照资源条件、工业基础、特色产业等因素,将贵州省的67个农业县大致划分为资源富集县、农业特色县和典型农业县三类,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县进行了系统调查。一、农…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层次的基础环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结合部。县级财政承上启下、融贯城乡,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的根基。我省要由财政大省向财政强省跨越,重点和难点都在县级。当前,县级财政是最困难的一级财政。如果不激发县域发展的内在活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思路,以工业兴县,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为基本思路和目标,推进体制、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我省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经济活跃,企业经营搞活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县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搞活县经济,已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了。一、改革的目标现在,中央和省都已明确规定进一步放权给县,扩大县的自主权。在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对县的领导来说,中央和省给的权力大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也大了。真正做到用好权,服好务,应当把握的契机是深入进行改革。县经济深入改  相似文献   

15.
苏成强  谭睿  陈行龙 《学习月刊》2014,(18):109-1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何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放大财政杠杆效应、强化投资拉动作用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根据巴东县委、政府的部署,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现状1、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情况。一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增大、占比高。财政专项资金由2011年的88567万元上升到2013年的108230万元,三年元上升到2013年的108230万元,三年专项资金增加总额达到近2个亿,同时财政专项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都在35%以上,最高比例为40,23%。财政专项资金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全县扩大投资、促进发展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已成为解决我县财政困难,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10,(18):37-39
浦城位于福建西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全县疆域达3383平方公里,为福建第三大县,总人口42万,辖19个乡镇(街道)、296个村(社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南方林业重点县、省级边界贸易改革试点县、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7.
定南是一个人口小县和经济小县,长期以来GDP、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赣州十八个县(市)中处于末位.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3.1%,总量跃居全市第12位,今年1-7月,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42.6%,预计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超过1.8亿元,逐步向“小县大财政“的目标迈进.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一些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8.
王悦华 《奋斗》2006,(9):3-5
近日。我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肇东、安达、嫩江、讷河、克山等县(市)进行了调研。深刻感到,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努力做到“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19.
一、财政现状有的同志认为,目前财政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1、改革十年中九年有赤字。十年累计赤字达1800多亿元。2、中央、地方财政都有困难。全国有相当一部分县财政收支不能平衡,发生赤字。3、内外债务加重。内债有800多亿元,外债400亿美元,今后几年国家财政将面临内外债务偿还数额增加的问题。财政目前不仅背着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两个包袱,还抱着内债、外债两个包袱。  相似文献   

20.
张占斌在《南方月刊》 (广东)2005年第9期撰文指出,今年6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目前,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将在改革中赋予县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和决策权。省直管县应当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体系按《宪法》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