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十大观念之一。这个观念过去对深圳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京生 《党建》2012,(2):34-36
深圳十大观念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③敢为天下先⑧实现市民文化权利④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⑤鼓励创新,宽容失败⑩来了,就是深圳人  相似文献   

3.
难忘深圳“大家乐”本刊记者史继中前不久,我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组在深圳参观采访了一周。在这次的参观采访过程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深圳的"大家乐"舞台。它在深圳人所营造出来的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和多姿多彩的艺术景观中,可以说是别有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24)
正印象一:务实精神与效率意识初到深圳,最突出、最难忘的就是她的务实和高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深圳人很少干形势大于内容、华而不实的事情。印象里罗湖的会议少而短,书记、区长按照哈尔滨市委的安排,我挂职深圳罗湖区,任职区委副书记。两个多月来,在与深圳的同志们朝夕相处中,身临其境感受深圳,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5.
深圳在改革开放的20年间,从一个仅有3万人口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性现代化文明大都市,经济以年均31.2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亚洲之最。深圳人装点出的花园般的城市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展示出特区精神文明超凡的魅力。纵观深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6.
王庆 《当代贵州》2007,(5):56-57
在深圳,一谈及贵州人的创业话题,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从贵州大山走出来的“精英”:实业界的任正非、桂强芳。策划界的王志纲,传媒界的雷鸣、肖勇等等。按照深圳人的说法。这些贵州人“拨动”了他们各个领域的“神经”。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度的“亚洲小姐”王磊在夺得“亚姐”桂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露,她想成为一名“深圳人”。深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找到了王磊,给她戴上一顶“文化产业特殊技能人才”的帽子,于是王磊便挤进了比北京还难进入的“深圳户籍”。用“美丽”当“敲门砖”让王磊一下子成了深圳人,这不过是目前我们这种体制下“特事特办”政策的灵活体现。可是深圳乃至全国的一些媒体却为美丽大献媚,把此举奉为“美丽的突破”。这“美丽”是王磊的姿色,还是深圳劳动保障部门的行为呢?在老夫的眼中,是“美丽”的姿色突破了深圳市的规则,而不…  相似文献   

8.
1984年 1月 24日,是深圳人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 80高龄的邓小平来到了深圳。 当日下午 4时,听取了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的工作汇报之后,邓小平登上 20层的国商大厦平台上俯瞰了市容,了解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 25日,邓小平先后参观视察了上步工业区中航电脑公司和深圳河畔的渔民村; 26日,邓小平视察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并登上由一艘退役的客轮改装的“海上世界”作客。 经过两天的实际考察,邓小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发展非常满意。 2月 1日上午,邓小平应深圳市…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24):12-12
深圳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启动改革,新进人员将实行聘任制,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每月缴13%,个人缴8%购买养老保险,财政每月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职业年金,退休后领取。目前,深圳人社局已向上级提交对在职公务员进行养老改革的方案,有望实现养老金双轨制彻底破冰。  相似文献   

10.
市场花絮     
曾经令深圳人趋之若骛的各种高档酒楼、卡拉OK厅、餐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如今已清淡;而一些中低档的酒楼、大排档则生意看好。 据有关人士预测,在1995年,深圳的饮食娱乐业将出现一个有风味特色的大众化消费热。走俏的是那些花钱不多、实惠的风味小吃,如云南过桥米线、山禽的湘菜、东北菜、川菜等。事实上,在深圳经营湘菜、陕西风味小吃和东北菜的也越来越多。而对于卡拉OK舞厅的消费,深圳人也更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24)
正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聚集了多种类型的非公经济组织,在这里党建工作怎么做,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问题。显然,照抄照搬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建行不通,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非公党建路在何方?敢闯敢试的深圳人再一次在非公党建上创造了"深圳奇迹",转眼间,深圳非公党建走过了22年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推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深圳在过去的20年,靠中央给予的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由一个农业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都市。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深圳靠什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深圳人的答案是:文化立市,打造未来的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境外学童     
我一个朋友,丈夫是深圳人,常年在深圳和香港两地做生意。对于小孩是去香港上公立学校还是回深圳读私立学校,当年她想得很清楚:因为已经错过在香港生孩子了,所以怎么也要送去香港幼稚园,让小孩接受比较好的香港教育。虽然价格不菲,在香港读幼稚园,一个月吃饭加交通费要1000港元出头,算上每学期2000港元书本费、校服费  相似文献   

14.
深圳“二线”关的设置和启用,经历了十七个春秋,它的历史作用不言而喻。当深圳人迈着雄健的步伐跨入21世纪,当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标记”和“保护神”的深圳二线关是否还需要延续下去?对此,众说纷纭。有的主张保留,有的主张将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实践》2005,(10):46
他是一个普通公民,却始终怀有 这样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 起书包继续读书。为了这个理想,他在 10年的时间里,用300多万元资助178 名贫困学生读书,为此还欠下了17万 元的外债,身患重病后也无钱医治。他 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 会,直到身患晚期胃癌后依然牵挂着 贫困山区的孩子,又将大家捐助给他 的医疗费拿出部分给孩子们交学费。 在病榻上,他多次向家人表露心愿: “如果我死了,将我的眼角膜等有用器 官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将遗体捐献 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让我为社会再做 最后一次奉献。” 他就是丛飞,一个“五星级义工”, 一个被深圳人称为“爱心大使”和“慈 善歌手”的优秀青年志愿者。从今年4 月中旬以来,深圳几家主要媒体几乎  相似文献   

16.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白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说,上下一心,政通人和的局面已经形成。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困扰我市多年的一个突出问题──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我市原始积累水平低、资金自给率低,仅有30%左右,真是杯水车薪。由于缺少资金,虽政通人和,但百业难兴;虽上下一心,但千帆难进。怎么办?最现实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自己。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机…  相似文献   

18.
弘扬创新精神 实现特区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20年来,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是深圳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领导下,坚持和弘扬“敢闯、创新”时代精神的结果。放眼未来,深圳要迎接挑战,再创辉煌,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敢闯、创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个观念普及到群众中去,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把这个观念普及到群众中去,就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巩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改造的新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使深圳的一个边陲小镇成为现代化城市,这个边陲小镇就是与香港隔河相望的罗湖区渔民村。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到深圳视察就到了这个村,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个万元户村,也是深圳农民第一个住上小别墅的村。1992年渔民村居民由村民变成市民,迈出了缩小与“城市人”身份差距的第一步。但是,由于渔民村在城市总体规划内仍然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管理体制,成为“城市里的村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村民纷纷在弹丸之地随意增建搭盖出租房,建了不少“握手楼”、“贴面楼”,致使基础设施适应不了人口密度增大的要求,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