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迁 《唯实》2014,(10)
正文创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简称,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营销。文创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创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其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增长之势。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业方兴未艾。台湾在文创产业方面也倾注了较大精力,有许多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一种高度智慧化的现代“头脑产业”。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对于调整高度工业化的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要的工业城市,在推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征程中,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推进本地区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富有 《共产党人》2010,(12):42-43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温家宝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产业与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当前,各地在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只有更深刻地把握旅  相似文献   

4.
陈昌旭 《当代贵州》2013,(16):12-13
毕节市注重依靠自己和外界力量,突出自身特色,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走出一条适合毕节实际的文化创新发展道路,使毕节的文化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强市"是毕节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是毕节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促进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打造文化强市,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后ECFA时期,文创产业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竞合主力与重点,两岸应从立足于"中华文化"土壤的文化产业合作开始,努力实现协同发展。浙江与台湾的文创产业交流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遭遇文创产业的规划管理不对等、产业化程度不足等瓶颈。为此,应坚持创新驱动,从战略高度推动浙台文创产业协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专业职能机构;发挥人才集聚效应,通过创新人才交流模式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本土性定位,通过重点行业先行对接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和业态。  相似文献   

6.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关于《江阴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和全市繁荣夜晚文化,加快文化发展的要求,江阴日报社充分认识到江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意义,并结合报社工作实际,从去年年初开始围绕事业产业“两分离”、健全考核机制、推进产业创新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报社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用"文化+科技+创新"思路谋求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科技对新兴文化业态的创生能力。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是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并成为当代经济术语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在全球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下,国内许多省市也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辨析,提出了我省宜采用"创意产业"提法的观点,并针对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厉无畏 《前线》2013,(3):27-28,36
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三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开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大众文化,而从本质上讲,可以概括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主战略的强势推进,石阡县委、县政府按照"优环境、强基础、兴工业、壮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围绕"大"字做文章,瞄准"精"字谋发展,全力发展县域工业,抓发展拼干劲,抢机遇争项目,推进了"追比进位",实现了跨越赶超,撑起了县域经济崛起的坚强脊梁。2012年,石阡始终坚持在项目拉动上做文章,在招商带动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4):66
正2015年,乌审旗嘎鲁图镇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以"一核两翼多循环"和建设"四大基地"发展思路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构筑"四个经济圈",尽职履责"八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完善城镇核心区基础功能配套,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做大能源重化工产业,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业,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力建设全旗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和民生质量首善之地,全镇上下呈现出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增强、三次产业蓬勃发展、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与浙江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科学技术与商品生产的结合,是文化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意产业"的由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浙江省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包括地缘、环境、资本等优势以及政策、人才、发展缓慢等劣势,最后就浙江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铁网 《实践》2013,(12):33-35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是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我区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抓手,是推动我区质量振兴的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建基地、立屏障、筑桥堡、调结构、抓县域、促非公,质量是基础,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快推进质量兴区战略实施,坚定地走质量兴区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贵州应该怎么走?在贵州文博会上,来自北京、台湾、深圳等地的文创设计师、企业家、创客共聚一堂,通过"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文化金融产品推广会"、"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两岸文创交流论坛"等平台发出声音,为贵州文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金喜双 《新长征》2011,(11):52-53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吉林实际提出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的战略思路,这是吉林干部群众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更是实现吉林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根本路径和战略选择。从我们镇赉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看,统筹推进"三化"不仅是一个发展方向,更是一条发展路径;实施"三动"战略不仅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汤洪涛 《奋斗》2014,(4):30-30
正被誉为"华夏东极"的抚远,2013年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面对挑战,抚远县理性分析,科学定位,制定出了一条符合抚远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发展之路。保增长,加快提升经济发展实力抚远县按照"重点抓产业、关键抓招商、核心抓项目"的思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