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九和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顺利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培养和向企业、机关和单位输送了近2000万名专家,现在每年有200万人从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大部分专业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对干部的需要。1982年底有3109万专家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工作,其中1300万人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目前每1000名在国民经济部门就业的人员中有241名专家,其中101名具有高等教育程度。最近几年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大大扩大培训高度熟练的干部,现在这里有105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58万多人,几乎比1970年多20%。  相似文献   

2.
目前苏联有4200万共青团员,在各工厂、矿山、建筑工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机关和学校有462000个支部,150多万具有支部权利的车间、生产队、系和其它组织,50万左右个共青团小组。1983年初在物质生产领域有2000万共青团员,在全苏列宁共青团的队伍中约有250万工程师、技术员、年轻的学者和专家。“用突击劳动、知识、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献给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运动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 马来西亚于一九七一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作为它的长期经济开发战略,以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九○年的二十年期间分为四个五年计划(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年系马来西亚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的第一个年度。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4.
现在看来第三个五年计划将要倾其全力来发展农业生产。1959年4月福特基金会农业生产小组出版的“印度粮食危机及其对策”报告,一直是一份引人深思的文件。经过许多计算之后,这份报告提出了1966年粮食生产的最后指标为11,000万吨。实现这个指标的可能性以及实现这个指标所需要的人力和外援,目前已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这个指标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严酷的现实:即印度人口每年约  相似文献   

5.
泰国自1961年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来,经济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的金融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泰国从事金融业的人员达13万。本文主要介绍泰国的农业金融制度。 一、泰国农业的基本问题 泰国是一个农业国,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140万,其中65%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5.7亩。  相似文献   

6.
印度尼西亚正在兴建化学工业基地。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东努沙登加拉的一批工业地区已被确定为化工发展区。该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强调兴建基础化学工业,是出于改善农业的需要,而农业则是政府发展计划中的首要部门。印度尼西亚企图减少对进口半成品货物的依赖,这一点同其第三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7.
越南虽然实施了国家统一以后最早的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年),这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恢复三十年战争以来遭到破坏的经济和稳定人民生活,但由于下文论及的一些原因,该五年计划的目标统统以无法实现告终。从一九八一年起,越南便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但该计划的内容却因须待今年底(即一九八一年底)召开的第五届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8.
基本建设是苏联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就新建了32所高校。至1980年,这些新高校的教学实验大楼总面积为2,60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新建学校的规模由设计和建筑方面的专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以及需要创造一种什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之一是实施综合科技纲要。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院制订的这些纲要已经作为组成部分包括在198l—1985年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总共批准了一百七十项综合科技纲要。其中四十一项是保证使用效率最高的科技成就的专项纲要,包括要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批量生产新产品。一百二十多项纲要是为了解决最重  相似文献   

10.
农业历来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二十多年来农业发展情况不妙,生产水平情况每况愈下。据统计,农业生产增长速度50年代平均为5.1%,60年代为3%,70年代为1.4%,而80年代初期几乎没有增长。在此期间,农业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由5.4%不断下降到4%,2.6%,1.5%,尽管1986年略有回升,但其绝对水平依然不高,与物资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的增长极不相称。且农业投资效益低。例如,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乌克兰共和国农业部门的固定生产基金增长了29%,而总产值只增加1.6%;哈萨克共和国的情况更槽:农业部门的投资额为170亿卢布,部门固定生产基金增加了28.4%,而年均总产值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减少了5000万卢布,劳动生产力降低了10%。农业的落后状况导致苏联食品供应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由于食品价格、房租和交  相似文献   

11.
在七十年代,苏联建造的住房面积为十亿另七千五百万平方米,超过了六十年代全苏城市住房的总面积。每个人口的平均居住面积1971年至1980年间增加了两平方米,1980年达到了人均十三平方米。城市住房总面积比十月革命前增加了十一倍多。在这十年中,分给居民的住宅就有2,150多万套。目前,用于住房建设的固定基金为3,390亿卢布,占国家固定基金总额的将近五分之一。在1976—1980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住房建设的投资为872亿卢布,比五年计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关于住房立法的文章《苏联公民的住房权》,它主要阐述苏联住房基本法中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文章说,最近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有2亿1千6百万人得  相似文献   

13.
苏联建立了强大的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的固定基金价值超过了4000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所有生产基金的30%以上。在农工综合体中有40%就业人员,它的最终产品占全部零售商品流转的75%左右。第八至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用于扩大和更新农工综合体主要部门的物质技术基地的资金达5000亿卢布左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为此拨出了2330亿卢布,或者说1/3左  相似文献   

14.
印度第三个五年計划多少給人有點扫兴,那就是對这个計划注意的那一部份人。当第一个五年計划公布时,大家認為是一件很新奇的事,因此對它都很注意。第二个五年計划是由著名的經濟專家草拟的,并且宣布將准備一个有广泛基礎的工業建設,所以也引起了人民的兴趣。結果,這兩个計划沒有給予人民以愉快和希望,因此,不幸的是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没有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5.
经互会简讯     
在目前正实行的五年计划中,匈牙利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购得50万辆小汽车和10万辆其他种类的汽车。与此同时,它也提供给这些国家5万辆公共汽车,100个底盘和柴油机马达以及200万“日古利”牌汽车的成套零件。总之,汽车零件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是经互会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方法。从一九五五年以来,在经互会各成员国之间已协调了六个五年计划,计划的协调工作不断完善,积累了不少经验,提出了新的任务。一九八二年经互会秘书处制订了“经互会国家1986~1990年协调计划纲要”。这个纲要已由一九八二年召开的经互会第三十六次全体会议批准。前不久,世界  相似文献   

17.
序言 当苏哈托的“新秩序”政权建立之际,便把克服由于财政赤字所导致的物价上涨作为它的紧急课题,努力促使经济的稳定和恢复,商洽缓偿外债并借进新贷款。该政权这种主要依靠外国援助来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于一九六八年十月以后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苏哈托政权初步取得了经济稳定和政权巩固之后,从一九六九年起便着手进行长期经济建设,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从一九七九年度开始又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本文介绍苏哈托  相似文献   

18.
泰国教育     
泰国大致分为四个地区: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多山,出产几种世界最珍贵的木材。东北部地区面积最大,是半干旱地带,土壤贫瘠。中部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是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泰国南部毗邻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和锡。 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七—八一年)的发展目标中,有一项是给农村地区提供  相似文献   

19.
民主德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住宅建设,把它看作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党的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主德国就有130万套住宅化为灰尽,另有80多万套住宅受到重创,数百万人因之无家可归。然而,在二次大战后,新建立的民主德国百业待举,首先只能先解决吃饭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重视发展农业,后来又发展工业。民主德国建国后,住宅建设才得到飞速发展。1951~1970年期间,民主德国先后共建造了110万套住宅。直到七十年代初,党和国家开始特别重视住宅建设问题。1973年,党和政府提出要在1990年前基本解决住宅问题,即让每家得到单独一套住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还在1971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确定了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政策,而住宅建设是个核心问题。在以后党的第九次和第十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代韩国》2008,(4):6-6
韩国法务部12月17日在国务总理韩升洙的主持下举行了外国人政策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外国人政策五年计划》。目前旅居韩国的外国人已有100万人,韩国正在快速走向多元化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中,韩国首次退出了有关外国人的中长期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