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骏 《法制与社会》2012,(20):114-115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一般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在对于不法侵害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认定上,结合考虑不法侵害实际给被侵害人造成的客观危险状态和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不仅可以有效确定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范围,并且限制了正当防卫行为的扩大,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达到刑法设立正当防卫行为的法律目的,及时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个人的一种自卫权利,是抗衡犯罪的一种积极措施。新刑法典对正当 防卫作了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立足于鼓励公民 自觉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更好地保护被侵害人 的利益。修改后的规定不仅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 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 同时,也会更好地鼓励公民为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所…  相似文献   

3.
我国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适用存在着过程与结果、整体与部分的双重反差,突出表现为:正当防卫在过程层面适用率高,在结果层面适用率低;整体处于相对合理水平,但基层司法机关采纳率更低,适用标准更严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裁判者的因素,也有司法习惯的因素,还有案外考量的因素。落实正当防卫制度需要司法机关在提升司法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正当防卫的司法解释制定工作,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作用,各司其职,担当维护司法公正的使命,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1 对意外事件可否实行正当防卫?有学者认为,意外事件虽然在客观上具有危害性,但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不是违法行为。所以,不能对其实行正当防卫。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意外事件的行为人缺少可以责难的主观基础,这是其不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但是,正当防卫并非对侵害人的处罚,只是一种“自卫”,因而主观上无罪过不能成为阻却被侵害人实行正当防卫的事由。并且实际中,防卫人在紧迫情况下不可能冷静准确地去判断侵害人主观上有无过错,然后再决定实不实行正当防卫。但是,因为正当防卫体现的是“正对不正”的关系,而意外事件并非“不正”,所以,正当防卫之对“不正”的“正”效力减弱。故此,建议规定,防卫人在不知不法侵害为意外事件时,只须情况紧迫,就可以实行正当防卫;若防卫人员已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诠释,普遍认识认为只有防卫人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行为才是正当防卫行为。如:有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系由正当防卫转化而来,不法侵害人不得对防卫过当进行正当防卫,否则无疑就是等于使其以防卫为借口,继续实施原来的不法侵害行为或实施新的不法侵害行为,因而也排除了不法侵害人享有防卫权的可能①;有观点认为正当防卫主体首先应是非侵害人,从而否定了不法侵害人的正当防卫②。对于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在防卫人不当防卫的威胁下可能受到的侵犯,侵害人是否可以防卫?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要…  相似文献   

6.
自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刑法领域适用以来,对该制度中不法侵害行为含义的界定就一直存在争议,进而导致正当防卫的适用标准模糊不清。所以,从不法侵害行为本身的含义和立法意图出发将不法侵害行为的标准重新界定将有利于对正当防卫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在立法上经历了1997年刑法的重大修订,并且设立了特殊防卫制度,鼓励公民积极行使防卫权.在司法上则通过于欢案等一系列案件激活了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最高司法机关通过颁布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指导案例、典型案例等方式,为正当防卫的认定提供了实施细则.随着正当防...  相似文献   

8.
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璇 《法学研究》2015,(3):120-138
为扭转我国正当防卫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唯结果论倾向,有必要从侵害人的视角出发,对正当防卫的教义学研究重新加以审视。正当防卫的本质除了法益保护,还在于侵害人因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法益的义务,主动使自己陷入法益冲突的险境,从而使自身法益的值得保护性下降。侵害人法益值得保护性的下降程度影响着防卫权边界的划定,从而与防卫限度的判断密切相关。如果站在实施防卫行为时,综合考量侵害行为给有效防卫造成的困难、侵害人给防卫人的安全带来的危险程度,能够认定防卫行为是为有效、安全地制止不法侵害所需的最低限度反击手段,则侵害人法益的值得保护性归于消灭,除非被损害的法益与被保护的法益在价值上存在极端悬殊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吴在存 《法学杂志》2004,25(4):75-76
正确适用和完善执行救济制度,是矫正违法或不当执行行为,对利益受侵害人合法权益进行救济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司法保护措施。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侵害执行相对人权益与执行救济制度缺失的矛盾十分突出,亟待从立法、司法上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刑法里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抗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权利.正当防卫的定义是我国公民为了防止国家利益、本人财产、他人财产、本人人身、他人人身、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对侵害人可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制止方法.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本质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保护应有的权益.本文先是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然后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特征,最后讲解了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11.
徐万龙 《当代法学》2022,(6):90-103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以“紧急和危难状态”为适用前提的权利是所谓的紧急权。紧急权体系理论认为,所有紧急权的法理基础都可回溯至“自主原则”和“团结原则”而得到解释。据此,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为“自主原则+团结原则的不适用”。然而,这一见解不甚妥当。第一,紧急权体系理论自身难以成立。紧急权体系的两大支柱原则“自主原则”和“团结原则”都存在疑问:自主原则在证立紧急权体系时显得捉襟见肘,团结原则的正当性存在疑问。第二,紧急权体系理论推衍正当防卫法理基础的过程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紧急权体系无法逻辑自洽地推导出正当防卫的锐利性;防卫人和侵害人之间不适用团结原则的实质理由站不住脚;紧急权体系和利益衡量无法兼容。因此,基于紧急权体系理论证立正当防卫的观点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修订之探索王磊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个人的自卫权利,是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正当防卫的性质与功能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对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掌握过严,以致于把一些正当防卫当做防卫过当处理...  相似文献   

13.
郭泽强  蒋娜 《法学家》2002,(6):66-74
1997年刑法修订,正当防卫制度被列为十大焦点问题之一纳入立法者的视野,为了更好地维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并鼓励公民自觉与犯罪活动作斗争,立法者可谓殚精竭虑。然而,刑法实施多年以来,学界及实务界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特别是刑法第20条第3款(以下简称第3款)的性质问题认识不一,聚……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之司法冷遇,在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影响下似乎逐步走向缓解,为了避免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成为“昙花一现”的实践风潮,需要在正当防卫理论上实现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积极对话。近期认定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中,控方均主动承担了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就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样态而言,这的确是更加合理的选择。囿于犯罪论体系的先天不足、主观性事实的证明难度以及对书面证言的依赖,正当防卫之证明绝非易事,需要探索足以长期、有效助力于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证明模式。有效兼顾经验法则与证据规则、指引实体要件之程序推进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即是可能之选择,在正当防卫的证明过程中,需要注重经验法则与“概括”的合理运用,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明而非强求“印证”,并容纳产生合理怀疑的多元化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紧迫情况下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权利。但是,我国传统正当防卫观未能正确反映这一立法的宗旨。如在理论上以“形似犯罪,实质无罪”的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把正当防卫与刑事犯罪紧密相联;在立法上对正当防卫的界限缺乏明确界定,使防卫人在不法侵害面前软弱无力;在司法中对防卫人过于苛求,不能实事求是地处理防卫案件等。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立法作了重大修改,为公民积极行使正当防卫权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条件。我们应当转变观念,认真贯彻这一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进行评析,并阐述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完善刑事立法强化公民的正当防卫权沈德咏戴长林我国现行刑法对公民的正当防卫权规定得比较原则和严格,导致理论和实践中对这类问题争议较大,有些正当防卫行为得不到司法肯定。为了完善这方面的立法,鼓励公民自觉地运用正当防卫武器来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8.
应确立共同侵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王建军一、确立不构成犯罪共同侵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中的诉讼地位的必要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一规定,对提起附带民事诉...  相似文献   

19.
防卫行为侵害第三者法益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防卫人利用第三者之物的场合,成立紧急避险。二是侵害人利用第三者之物或人身实施侵害的场合,可采取对物防卫说,成立正当防卫。三是防卫行为的结果偶然发生于第三者的场合,也应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过在后两种类型中,防卫行为可能危及第三者生命的场合,正无必要对不正让步之适用应有所限缩,在停留于现场的利益的保护必要性不被承认的情况下,防卫人可以而且能够安全退避时,应对其科以适当的退避义务。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侵害者、防卫者、第三者之间法益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浅谈高玉芝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普法、执法、号召全民见义勇为,从而群起群力共同打击刑事犯罪有重大作用和影响。而新刑法对正当防卫修订补充较大,笔者借此机会试对正当防卫作浅略论述。一、正当防卫的一般理论新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