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官方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至少存在以下三大脉络。一是司马中原式的承载自我内在生命感觉的乡野传闻、灵异作品;二是以三毛、琼瑶、席慕容等为代表的浪漫爱情文学;三是70年代部分乡土文学作家和进步作家对抗工商文明的田园倾向或憧憬和呼唤社会变革的浪漫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2.
王筠 《青年论坛》2005,(6):130-131
森鸥外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两大文豪之一,其处女作《舞姬》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本文拟结合文本,从主观性、艺术表现等方面分析《舞姬》的浪漫性。  相似文献   

3.
2003年,白先勇获台湾文艺奖殊荣,这除了是对他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尤其是要表彰他所领导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它对于引介西方现代思潮,鼓励文学创作,对台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世荣 《求索》2012,(9):184-186
世界现代文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以其深刻的艺术魅力诠释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浪漫主义文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绝对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联系,雪莱通过文学作品《西风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寄托,只有植根与这样基础之上的文学形式才能够长存与世界文学艺术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正1960年3月5日,白先勇与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在台北创刊《现代文学》(双月刊、季刊),白先勇任发行人兼社长。1973年9月,发刊至第51期,因经费困难而暂时停刊。1977年8月,获远景出版社的支持,《现代文学》复刊,发行了22期,至1984年3月停刊。该刊由现代文学杂志社发行,总计出刊73期,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风潮的里程碑"。1960年代的台湾文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白先勇先在《文学杂志》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6.
98年10月,我们《人民文学》、《收获》等7家文学杂志负责人组成代表团应邀赴祖国宝岛台湾进行文学交流。台湾朋友为我们此行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文学山水相约”。在十几天里,我们的足迹遍及宝岛,从台北到高雄,从美浓到花莲;以文会友,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款待,我们与宝岛各地的  相似文献   

7.
<正>1924年,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台湾青年张我军在《台湾民报》发表《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呼吁活在老早就应该改造的社会的台湾青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死于改造运动的战场倒还干净,从而对从不见过真正有文学价值,且又不思改革,只在粪堆里滚来滚去的台湾诗文等旧文学展开抨击。接着他又发表《糟糕的台湾文学界》,批判当时遍布全台各地的旧诗社及旧诗人,不但没有产出差强人意的作品,反而制造出一种臭不可闻的恶空气,使得台湾的文学有如站在泥窟里的  相似文献   

8.
赵辉辉 《理论月刊》2006,(9):131-133
本文试图从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文学层面对《呼啸山庄》加以剖析,通过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述对象——异化,来探讨这部巨著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同时立足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其浪漫主义创作源泉,从而使《呼啸山庄》这部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展现出它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胆识学识卓识──读《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丘山,胜昔观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更迭,现实主义潮流汹涌澎湃,明显地受到世人的垂青和钟爱,而浪漫主义思潮虽然曾一度蔚为大观,且与现实主义并驾齐驱,但它历来得到的却是为人冷落和鞭挞的命运。面对这样一种屡受...  相似文献   

10.
“火车渐行渐远了,苍郁的北京也望不见了。啊!北京我的爱人!此去万里长途,这途中的寂寞和辛苦,叫我将向谁诉?”——张我军·《乱都之恋》之七1924年初(民国13年),台湾青年张我军从上海来到“十丈风尘”的北京,投奔在厦门相识的乡亲、正在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读书的张钟玲。那一年他22岁。在那一年他接连投书《台湾民报》,向当时盘踞台湾文坛的旧文学抛出力作《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台湾文学界》,由此引发台湾文学新旧大辩论。也在那一年他写了名为《乱都之恋》新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