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24-43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从2005年起组织"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对中国数字鸿沟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本报告是关于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2008年度报告.报告主要以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应用为依据,采用"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计算"数字鸿沟指数",重点考察了中国城乡、地区和性别数字鸿沟情况,分析了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现状以及2000-2007年数字鸿沟变化趋势.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信息技术扩散进入快速扩张期,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但城乡,地区间数字鸿沟仍很突出,依然是困扰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郭有明 《政策》2009,(11):45-47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宜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最重要的科学发展实践,着力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了"弯道超越"。  相似文献   

3.
张新红 《电子政务》2008,(11):50-53
中欧数字鸿沟是指中国与欧盟之间在拥有和使用主要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重点考察中国与欧盟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四个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显示,2007年,中国主要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总体水平比欧盟落后69%.这表明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数字鸿沟,其中,中国与欧盟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其下依次是互联网、移动电话,差距最小的是固定电话;但从变化趋势看,中欧数字鸿沟呈逐年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彭耀春 《公安研究》2009,(11):51-57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重要舆论策源地,成为包容"体制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巨大场域。一些在"体制舆论场"中不能传播的信息有可能在互联网中传播,并迅速形成舆论。互联网时代的公安舆论引导要树立现代传播理念,用更加开放的理念理解新闻、对待媒体,以诚信的姿态应对负面报道,以更加平民化的视点和时尚化的感觉关注网络与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5.
钟智锦  李艳红 《思想战线》2011,37(6):112-117
针对中国403家草根NGO(公益组织)机构的新媒体使用状况的统计调查表明,中国公益组织之间的数字硬件鸿沟(digital access divide)并不明显,但是却存在数字媒体应用鸿沟(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divide),主要表现在不同公益组织在对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的采纳上存在差异。这种应用领域的鸿沟存在于不同服务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服务对象的公益组织之中。组织的规模、宣传资金的多寡以及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知,都对其采纳和使用新媒体有正向作用。互联网时代公益传播的新局面,将取决于公益组织能否积极迎接新媒体技术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数字应用能力,以弥合数字应用鸿沟。  相似文献   

6.
沈佳薇 《今日浙江》2021,(18):42-43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为职责使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建设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卫生健康科创高地、全省域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省、综合医改示范省和育儿友好型省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支撑.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流行的理论框架。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本土"互联网政治"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对现实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已蔚为大观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网上的二者关系进行合乎时代发展的跟踪考察。可以尝试以话语权这一视角对互联网上的国家—社会关系进行探讨,我们看到网上社会话语的兴起是大势所趋,在政治舆论场域中暂居优势地位,而政府也正积极地进入网络空间,进行话语权争夺。未来可能由二者的互动形成一个竞争性的话语市场,并实现话语和解  相似文献   

8.
北京上海位居前列,西部省份排序靠后——我国首次为"GDP质量"排座次。8月5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00年~2009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首次披露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守文  刘天旭 《前沿》2009,(3):66-68
省是中国最高一级地方政府单位。如何确定省域内科学的城市化途径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平衡和高效.是本级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省域资源的具体情况,分析省域城市化的特点。通过对以省域为单位的城市体系城市化途径和城市个体城市化途径比较分析,以求探索适合省域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尤其是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数字鸿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在目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等众多因素,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鉴于以往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并未涉及到城乡未成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笔者将从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论述城乡未成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数字鸿沟问题及对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秋发 《青年探索》2008,(2):54-57,75
青少年是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的事实并不能掩盖城镇与农村青少年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的现实。城镇与农村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城镇与农村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城镇与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差距的结果。国家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把缩小城镇与农村青少年数字鸿沟纳入建设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锐减特征明显,对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构成了威胁,并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我国31个省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域粮食安全水平及其空间效应、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正向的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的局部分析显示,不同省域粮食安全水平有着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集聚模式。空间计量回归表明:省域之间的粮食安全水平在地理空间的邻接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溢出效应,粮食安全水平的空间相互作用或影响的途径可以通过邻接地区而相互传递。耕地面积对粮食安全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人均粮食耕地面积每提高1%,粮食安全水平系数将提高1.0265。  相似文献   

13.
受资源环境、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基于2005—2013年的数据,通过综合评价可将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划分为领先型、挑战型、追赶型和后进型四大类型。不同类型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各不相同,应分别采取创新驱动、制度突破、产业循环、政府引导的差异化提升路径,协调推进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燕  陈胜 《前沿》2011,(9):89-92
360与腾讯之间爆发的一场"掐架"对互联网行业竞争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牵动了中国亿万网民的心。纵观此事件整个过程,互联网行业滥用支配地位限制正当竞争,暴露出了监管主体缺位以及执行效率低、网络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和竞争手段有待约束等弊病,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理念。针对网络竞争的特点,基于竞争法视角分析很有必要,由此可探析制止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恶性竞争的竞争法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01-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验证农村居民健康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省域农村居民健康生产函数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研究收入差距对省域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村居民健康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相邻省域农村居民健康产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误差冲击效应;相邻省域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误差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大量的互联网现象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对待"互联网文化"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与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众多内容有关。通过研究两者的差异,能够明确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文章将针对中西方"互联网文化"态度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揭开中西方互联网文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正面向转型发展新征程新使命,省电力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担当,打造全省域能源互联网,探路领跑能源革命先行示范,为全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贡献国网力量。  相似文献   

18.
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的结果显示,中国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集群趋势,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能源消费强度大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对碳排放总量影响显著,其中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城市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为我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量、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碳减排鼓励政策和技术研发支持机制,以及各省域构建各具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已由最初的互补转为互补与竞争共存,且省域间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大。本文根据新贸易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构建两岸省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8—2012年间台湾与大陆31个省、区、市(统称"省域")的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台湾与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强省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与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低下省份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在地域分布上,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呈现台湾地区向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再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规律;效益因子、技术投入因子对竞争力影响最大,社会环境因子和经济环境因子次之。针对两岸省域竞争力得分因子差异,本文提出促进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建议:大陆高水平区域可利用巨大市场优势与台湾共建技术标准,研发设计符合大陆市场的产品;大陆中高水平区域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基础可与台湾在电子信息产业高技术、高智力密集度的领域深入合作;大陆中低水平区域凭借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拓宽与台湾合作区域以承接东部沿海的生产基地;大陆低水平区域应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20.
对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市而言,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界定,是指市区而不包括市所辖县(市)。襄樊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武汉(省会)中心城市、襄樊县域经济、鄂西北及鄂、豫、川、陕、渝毗邻地区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提高襄樊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过程中,城市规划的调整要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产业布局要侧重市区;企业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要重视和防治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市(区)县(市)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