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出的,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明确其历史必然性,厘清其现实依托性,把握其发展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将成为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而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关注全球生态与发展问题上的相关理论,其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嵌入,同时具有对中国绿色发展语境的适应。需要对比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要来剖析和批判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推动中国实现绿色发展中的优势与缺陷,探索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对其实现中国超越,以期建构绿色发展在共同福祉、整体视野、关注平等、共同体建设与有机思维方面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3.
邱炜煌 《唯实》2010,(1):8-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作用是其本质特点,适应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要是其基本要求,通过区域性探索丰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其重要体现,表现形式通俗易懂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隋从容 《求实》2008,4(5):73-7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的发展是需要条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品质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其发展的决定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及其核心是其发展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5.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其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实际贡献。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各种模式的民主实践,最终选择了人民民主。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成就,不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证明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具有合理性,中国民主运行模式具有有效性。然而,中国的人民民主还需要有更好的、更深入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在既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从实践提炼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获得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是事关一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现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卢忠萍  陈世润 《求实》2012,(8):94-9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事业,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利其发展。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具有政治意识性、价值多重性、教育普及性以及时代创新性等特征。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着同宗同根之缘,对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提供多向度的支撑作用。因此,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有其时代条件、理论借重和现实需要,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思想,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中国梦是现实主义时代重建理想话语的需要,是多元主义时代凝聚共识的需要,是改革发展关键期中华民族全面动员的需要,是在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中与世界各国进行良性沟通的需要。同时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主要包括:要做到"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需要打破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最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需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省区之一,其解放思想的历程对于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本文剖析了浙江省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进而提出了"解放思想是渐进式改革的关键环节"、"解放思想的重大焦点是如何突破姓资姓社束缚"、"解放思想需要从当地发展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突破和创新"、"张扬地方个性是基层解放思想的实质"等观点,进而指出:当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仍然需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底蕴和文化基质,是其得以生根发芽以及传播发展并形成强烈共鸣的天然文化土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发展也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角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立足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发展条件和不同要求,从文化形态角度来不断探索二者之间的辩证结合、理论契合与融会创造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晖 《世纪桥》2012,(23):25-26
人的需要观是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争取国家独立富强、人民自由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要论,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的需要观。毛泽东人的需要观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基本内容既突出了人的物质需要,又注意到了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学习研究毛泽东人的需要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推进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鲜明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毫无疑问将要继续进一步开拓更加有利于实现其目标的新空间。如何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对新挑战,需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勇气。为此,深刻认识十八大报告关于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论述,把握好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特色,就成为进一步拓展政治体制改革新空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郭国祥  丁俊萍 《探索》2006,3(3):18-2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是中国人民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改造中国思想武器的客观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杨勇民 《探索》2012,(2):4-7
在形态学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表现形态,需要从形态学的角度揭示其结构和性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系统,具有层次性,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结构具有时空性。在性能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体,其性质是由其中的最高级形态的性质决定的。要从结构和性能两个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价值,这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精神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科学精神的融入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融入是民族精神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精神的融入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国当代将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如下的根据和条件: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其融入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将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还需要有如下的保障措施:充分认识科学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之深入广大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科学精神弘扬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草根志愿组织是中国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化行动的载体。在组织层面上,对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的研究集中于其所处的政治结构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政治结构方面主要考察了中国草根志愿组织在当前的体制下所具有的机会与面临的限制,社会基础方面则聚焦于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的生发条件和内部治理结构。在中国语境下,草根志愿组织如何发展出具体的行动策略,研究者如何发展出更加适合的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其中开放发展理念包含方位开放、完善对外开放新体制以及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发展三个方面的内涵,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蜕变。开放发展理念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在于马列经典作家的开放发展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开放思想;其现实依据在于国内发展不平衡的需要和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需要。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持世界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理论本质和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拓展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异质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属性,有其本身所固有的进路逻辑、本体特质和理论框架,深入学习和宣传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研究和阐释其理论的框架结构、形态表达和建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形态表达主要包括内涵论、本质论、主体论、动力论和价值论五个构建要素,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形态表达,对于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