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年初中央省部级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关于财政税收工作问题》的讲话。江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以后.乡村两级财政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乡村两级运转困难,工资保障、债务等问题更加突出,困扰着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今年,桃源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对县乡的财政体制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就具体的改革办法而言,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两改一建"的重大进展,初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体制(收入划分)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支出管理),形成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财力与事权、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税体系等仍然影响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增加,成为完善财政体制的体制性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协调配置政府财力与事权,减少财政管理体制层级;调整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力保障基础;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健全财税运行体系;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摆脱基层收支困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严重失衡。从财政的角度看,其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均等化的财政支出能力和科学的财政投资结构。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建立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5.
回顾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行政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分税制"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三个大的阶段,而每次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关系,在李先念改革财政体制思想中多有涉及.笔者谨以时间为序,对李先念的这一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论证,并结合现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财政逐渐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和现代财政转型。与财政转型相适应,新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二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分成制为主的财政体制;三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93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四是1994年开始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中央政府是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主导力量,服务国家中心工作是财政体制变迁的主线,财权与事权相一致是财政体制变迁的原则,法治建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重要保障,统筹兼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这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应该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陈鸿 《实事求是》2008,(4):30-33
国家财政支农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国家应建立“全面和谐项目型”财政支农体制。该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在体制的宏观层面,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变量递增”模式、支农投入的“分工协作,依法统管”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在体制的中微观层面,亦即具体项目的管理上,应建构与法律、阶段、公正、实情和谐的立项预算机制,建构与招投标的对象、过程、结果和谐的实施机制,建构与项目的进程、范围、监督目的和谐的监督机制,建构与项目的国际标准、国情、进程和谐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这些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等,其中,不乏向计划体制回归的因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消除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以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问题,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推进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失衡。基于此,公共财政制度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权力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得到强化.因此,构建高等学校的院系级领导体制,要考虑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合理分配,寻求建立二者相耦合的二元决策模式.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学术权力在院系领导体制中的作用发挥不同,因而,院系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决策活动方式也有所区别,本文据此提出不同的体制模型构想.  相似文献   

12.
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紧密结合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特征,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下移、财权上收,使得地方政府收支非均衡,进而引发了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恶性税收竞争加剧和转移支付的低效率。下一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该首先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其次是设计中长期改革战略,最后按照一级政府事权的不同层次对财力与事权匹配进行模式再造。  相似文献   

13.
制度是科学发展的基石,现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律制度都是与工业化初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有些甚至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许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甚至对科学发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层次的基础环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结合部。县级财政承上启下、融贯城乡,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的根基。我省要由财政大省向财政强省跨越,重点和难点都在县级。当前,县级财政是最困难的一级财政。如果不激发县域发展的内在活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思路,以工业兴县,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为基本思路和目标,推进体制、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我省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5,(5):F002-F002,i001
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17.
刘庸 《理论研究》2001,(6):39-41
本文认为传统体制影响之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并非“短缺经济” ,而是属于“浪费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上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准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传统发展模式的这一深层次矛盾。文章论述了浪费是旧体制下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并对浪费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肖知兴 《廉政瞭望》2011,(16):61-61
一是税费立法权高度集权。即税收的立法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收费的立法权高度集中在中央、省和一些较大的市,而且最终也需要中央点头,不能充分调动地方涵养税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安全和加快工业化及突破"贫困陷阱"等因素,中国建立起能够贯彻赶超战略的高积累体制,此时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将分散的剩余集中到国家手中用于建设,这个时期的财政也可以称作"生产建设型财政",它保障了中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虽然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省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也把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对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