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社会精神生活的建构中,大众传媒既有塑造和满足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大众传媒与精神生活的内在关系。发挥大众传媒对精神生活的建构引领作用,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创造更多优秀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是人民生活各方面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王子军社会成员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发展物质文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发展精神文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  相似文献   

4.
构成人生的两个最大的成分,无非是生活和工作;对此,我觉得很难用一句“满足”或“不满足”来回答。对待生活应不应有满足?凭心而论,对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我是不满足的;但那又能怎样呢?从目前自己的收入和工作、家务负担来看,从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出发,我没有财力、时间和能力去满足自己生活上的所有要  相似文献   

5.
人生应不应有满足?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答案:不应有满足;应有满足;既不应有满足又应有满足。我是赞同第三种答案的。人生在世总有追求人生,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生活历程。就宏观而言,它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就微观而言,它是一个人的生命旅途。  相似文献   

6.
常听到人们谈起有关“满足”与“不满足”的话题,总的感觉是:对自己物质条件、生活境况已经很“满足”的人少,而持抱怨、期待态度的人却比较多,显示了处在当前我们这个经济社会重要战略转轨期的人们对自身生活、成就及人生的种种心态。  相似文献   

7.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让什么人享受有尊严的生活,怎样才能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追求CDP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还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被尊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后,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温饱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却出现了物质需求畸形发展与文化需求滞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我们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的偏差,不同步地发展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结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民生不仅指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更主要的是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文化需求,对于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来说,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不可分割的需求整体。不能分裂地单纯发展物质生活,再发展文化生活,必须同步发展才能培养健全的人和健康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对物质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满足感性需要的生活状况,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不断追求理想的境界,达到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幸福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判断。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普遍改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清徐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文化市场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形式偏少,等等。为此,清徐县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丰富农村文化市场;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清徐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词义     
到了小康社会,农村人的生活也和城里人现在的生活一样,我就满足了。 ——党的十六大代表、湖北省  相似文献   

12.
常听到人们谈起有关"满足"与"不满足"的话题,总的感觉是:对自己物质条件、生活境况已经很"满足"的人少,而持抱怨、期待态度的人却比较多,显示了处在当前我们这个经济社会重要战略转轨期的人们对自身生活、成就及人生的种种心态。  相似文献   

13.
贵州新语     
正大学城要着眼为师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便利生活条件,把满足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作为当务之急,完善生活配套、公共服务等功能,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听取花溪大学城规划  相似文献   

14.
齐卓颖 《山西青年》2022,(9):128-13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舞蹈艺术人才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输出者,为了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本文以创设新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致富之路     
开办农家乐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一些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在占有、利用和创造社会精神资源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活动中,感受到精神享受与满足的总体性精神状态,基于个体、社会、国家层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表现形态,有利于明确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久久为功、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在厚植物质基础、夯实文化建设、突出价值引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邢志宏 《前线》2015,(4):77-80
生活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那些为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行业,包括客运服务、零售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诸多领域。兴旺发达和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优化城市功能体系,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论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精神生产力段若非人猿揖别,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创造...  相似文献   

20.
基本需要范畴下的生活质量研究理论和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此的生活质量评价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构建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中借鉴此研究范式,可将基本需要进一步界定为体现健康与基本生存质量的内容,即为社会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居民健康和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条件,以及居民对这些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程度和评价状况。健康与基本生存质量应该是生活质量综合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