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阅史观澜     
《湘潮》2017,(6)
正重要言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框架内,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  相似文献   

2.
胡军 《新视野》2005,(3):65-67
战争频繁发生,恐怖袭击时断时续,但世界需要安宁,人们企盼和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哲学和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突出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助长了以对立、征服为手段来解决纷争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多样性,追求和谐和平,认为和谐统一不仅是世界的原初状态,而且是事物生存依存的模式,也是事物进化发展的归宿.文章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以道观之"的处世境界,能够成为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水无情人有情,满意工程保安宁,今年全乡抗大灾,多亏党员先进性。"这是桦甸市横道河子乡村民赞扬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抗灾自救的一首民谣。  相似文献   

4.
原瑞 《奋斗》2021,(1):14-16
2020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面临的逆全球化等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陈利弊""表态度""析矛盾""话中国""展未来"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复杂难解的世界之问。阐释了"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因,展示了"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这一勇于担当的大国气概。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9)
正91岁的"九三阅兵"受阅老兵滕周权,虽然已白发苍苍,但眼不花、耳不聋。说起抗战,老人话语间满是精气神。他自豪地说:"我是远征军的坦克兵。"滕周权的家在张家界慈利县江垭镇三双村。当年,滕周权从这里走出去,因为这个世界太不安宁——日寇的侵略使这个山沟无法放下一张书桌;他回到这里,因为日寇投降了,一切回归安宁。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可大可久之业才是万国安宁、和谐共处的伟大事业。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在不断调整。世界的现代化浪潮起源于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引领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蒙昧,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文艺复兴推动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早期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即"入世",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十年来,在WTO框架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也因为有了中国的积极参与而更具多样性。中国"入世"这一课题,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正"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环境或条件下结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集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命运,它以统一性和整体性为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建立互联、互通、互信的新型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正义力量的增长,为缔造和平、安宁、繁荣的新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和阐发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深刻阐明了哲学与世界的相互关系。这一思想既是马克思大学期间哲学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马克思未来思想发展的新的起点和指导思想,成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百家观点     
<正>"一带一路"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北京将于一个月后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共识到行动、从双边到多边、从倡议到机制,是此次高峰论坛的重要使命。这将是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理念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成果的绝好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成果则由世界共享。"一带一路"是世界探索新型全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5,(1):48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根据这一决定,2001年9月15日为第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历年"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宣传主题———第1个2001年9月15日"关注国防,就是关心自己的家园"第2个2002年9月21日"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第3个2003年9月20日"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相似文献   

13.
正马克思主义的"道",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之中,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要紧的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让无产阶级摆脱奴役和压迫,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正如恩格斯在1880年所说的,"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4.
崔楠楠 《红旗文稿》2012,(13):33-36
美国在世界能源领域拥有支配地位,其能源战略不仅是自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左右整个世界经济乃至政治、外交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能源独立"战略,到2011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历史性地下降到45%,能源自给率上升到78%,时隔62年后重新成为成品油出口国。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令人震惊,更催人反思。一旦奥巴马所设想的美国"能源独立"真正实现,不仅意味着世界能源格局在未来10年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此相对应的,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也都将发生超乎想象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李新泉 《实践》2010,(4):54-54
<正>"集宁"这一地名的记载,最早见于史书《金史·地理志》:"集宁明昌三年以春市场置,北至界二百七十里",是金代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与河北、山西进行商贸交易的榷场所在。"集宁"因预兆着"集市安宁",象征"吉祥"而得名。到元代,集宁封给汪古部贵族首领赵王为世袭领地,赵王将集宁县升格为集宁路。2002年为了配合集老高速公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元宇宙"。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而2021年已成为"元宇宙"元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地在"元宇宙"中抢占自己的位置,并且相信,"元宇宙"将会是一个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平行共存的世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两栖生物"——同时栖身于现实与虚拟的这两个"平行"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黄沙漫漫、驼铃声声。千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汉朝使节带领一支队伍出使西域,也许张骞也未曾料想,这条困难重重的出使之路,会在随后上千年的岁月里,成为中国通向世界,以及世界了解中国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这条要道再一次成为各方焦点,时隔千年,丝路沿线各国必将在政治、商贸、文化等方面赋予丝路新的意义。作为节点的四川,一个同样拥有千年历史又不乏活力的中国西部重镇,也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时代都会塑造一种先进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平凡、普通、业绩突出的劳动者,他们的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引领人们战胜艰难、不懈努力,开创业绩。这就是劳模精神。学习、发扬、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一口气阅读了《时代榜样——兵团成立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劳模风采录》中60位兵团最具影响力模范代表的先进事迹,很受感动,一个个事迹中,字里行间诠释着"平凡能孕育伟大"的道理。他们像一粒粒尘土,微细、安宁,像额尔齐斯河畔一颗颗散落的戈壁玉,静静散发着光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里程碑——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编 《党史纵横》2003,(11):5-5
"神舟"五号的成功回收和航天员杨利伟的胜利凯旋,宣告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由此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又跨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晓齐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4-65,67
改变办案模式/走进百姓/真情化解矛盾/构建平安家庭“这是一片安宁的家园,没有家庭的侵权,没有违法的亲眷,邻里和谐多么自然……”这是一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