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读的基本著作之一。恩格斯在写这部著作时,一方面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极力歪曲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阉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凑  相似文献   

2.
<正> 19世纪获得高度推崇和广泛传播的哲学学说是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精神转折的继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完成。上述学说更鲜明的典范是18——19世纪的德国哲学,即德国古典哲学。这种哲学产生并逐渐确立了理性崇拜。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哲学家那里发展的结果是深信理性是改造人类生活的主要、最好的工具。科学认识被认为是这种理性的最鲜明的形式。对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沿着两个方向,形成非古典主义的两大潮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3.
张永芝 《前沿》2011,(6):15-17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背景出发点和理论生长点。因此研究马克思的理论离不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分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利用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意识、视角分析和理论成果,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本文就从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场域和问题域出发来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以马克思的早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为背景,展示这位人类思想的“泰斗”冲破德国古典法哲学的窠臼,走上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法学认识路线的演变及其意义。 一 近代德国古典法哲学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西方法哲学发展的最高理论成就。反抗专制、追求自由的理性精神同软弱无力的妥协态度并存,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这种两面性在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把其法律观的革命性因素深深地隐藏在艰深晦涩的词句后面,显示出浓厚的思辩色彩。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最杰出的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终结》写于1886年,虽然距今已有一百余年,但其分析方法、科学理论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认为《终结》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能给我们以收益  相似文献   

6.
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命题虽然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表述各异,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在唯心主义哲学家那里,实践不是现实的人的物质性的活动,而是人的抽象的理论活动;而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人的实践又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一面。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的实践命题也被马克思所继承与批判。马克思的新实践观,其核心就是认识到人的劳动是实践的真正本质,是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把"劳动"引入实践观中,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实践命题的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伊曼奴尔·康德(1724—1804)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以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巨著所建立起来的“批判哲学”体系,开拓了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先河。然而,翻开近现代西方哲学、伦理思想逻辑递嬗的史册,我们不...  相似文献   

8.
<正>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和哲学的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一门新兴学科——教育哲学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教育哲学的探讨中,现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特奥多尔·利特将其哲学理论与教育理论有机结合,首创了闻名遐迩的“辨证反映教育学”。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通过论述,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通过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的。在文中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费尔巴哈是一位"半截子唯物主义者",主要是针对其宗教观和伦理学的批判,可谓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结论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是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对"现实"概念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但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世界观基本问题的高度,也没有把实践活动概念化,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说,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这一从实践出发的真理观,目前在学界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试图把马克思这一实践真理观置于德国古典哲学背景中,展示马克思的实践真理观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是知识论的真理观,把真理问题限制在意识范围之内,寻求普遍意识和对象性的意识的同一,置现实对象于真理之外,而真理是要求对现实对象加以把握的。本文就从对知识论突围的角度来阐释马克思实践真理观的内涵,认为马克思的真理观就是指实践过程中人对自己对象化产物的全面占有,人的感觉与人化自然的同一。  相似文献   

12.
<正>从诞生之初哲学同“神话”争执对于宇宙与人世的解释,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古典希腊时期,哲学家突出哲学与诗的争论,再到中世纪的哲学与神学之争,可以说,哲学始终在“对话”中发展着自身。近代思想发端于一种全然不同于神学的,对于神、人、自然这三者关系的哲学或科学的阐释。哲学与科学的联姻(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其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恩格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发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内容和价值观的核心以来,一直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理解有偏差的状况,以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不同观点的讨论乃至争论。所到之处,大体上都反映出对马克思有关商品价值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它以感性自然和感性的人的武器沉重打击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但在对哲学的功能与使命的理解上,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却陷于解释世界的理论囹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以感性实践活动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存在,实现了对哲学功能与使命认识的革命性变革,达成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从近现代史看,一个民族要作出巨大的历史跨越,必须有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英国有经验论传统.法国有启蒙运动.德国曾经历了古典哲学昌盛发达的时期.至于研究当今日本崛起现象,人们也不能只盯着松下冰箱、索尼彩电……,而要关注岩波、青木等书店出了多少种理论著作.因为人类实践具有目的性品格.个人的行为动机直接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有关整个民族实践的目的性意识和策略性意识,则必须通过  相似文献   

17.
詹颂生 《岭南学刊》2018,(1):125-130
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经典著作的时代背景、重要内涵和当代价值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这部著作既准确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龙去脉,又精辟阐述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创新,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经典意义的导论或代表作;它对于我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与时俱进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的突破在于康德以"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方式实现了"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论转向",把过去"主体归结到客体解释"转变到"客体归结于主体解释",形成了新的哲学坐标。这一转变经费希特到黑格尔,构成了德国哲学在近现代发展的传统。马克思哲学的德国传统包括了对这个转变的批判继承,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理论的新构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都关涉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研究及其观点不是什么囿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而是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包含的"主体"这个出发点的需要和体现。但马克思的"主体"范畴已经超越了康德和黑格尔,即已经是"现实的个人"意义上的规定。正是基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实现为"现实的个人"这个历史前提和出发点的提出,才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从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深入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论转向"的扬弃的梳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侧重于从客体向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阐发,并就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诠释.马克思哲学侧重于社会实践的主体向度,恩格斯哲学侧重于哲学的一般客体向度,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路的不同点.正确认识这种不同点,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它在哲学史上带来了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其革命实质在于转换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问题域,突破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认知幻象,走向了异质性的现实世界。它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转换,是因为它通过两次哲学革命或思想转变,抓住了德国主体哲学的内在矛盾,对它的强制性的主体逻辑进行了唯物主义式的解构,开启了后主体的异质性实践的唯物主义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