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明 《侨园》2006,(2):12-13
随着发达国家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 全球劳务的总体需求快速增长,海外一些地区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中国是个劳动力相对富余的国家。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中国城市每年大约新增 1400万劳动力,加上现存的失业和下岗人员, 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此外,中国农村尚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目前国内市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劳动力吸纳的程度有限,所以拓宽海外劳务输出的窗口,加大海外劳动力输出的力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城市企业劳动力普遍不足。尤其是建筑、交通、纺织、机械等行业和环境较差的工种人员短缺,因而大批招收农村青年为轮换工或合同工。这些农民轮换工的出现,使企业在体制、管理分配、人事、教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农民轮换工的文化素质如何,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民工荒""涨薪潮"现象并非是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所致,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有两个标准:一是农村过剩劳动力是否全部转移到工业领域,二是劳动力短缺是否是"持续性、永久性"短缺。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全部转移到工业中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只是一种表象,是供给的暂时性短缺,劳动力供需的拐点即"刘易斯拐点"并没有真正到来。我国出现的"民工荒""涨薪潮"现象是由于农民工主体发生变化,新一代农民工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期望远高于老一代民工所致,而且由于通货膨胀,农民工的生活成本提高,农民工的实际工资缩水,出现涨薪的客观要求,并且,由于"民工荒"现象,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也助推"涨薪潮"。企业应针对"民工荒""涨薪潮"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用全面报酬的理念破解此难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东亚劳务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其特点是技术工人短缺与非技术工人过剩并存、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短缺与普通劳工过剩并存。这一局面导致几百万劳工大规模地跨国流动。 由于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很不相同,本区域劳务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使一切生产要素商品化。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劳动力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商品。一亿多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农民工,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结构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由于这个变化与中国国企改革几乎同步,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城市就业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些下岗职工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一同汇入生存困难和渴望就业的人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陷入生存困境的人来说,有活干总比没有活干好。即使收入再少,也总比没有收入强。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如同水一样,即使社会…  相似文献   

6.
技工人才缺口亟待填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技术工人短缺情况严重,一些老工业基地和企业甚至出现了“技工荒”。企业现有的技术工人群体素质整体偏低,许多行业对高素质的技工人才求贤若渴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也表现出刚性的发展态势,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凸显。其中,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城市劳动力短缺共存,已成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社会悖论。在考察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劳动力转移两者关系之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科技进步的劳动力转移之影响因素。认为技术进步加快了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为释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悖论,制定劳动力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民工荒"现象并非绝对的劳动力供给不足,而是一种结构性、技术性劳动力短缺。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微观层次分析,农民工就业的"短工化"行为,是形成我国"民工荒"的最直接因素,也是"民工荒"现象最有力的解释。因此,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关键在于改变农民工的"短工化"行为,而市民化是改变农民工"短工化"行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然而,人们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却观察到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发展排斥就业的倾向、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足、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等。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和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结构“扭曲”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房价之所以循环上涨,根本原因就是城市优良地段的供给不足,大量需求竞争有限的土地。而城 市最短缺的区位供给是难以增加的,有效途径只有一个——调整城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民工短缺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瞭望》2004,(37)
最近,我们就部分地区民工短缺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分析造成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2.
新闻角     
《瞭望》1986,(27)
劳动力紧缺的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近几年到农村招收大批青年农民进城做工以后,遇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劳动部门和一些企业的同志认为,城市工厂企业到农村招工不是长久之计,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根本途径在于城市工业走技术密集型的路子,把技术要求不高而用工又比较多的工厂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到农村去办。 从一九八三年以来,苏州、无锡、常州每年到周围农村招收合同制工人和农村临时  相似文献   

13.
《团结》2004,(4):24-25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林毅夫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发展战略。笔者对广州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以期引起对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兴趣。 广州是华南最大的城市,老工业基地,也是传统外贸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它作为通商口岸已有数百年历史,世界知名,具有工业基础雄厚,有广大农业后方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科学文化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吴发源  李亚民  陈静 《学理论》2013,(10):88-89
通过对黑龙江省传统农区现状的分析,近而解析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资源的稀缺造成人地矛盾,一是农村空心化引起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三是农村公共事业与城市比差距大。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变现有的二元制度、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适当增加农村的人口基数和建立人才循环的良性运行机制等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就业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的要求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新概念,它指的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所有知识包括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四大类型。人是知识的载体,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主体,这一点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不相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以提供体力为主的劳动力和土地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与城市物流相比,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比较分散,物流人才短缺,所有这些都成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克服这些因素,应采取多种对策促进农村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五大转变:人口由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变,劳动力由结构性短缺向总量短缺转变,近期总量过剩向远期总量短缺过渡,由年青型社会向老年社会转变,由低端劳动力为主向中高端劳动力为主转变。面对这五大转变,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人力资源浪费惊人,人力资源错配问题突出,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动力不足,人力资源城乡错位严重,人力资源配置区位矛盾突出,就业增长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必须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鼓励企业长期用工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降低劳动参与率。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这种需求变化是人工智能技术就业替代效应、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结果。在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劳动力需求的结构和总量均将发生变化,变化的具体情况主要受人工智能技术性能、人工智能成本、劳动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劳动力供给维持不变,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化将进一步导致劳动力市场在结构和总量上的双重失衡。要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关键是劳动力供给的适应性调整,重点是结构再平衡,但也不能忽视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与总量再平衡。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下,劳动力市场依靠自身恢复再平衡面临诸多难点问题,政府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再平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总量上看 ,是处于绝对过剩状态 ,就业压力非常大 ;从结构上分析 ,大部分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 ,社会所需要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当前 ,我国面临新的就业高峰 ,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群体 ,很多人没活可干。究其原因有 :一是因为“文革”期间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人口自然增长失去控制。这些新增人口近些年陆续进入了就业年龄 ,导致新的就业高峰 ;二是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 ,纷纷裁减人员 ,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更趋合理化 ,人浮于事的现象大为减少 ,客观上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