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6,(9)
近几年学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日趋丰富,主要集中在概念、内容、作用、影响因素和培育路径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参考。但从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时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成为媒介环境中最直接、最广泛的受众。特别是使用方便快捷、自由灵活的新媒体在各高校中已经得到广泛传播。正面临着"去屏障化""去中心化"等挑战,各个高校应怎样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并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
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已成为共识。从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停留在自发和被动的状态,具有浅层次的特点。高校校园媒介因其独特的优势,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巍 《学理论》2012,(13):273-27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各种依托网络媒介与新通信技术的革新而产生的各种新传播媒介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应该重视这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针对网络新媒体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城市的信息化而展开的.这使得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广泛接触大众传媒,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的市场化运作,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迎合受众,常常传播失范,这从客观上对接受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的事实是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缺失,必须设法对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媒介认知能力、辨识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柴艳莎 《学理论》2013,(21):240-24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扮演着信息的制造者、转发者、围观者、评价者的角色,他们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情况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益性,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的必要途径,同时,媒介素养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媒介带给人类社会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媒介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网络沉迷、追星沉迷等问题备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目前舆论的热点问题。因此,指导青少年正确解读和使用大众媒介资源,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春燕  陶喜红 《学理论》2011,(11):240-24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两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高校德育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4)
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网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网众传播时代的时代特征、大学生媒介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为基础,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指出从社会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学校的社会责任入手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张冬冬 《党政论坛》2014,(21):41-42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 eracy)是一个舶来词汇,这一概念被引介至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被学界与业界广泛的使用。“媒介素养”有时又被称为“媒体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质”,有时还会被冠以“媒商力”的称呼。随媒介形态的演进,这一概念又催生出“网络素养”与“新媒体素养”等富含时代气息的复合词汇。从概念的稳定性、能产性等方面对这些复合词汇进行辨析,我们可以容易地发现,以“媒介素养”这一词汇来携领以上提及的诸多概念变种,应当是最为恰当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姜娜  于洋 《学理论》2010,(20):214-215
以影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大,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和消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影视媒介的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现代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地整合现代影视媒介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综合能力的展现。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不仅要培养与提高预备警官理解与运用媒体发展自身,更好地为公安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要培养预备警官与媒体打交道(即媒体应对)的能力,对于公安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预备警官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公安队伍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拟在论述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意义的同时,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找出提升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5)
"微"时代下,多元化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必然对高校及高校教育者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法)全面分析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部优势、外部劣势以及外部教育环境的优势与威胁。在"微"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应该采取革新传统价值观教育理念,树立新时代下的"微"意识;用"微"方法来丰富新时代价值观教育内容;营造校园文化精神,加强媒介素养培育等有效措施,建立动态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以此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使用大众媒介的主要群体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笔者以广州的大学生为例,抽取了广州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是相互影响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高,其政治认知程度也越高;政治认知程度越高,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Media Lit e r a c y)是一个舶来词汇,这一概念被引介至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被学界与业界广泛的使用。"媒介素养"有时又被称为"媒体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质",有时还会被冠以"媒商力"的称呼。随媒介形态的演进,这一概念又催生出"网络素养"与"新媒体素养"等富含时代气息的复合词汇。从概念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0)
新媒介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信息传播更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极强的参与式特色。参与式媒介文化对媒介素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发展要关注技术与知识、批判与保护、以及共建与共享三个核心问题。新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参与式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常态,媒介素养发展三个核心问题则是确保这种常态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发挥媒介素养这一动力的作用,未来媒介素养发展要坚持三个超越,即超越保护、超越个人和超越本土。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人们期望从媒介中认识和理解社会,借由媒介满足获取外界信息的需求。然而,媒介传达的并非是真实世界的全部,它是经过主观判断后的选择结果。媒介现实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来源,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都以他们看到、听到的媒介现实为依据。与此同时,在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时代,大学生群体正无时无刻地,主动或者被动接受着传播媒介塑造的现实和价值取向。之所以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研究设置在媒介现实的视角下,旨在指出媒介现实的介入将是区别过往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重要分界点。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媒介现实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力。这关系到我们是否可以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表现,关系到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和塑造,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6)
进入21世纪后,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整合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是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三大主要技能。师范专业学生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准教师,对他们进行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三大主要技能的人才。从参与式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现实背景和如何实施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参与式媒介素养是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文章认为,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分“建构多样化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和“探索多样化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两个层次进行。对于后者,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魏家琴 《学理论》2013,(8):225-22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媒体化。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钱珺 《学理论》2014,(7):173-17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这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使社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误解,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三个构成,并分析了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形象呈现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客观形象的塑造、拟态形象的塑造、认知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