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战斗生活了十三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作风;培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战斗和生活了13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革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期间,在制定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设计中国未来蓝图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他并且指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经过延安整风,我们全党思想达到高度统一,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党的创造力、凝  相似文献   

4.
弘扬延安精神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是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了13年的热土,是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圣地。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格外亲切。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一、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光辉典范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总称。大家…  相似文献   

5.
1949年大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心醉神迷。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他们在将马克思主义带进城的同时,也成为红色意识形态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6.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13年,是亲民躬耕、艰苦奋斗的13年,是民主和谐、广开言路的13年,是积累经验、铸炼精神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从九死一生走向兴旺辉煌的一段艰辛而甜蜜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延安整风的成功经验之一。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以达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纪律上的明显实效,重要的是,从上至下,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思想武器,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三讲”教育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三讲”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三讲”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更是“三讲”教育有成效的重要保证。一、“三讲”教育中批评的武器不能丢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解决…  相似文献   

8.
郑天竹 《群众》2020,(4):60-61
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党中央扎根陕北近13年,史称“延安时期”。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政权建立了防腐、惩腐、治腐体系,廉政建设颇具成效,形成了工作、生活、思想、理想、信念等方面新的精神风貌。“只见公仆不见官”成为延安时期廉洁社会风气的生动表达。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延安时期党风廉政的设计与实践,为当前我国廉政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与借鉴,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莲 《湖湘论坛》2009,22(1):54-55,110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延安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思想武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丁聪 《今日浙江》2011,(23):61-61
金秋十月,我带着求是杂志社的一些年轻编辑记者赴延安“走、转、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是我第三次来延安。,伫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新细看震惊陕甘宁边区、影响波及全国的“黄克功事件”,再次陷入沉思。黄克功同志1927年参加革命,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团长、旅长。1937年1()月,时年26岁的黄克功在担任延安红军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时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杀人犯。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一场对青年成长道路的科学规划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性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确立民主集中性的组织原则,树立了绝对服从党和人民的严格纪律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并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我们要站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视角下来看待和审视整风运动,继承和发扬整风时期青年成长培养的经验,促使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加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体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2.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安家陕北,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是党由弱到强、励精图治、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黄金时期”。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使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成为享誉中外的民主政治模范区,成为“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研究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著名作家萧军自1938年3月第一次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至1945年11月离开延安返回东北,他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无所不谈。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 一 1940年6月14日,以小说《八月的乡村》名震文坛的萧军一到延安,即担任了“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  相似文献   

14.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期达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刘少奇回延安,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  相似文献   

15.
阎树群  崔苗 《湖湘论坛》2011,24(1):68-72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风建设既有共同规律可循,也有不同之处,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把推进党风建设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充分发扬党的核心政治优势,使党永葆先进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中央在延安13年,孕育形成伟大延安精神,培育铸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标志着我们党的党性教育理论和实践走向成熟.系统总结和继承弘扬延安时期党性教育的经验,对新时代深化党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突出政治性,坚定政治信仰、政治路线,为党员正方向.延安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路线教育,坚定了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增强了全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935年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着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1941年,在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上,中央领导层统一了对"十年内战后期中央路线错误"的认识,初步分清了路线是非.1943年,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对抗战以来党的路线是非进行了讨论,统一了中央领导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瑶 《传承》2009,(24):10-1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执政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理念和优良作风。延安时代的伟大实践产生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研究延安精神,体会其深刻的历史意蕴及鲜明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延安精神,从而感悟其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伟大的延安精神的发祥地。2007年白慧芳被任命为延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以来,充分发挥延安独特的政治优势,从延安时期党的统战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历史研究“经世致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艰苦朴素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密切联系群众、克敌制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始终保持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还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发生了蜕变,党的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一些人头脑中淡化了,甚至被认为“过时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及奢侈浪费在某些部门和某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它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一是在灯红酒绿、麻将桌上“泡”的时间多,心中装的群众…  相似文献   

20.
西望延安     
戴宏锦 《人民公安》2011,(13):55-55
延安,仍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这里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宝藏。延安,红色圣地,革命摇篮。201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随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红色之旅”一行33人.前往红色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旅游大巴飞驰在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迎面扑来又迅速退后.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一头扑进了延安的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