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国灿 《求实》2005,(10):41-43
职业经理体制是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领导体制的普遍形式。在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引进职业经理制,有利于规避家族企业自身的局限,规范家族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逐步实现其从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向社会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20):41-41
《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了“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显示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在过去三年的赚钱能力和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上市国有企业。尽管中国家族企业从一个个小作坊、小家庭起家,但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家族企业最近3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17.24%,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0):15-15
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公布了2010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丰田汽车公司从上年的第3名急跌至第360位。排名前100位的日本企业也从上年的11家锐减至3家。中国则有7家企业进入百强,超过了日本。  相似文献   

4.
金秀玲 《学习月刊》2012,(10):130-131
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在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名营企业里70%以上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经过近3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首批家族企业已届交接之龄。据统计,未来的5—10年.中国家族企业将普遍迎来权力的转移与继承。  相似文献   

5.
孔繁军 《理论与实践》2003,(10):48-48,47
我们公司创建于1979年。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工业商贸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获得了国家建筑施工一级总承包资质。公司先后荣获了国家级“金屋”、“银屋”奖,中国社会信誉企业,中国企业信誉AAA级单位,辽宁省百强建筑企业,辽宁省建设  相似文献   

6.
徐泰玲 《唯实》2008,(9):86-90
任何企业组织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中国"家文化"深深地隐藏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儒家思想的激活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土壤;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7.
陈莉妤 《探索》2011,(5):112-114,123
在中国,信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其他关系中所包含的亲近疏远情感之上的,家族企业必然成为民营企业经营模式的首选,信任建设也就成为家族企业兴衰的关键。因此,一方面,家族企业应从情感、价值的方面培育互惠的关系信任;另一方面,应从理性、事实出发,构建制度信任,使之成为长期稳定的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8.
孙肖远 《唯实》2020,(2):25-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磊 《先锋队》2012,(29):47
美国《家族贸易》杂志近期公布了一项对世界家族企业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世界最古老且仍在继续经营的家族企业中,60%集中在意大利。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意大利占了6席,总共有13个意大利家族企业榜上有名。意大利这些上榜企业涉及各行各业,包括葡萄酒酿造、橄榄油制作、玻璃工艺品制作、造船等等。成立于公元1000年左右的马里内利铸造公司排名第2位,当时专为教皇铸造钟。目前,这个家族企业制作的钟已响遍全球。如今,  相似文献   

10.
正瑞士大多数传承百年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有着一套特别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方法,这或可给走到传承关键期的中国家族企业带来一些启发。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有很大不同,按照欧共体的定义,由家族成员成立,家族占企业所有权在25%以上,至少有一个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和运作的企业叫家族企业。依据该定义,瑞士2011年注册的三十几万家企业中,88%属于家族企业,大概有27.5万多家,共提供了260万个就业岗位,给瑞士贡献了超60%的GDP。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实际上可以算作准家族企业。瑞士的家族企业与中国的民营企业,或多或少有些类似。因此,瑞士家族企业的创新和传承,或可给中国民营企  相似文献   

11.
全面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如何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刻领会和落实这一要求,对于积极稳步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石油企业重组改制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理解全面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管理是企业的一个永恒主题,全面理解《决定》提出的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对于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加快集团公司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都…  相似文献   

12.
潘斯 《求实》2002,(10):12-13
家族企业在国内外企业中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企业类型 ,普遍采用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家族经营管理在企业初创及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是有其必然性和有效性。但随着企业做大 ,家族经营管理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暴露出来。家族企业必须改革家族经营管理模式 ,采用非家族经营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实行制度化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提质转型的关键期,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实施方案》的发布,催生出大量职教改革方案和制度.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岗位(群)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现实问题,结合1+X证书制度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提出了"课岗证融通"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并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理论学习》2014,(8):F0002-F0002
正厦门住宅建设集团是厦门市属国家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连续三届荣膺"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值得尊敬房地产品牌企业"、"中国最佳社会责任地产企业"、"中国地产品牌影响力企业"、"全国建设信用诚信企业"、"全国政府放心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房地产品牌企业"、"厦门市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独立成章,并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但在该制度落地过程中仍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公开主体界定不明确、企业公开环境信息避重就轻、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和监测能力不足、法律追责制度不完善等。为实现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初衷,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效实施,需要科学界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规范其内容与形式,健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模式,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多元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6.
正樊大彧在7月31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说,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标志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此次改革也承载着一个具体任务,就是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户籍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配套政策,但改革的意义却远不止"配套"那么简单。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中附加了过多  相似文献   

17.
博闻     
我国成为世界报业第一大国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年会上,世界报业协会公布了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中国有《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25家报纸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行列,为上榜报纸最多的国家,其中《参  相似文献   

18.
田艺欣 《先锋队》2011,(19):44-45
今年以来,知名互联网企业百度可谓"风头"十足。先是7月《理财周报》发布2011"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李彦宏家族以536亿位列总榜单第二名,同时摘得子榜单"海外富人榜"的桂冠。接下来的8月,央视则连续曝光了百度的竞价排名网络推广方式,揭露百度凤巢系统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张文木 《求是》2013,(4):59-60
托克维尔(1805—1859)是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展现出欧洲人曾经历过的那段"激情燃烧岁月",并对其心路历程加以深刻反思。一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一直是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改革的参照物。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披露,18世纪法国的"经济学派"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曾"倍加赞扬",他以批评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既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内容,也为中国文化理论与社会基层实践的结合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队伍凝聚,对改变员工行为模式,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设计、制度安排、品牌塑造等实际工作的引导和制约作用,证明文化不仅是人的心灵慰藉的精神场所,也具有现代化功用,是目的价值合理性和工业价值合理性的统一.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两大特征率先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吸纳了世界文化研究的实践成果.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企业管理注入了文化元素,丰富了经济实体的文化内涵,使企业开始融入文化管理的时代潮流.作为企业内生性动力和可再生性资源的企业文化,不但重新定义了品牌的概念,而且为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跨文化障碍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