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期,毛泽东主要致力于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军事“围剿”,没有直接参与筹备工作,但是,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毛泽东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至民生建设和政府机关作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创造性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民生建设。他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如何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和赢得群众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毛泽东既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奏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改善民生的重要着眼点,在毛泽东公平正义原则的指导下,不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为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有利环境。毛泽东"公平正义"的民生智慧给中国改革发展很多启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着重要在广泛进行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突出科学发展、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主张和成功践行群众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共党内首创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早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并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模范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中共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关注民生,致力于民生改善。在此期间,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四个阶段,表现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注重贴近实际的调查研究、关注农民土地问题、重视民生改善与民主建设协调发展的整体意蕴。厘清毛泽东民生思想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演进脉络,学习这一思想的精髓和要义,对于推进当今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改善民生的内涵与总体布局、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和外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逻辑严密、蕴涵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在鼓励当时军民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振兴 《工会论坛》2011,(2):170-171
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坚实的形成条件,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民生思想既是对马克思和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还是革命建设时期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预防腐败的"一路、三清"新思想,孕育于中央苏区时期,特别是那时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和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实践。毛泽东廉政思想根源于党的宗旨,核心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主要指向是"两个反对",基本特点是"两个强调",贯彻的重要途径是"两个深入"。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制度基础一是设立廉政机构,二是健全廉政制度。苏区干部好作风是中央苏区"三清"的生动写照。毛泽东廉政思想和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一定要坚持真心实意地为最广大群众谋利益,坚持反腐败斗争,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求真务实、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来源。他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以及大众化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时期的九月"洗党",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九月"洗党"的背景是"八月失败","洗党"的结果是纯洁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的战斗力。毛泽东在井冈山九月"洗党"的实践中,萌发和提出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思想主张。"思想建党"的原则,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思想建党"的原则,发源于井冈山,形成于中央苏区,成熟于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12日,"毛泽东和党的群众路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群众路线思想,交流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常务副院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中央苏区领导从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入手,带头做到廉洁为民,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并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军民、官兵关系,打造出历史上空前的廉洁政府。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启迪我们: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是关键,廉洁的政治榜样和政治决心必须由上层建立,只有上下联动才能达成廉政共识,才能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廉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以廉洁奉公为核心加强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原则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建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崭新学风;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根本方法加强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作风建设,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泽东在苏区时期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延安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出"三大作风"的科学论断提供了思想渊源,更为党始终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博得广大人民的拥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首创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开展了丰富的民生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为民、执政为民宗旨的确立提供了理论的源泉和作出了实践的榜样,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民生实践提供了原创性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实践,对当今中国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健康安全、社会保障、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中国革命道路得以开创的关键,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架构。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进入中央苏区后与毛泽东的关系究竟如何?一个时期曾成为中外研究者议论的中心话题。似乎首先是叛徒龚楚在他的《我与红军》的回忆录中捏造了一则谣言,说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是衔“左”倾中央之命去“清算与斗争”毛泽东的,港台一些作者乃竞相援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反“围剿”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政权建设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他个人也经历了艰苦的磨难。他纵横捭阖,出奇制胜,彰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发展苏区经济,加强苏区政权建设,彰显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彰显其超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从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到1934年随红军出发长征,在中央苏区生活和战斗了近两年的时间。他用极大的精力整顿和健全了中央苏区的工会组织,指导和发动工人群众努力生产,参军参战,组建红军工人师,有力地支援了反“围剿”战争。他提出的国营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关于经济政策的意见,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和借鉴价值。在同毛泽东的合作中,他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和政策,这为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和日后成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30年秋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与朱德的指挥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正确判断形势和敌我态势,确立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主张认真做好反"围剿"的政治动员等准备工作;积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化劣势为优势;抓住反"围剿"胜利后的机遇,巩固和发展苏区。毛泽东反"围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中国红军的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对如何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其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民生思想,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民生思想,发挥人民群众建立社会新秩序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深化发展时期的民生思想,强调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和实行各项方针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