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静 《中国检察官》2011,(21):76-76
文章简略回顾了“是”、“应当”、“事实”和“价值”等观念在学术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同规范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规范的性质问题作了初步讨论。一是关于二元框架。“是”和“应当”的分野,或者说“事实”和“价值”的分野,主要是现代问题。传统形而上学是“是”的学问.并不刻意做出上述区分。休谟和康德之后,“应当”分化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正当地方换届如火如荼地展开时.“风水”这个古老行业.从中发现了全新机会。部分商人借机构筑“官-商-大师”三角关系网.新型腐败便由此滋生。 为“保官”、“升官”,部分官员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生辰八字上,他们或者“走出去”.给祖坟迁一个“宝地”.而更多人则把“大师”请进来.在办公桌脚底贴上一道“符”.挡一挡来自竞争对手的“煞气”。  相似文献   

3.
吴维仁 《江淮法治》2011,(15):63-63
写下题目,不禁心有不爽:老祖宗为后人留下的“无为”的地名.任你怎么组词说道,都不免有负面理解之嫌。这不,笔者下文要说的,明明是故乡无为文化事业的多有建树,然一看标题.说不定有人会拆成两个词“文化”“无为”来说事,你能爽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4.
读友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现实生活中,“小三”、瘪三、张三,都不是好称谓。而在成语中,“三”也倒了霉了,凡“三”和“四”搭配在一起的成语.多是贬义,如“朝三暮四”、“丢三落四”、“三妻四妾”、“推三阻四”等等。  相似文献   

5.
“法”字,古体为“瀵”。古人仓颉造字的一个大致规律有两条.一是从音,一是会意。“瀵”字是会意的,左偏旁从“水”,表示法令应当如水一般公平,右半部从“庸”(zhl)、“去”,表示法令的另一层含义为“去不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经典释义:“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麂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平如水”是法的特征.“去不直”是法的使命,二者构成“法”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1,(22):21-21
近日,中国青年报(微博)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门户网站新闻中心,对4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6%的受访者感叹,当今社会“一把手依赖症”严重,其中75.5%的人认为“非常严重”。61.7%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一把手依赖症”。调查中,“80后”占20.4%.“70后”占37.7%.“60后”占26.2%。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从语词意义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8.
有个很喜欢说大话的人,只要从他口里说出的话.就含有“一定”、“肯定”、“保证”、“绝对”之词,人们称他为“大话王”。  相似文献   

9.
性与性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性”作为生物学中的术语.其意义在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构造方面的不同,影响“性”的是基于生物生理构造和基因。“性别”是属于社会范畴,其基本的划分是基于“性”的不同.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性别”不仅仅只是“性”的区别,生活在社会当中.被社会行为和观念深刻影响的人类.“性别”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和特征,而这些社会属性和特征形成的原因不单单是基于“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鸣 《政府法制》2009,(2):35-35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人类来说.“吃”以及“吃什么”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让人们谈“奶”色变,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1,(26):36-36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就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4.
灞桥区财政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求真务实.转变作风,提高素质.讲求工作效率为重点.努力创建和谐部门和文明机关。几年来,这个局通过开展“创一流.争第一”,“颂党、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及“提高工作标准、推行规范化办公”等一系列活动.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连续五年保持增长18%以上,实现了四年翻一番的增长势头,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被区委、区政府和市财政局多次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目标考评一等奖,2人获省级系统先进工作者,局团支部、工会、妇联多次获市级奖励。  相似文献   

15.
善小而为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托孤遗诏的话,妇孺皆知。所谓“善小”,意在小小的善行。惟所行可以称为“小”。行虽微小.善心乃大。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广结善缘;  相似文献   

16.
吴小如在2001年4月14日的《今晚报》上撰文《“显学”和“俗学”》指出.“显学”之名始于《韩非子》,它不仅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而“俗学”则是一种冒充学术的.并无多少真正文化内涵的假学问。当前文化学术领域中还有一种更加危险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两法”衔接机制运行中存在着沟通渠道不顺畅、协作配合不规范、案件移送不及时、法律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大大削弱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广东省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为契机.在“两法”衔接机制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本文试图以此为例,探讨如何不断完善“两法”衔接机制,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整体合力,有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8.
小非 《法治与社会》2011,(10):43-45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有识之士称,当下的民生压力,逼着许多年轻人必须“啃老”。那么,当前环境下,如何减少或减缓“啃老”现象……  相似文献   

19.
深泽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工作中,注重搭建平台、创建载体,广开代表知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代表能动性.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真正让代表“动”起来,让代表工作“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苏红义 《法治与社会》2008,(2):I0010-I0011
一、“十五”取得的成绩和“十一五”展望 “十五”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县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7%,2006年达到9.4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619万元元。2005年成为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县市之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33%提升到70%。“塬果川菜”的农业经济基本格局已经形成。2006年苹果总产16.5万吨,加工果汁1.5万吨,蔬菜总产4.6万吨,开采原油突破2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