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旭 《时代风采》2013,(11):22-23
“如果能找到其他适合的工作,我肯定愿意改行,这个工作实在是又脏又累。”干了30多年装修工的张师傅不假思索地说。50岁的他觉得“眼花了”.有点力不从心而萌生退意,但一个月五六千元的收入,加上老板的盛情挽留,他选择在装修行业里继续摸爬滚打。  相似文献   

2.
开心园地     
《工友》2007,(10)
微型小说修电脑根据江小我同名小说柒建华编绘笔记本电脑出问题了,于是我拿去修理。老板仔细检查了一番后说——电脑硬盘坏了,换个新的得600元。下午我回家拿了钱后多了个心眼,又转到了另一家维修店。老板左查右看后说——没大毛病,内存条坏了,换一个300元。我干脆又换了一家。一家比一家便宜,我倒想看看哪家最便宜。电脑中毒了,彻底杀毒只要50元。我又来到另一家维修店,老板是个老头。他检查时只用烙铁在电脑里点了一下,电脑居然就好了。掉了根线头,焊一下咋好意思收钱?坏了以还后来我找的你电。脑我很兴奋,连忙问多少钱?老板一副挺为难的…  相似文献   

3.
幽默长廊     
烟瘾太大在商店里,一位顾客对老板说:“我怀疑你的这架钢琴是翻新的二手货!你瞧,这象牙琴键都发黑了。”“天地良心,绝无此事。”老板解释道:“这完全是由于那头大象抽烟过多造成的。”领带的问题某人在沙漠中行进了大半天,口渴得直冒烟。在他快要走出沙漠时,遇到了一位推销员。后者劝他买一条领带。他说:“你行行好吧,我渴得连衬衣都想撕开了,还买什么领带!”推销员自讨没趣走开了。这个可怜人总算在沙漠边上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一家酒吧,他急不可待地要冲进去。他对门口的侍者说:“快给我点什么喝的吧!”他的喉咙嘶哑了。“…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09,(10):61-61
好男人啥样 汪汪进城打工给一个老板开车。由于老板经常应酬,他也难免抽烟、喝酒、赌博,女朋友说他“不是个好男人”。有天汪汪外出办事,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一个乞丐过来敲车窗说:“先生,给我点钱吧!”汪汪看看乞丐,回答:“给你抽支烟吧!”乞丐说:“我不抽烟,给我点钱吧!”  相似文献   

5.
莫言 《工友》2009,(2):16-18
2008年12月29日,当记者来到红安县八里湾村,农民工王平元看着至今仍打着钢钉、不能转动的右手,满面焦虑地说,“我受了工伤,老板把我送到医院交了一点钱后就再也不打照面,谁来医治我受工伤的手啊?”  相似文献   

6.
寄存老公     
你只听说过车站寄存行李,仓库寄存货物……没听说过有寄存老公的吧?如今,在广州白云区的“派派美食城”里就像模像样地有了这么一个行当。有人靠干这一行,着实发了一笔财,只三年工夫,就由一个收入低微的打工妹成了在广州有车有房的小老板。当然啦,“寄存老公”这个名字不太好,男人们听着别扭,老板早就给它改名换姓了,如今的正式名称是:候妻吧。  相似文献   

7.
2002年底的一天下午,本刊记者 t 正在赶写一篇稿件,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拿起电话,一名年轻男子开口就问:“你是 t 记者吗?我是黑道上的混混!”因职业习惯,我礼貌地问遣“请问你有什么事吗?”“是这样,有人出钱要我揍你一顿。”“是吗?能告诉我是谁?”“你们《工友》曝了一家企业的光,老板觉得坏了他的形象,同时也因此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所以,老板找我,叫我搞掉你一只手,看你还写什么写。后来他又说,你可能也很有背景,不要把  相似文献   

8.
聊博一笑     
《工友》2009,(11):62-62
这个更遥远 一天,老板问他的员工:“你有什么梦想啊?” 员工想了下答道:“我想自己开家公司” 老板不屑道:“这个太遥远啦,说个现实点的。”  相似文献   

9.
奇幻吴井水     
明朝,昆明夏天。那个胖子才走到桥头的时候,吴老板就注意到他了。吴老板招呼身旁的老婆:“快来看,那个人穿的是什么衣衫呀?”老板娘看着说:“天知道,怕是从夷方来昆明的土人,头发这么短,倒像个和尚。”吴老板眯着眼:“看他一头的大汗,恐怕是要来喝茶,我招呼一下。”说话间那个胖子已经走下桥,向茶铺走来。吴老板开口叫道:“客官,这六月天热,来喝碗茶消暑!”胖子向吴老板拱手一揖,一口昆明腔调:“好呀,多谢相邀了!”紧走两步,进了茶铺。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就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他很健谈,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20万。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有个人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生,18万卖不卖。李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脱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他只能降到19万。偏偏那顾客也固执,说18万不肯,就不买。僵持了好久,李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找不到老板,不敢擅自作主,这笔生意就黄了。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他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什么卖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越积压越贬值。别说18万,就是17万,你也应该咬着牙卖了,不然,下次连16万都恐  相似文献   

11.
新新寓言     
反弹原理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则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怎样普渡他呢?“众僧不解地问。“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刚过28岁的打工妹黄佳,看上去一脸的稚气,全然没有一点校长的模样。对人们戏称她为“老板”,她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当“老板”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老板”;她一直就喜欢打工,现在既然“落到这般境地,就当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吧!”生性活泼诙谐的黄佳一脸的俏皮样,她接着说:“其实,我真的谈不上什么‘老板’,我的‘老板’是社会、孩子和家长,我将永远为他们打工……”如果不是笔者的深追细问,谁也看不出如此乐观的黄佳身后还藏有一段坎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曹旭峰 《工友》2007,(9):8-11
近几年,本刊曾多次报道职工伤残后被老板赶出厂,或是老板用威胁、欺骗手段签订“霸王条款”,使伤残职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这些伤残职工为了追讨自己的“工伤”待遇,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历程。本文主人公张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次工作中受伤致残后,用人单位在其伤未痊愈时,就将其“一踢了之”,致使他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在辗转追讨“工伤”待遇无果的情况下,他悲怆的喊出了“请锯掉我的左脚!”  相似文献   

14.
卜伟 《工友》2011,(3):50-51
“我把我的老板给杀了!”我惊慌失措地到警察局投案。“杀了就杀了呗。”警察平静地望着我。“我,你……”我有些语无伦次,出了这种血案,他好像一点儿也不当回事。  相似文献   

15.
羡慕     
有位开出租车的同事,辞职后买了一辆“捷达”车,出租车的生意很好,每月有八千元左右的进账。我很羡慕,八千元的收入几乎是我一年的全部工资收入了。有次清早去上海,凑巧搭乘了他的车。他对我说:“我真的羡慕你。”我说:“我每月只有八百元的工资,买不起房子,买不起高档用品,还要担心下岗……你有什么可以羡慕我的。”他说:“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留在原单位,不会辞职出来开出租车的。”我以为他是要开玩笑。他却认真地说:“开租车风险大,  相似文献   

16.
一林 《工友》2013,(12):58-58
从前,有一个卖水果的摊子,老板因为年岁大了,无法久站招呼客人,于是就贴条子征店员。过了几天,来了一个年轻男子,问老板一个月要用多少钱请他来帮忙,老板笑着说:“我们这小摊子生意,哪里付得出月薪,当然是看你的努力,一天能卖多少水果,收到的钱就给你十分之一,每天领现”。  相似文献   

17.
她和他热恋的五年时光里,他一直在全国的很多个城市里忙于他的生意,很少和她在一起。他好像时间永远不够,只在时间的间隙里,才会给她打电话:“你在干吗?……”话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我没有时间和你聊了,我要赶飞机。想你。”就匆匆地挂了电话。很多次,他对她也说青春的诺言:“等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我们就结婚。”他能够给予她的欢爱也渐渐变短。每次,他像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没有铺垫,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的诗歌坐标上,樊忠慰也许是最孤独的一位。2002年夏天,他在昆明远郊安宁县的一家精神病院养病,我和几个朋友去看他。他患有严重的幻听,已经从人类的世界里孤立出来了。他安置自己的那个山头十分荒凉,属于前工业时代的一处遗址,只是在经过重新平整的土地上点缀有一些植物和花草。在地理上,我一眼就发现,这基本上是一个被抛弃的地方,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来到这里。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的病已经不算严重,看来药物和环境对他的身体有帮助。他立即就认出了我们。看见了,他也不是忙着跟来人说话,而是搬来椅子、水壶和茶杯,他在每个来人面前的玻璃杯子里倒满了热水。我是第一次见到诗人樊忠慰。在我看来,这个传说中的深陷在“地狱一季”里的疯子举止正常,他看起来什么病都没有。他的目光有如儿童。他的眼睛是我在成人世界里所看到的最为清澈的一对。我打量了一下前来看望他的几个人,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暧昧不  相似文献   

19.
聊博一笑     
《工友》2009,(5):62-62
彼此彼此 一位职员工资不高,总是被老婆责怪,十分苦恼。一天,他忍不住对老板说,“老板,我太太说我工资太少,要跟我离婚,我很可怜,你能不能给我加点工资?”  相似文献   

20.
幽默长廊     
乐观精神我的一个朋友是牙医。有一次闲聊的时候,我对他说:“整天都把手放在别人的嘴里,那滋味一定很难受。”他一本正经地答道:“我总是想像着自己的手正放在他们的钱包里。”代用品某人路过医院,看见两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在花坛里找什么东西。“对不起。”他问,“你们丢了什么东西吗?”其中一个医生回答:“没有。我们正要为一名税收检察官做心脏移植手术,我们只不过想要找块合适的石头。”名誉有关丈夫被半岁的女儿抓得满脸是伤。太太频频催他上医院。丈夫说:“我不在乎这点伤。”太太说:“我却在乎我的名誉。”巧合我坐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