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背景]“5·12”地震后,灾区信访、维稳压力空前增大,群众之间,群众与政府之间各种矛盾凸显,稍有疏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严重的涉诉上访事件,极有可能严重影响灾区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和对外形象。为此灾区党委、政府构建起了崭新的具有灾区特色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防范和处理了灾区各类矛盾,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巩固了基层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彭州市在面临涉灾矛盾纠纷大量涌现,社会管理问题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把挑战作为机遇,大胆探索实践创新“131N”基层村级治理机制,充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上下联动、多部门配合,克服困难,在灾区率先全面健全了大调解的工作体系,有效地把大量涉灾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受灾极其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维稳工作面临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的严峻复杂形势。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市人民在灾难中坚强屹立、在困境中坚定前行,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开创了灾后重建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2008年“5·12”特大地震给巴蜀大地造成的惨烈灾情不可想象,更让山川秀美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经历了包括唐家山堰塞湖等在内的四重苦难。在中央作出“18个省(市)对口援建四川灾区”的决策后。北川灾后重建工作迅速、高效、科学地展开。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我省把“大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安全阀”,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城乡每一个社区、村(组)和各部门、各行业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力促各种矛盾妥善化解,消除老百姓怨气,和解双方矛盾,增加和谐因素,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纠纷的常态化化解。此举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要求深入进行调研总结;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长孟建柱批示很有新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疆 《实事求是》2012,(2):62-6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成为社会矛盾的聚集点,应当创新社会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城市社区矛盾。新疆城市社区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社区矛盾的复杂性、多样性。为此,应当构建城市社区“大调解”工作体系,衔接好社区调解、司法调解人进社区和社区警务调处工作,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7.
社会矛盾化解是中央政法委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栾川县法院始终以“四个坚持”为重点,扎实推进人民法院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善于当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注重以公正促和谐,以公平促发展,使执法办案的过程变成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既提升了执法公信度,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0,(23):21-23
做好信访工作,是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机结合点,也是推进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长沙市着力健全信访责任体系,联网受理群众信访,联调解决群众诉求,联合办结信访积案,构筑形成“一健三联”信访工作新格局,以责任落实推动信访工作落实,以机制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解决了大批信访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复杂多发的社会矛盾是我国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难以规避的必然客观存在。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政策整体呈现渐进式优化特征,基本经历缺量弥合期、要素提升期和效能优化期三个阶段。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搭建起一种非排他性综合合作话语程序,形成党委系统领导下社会系统构建的“安全阀”、行政系统构建的“分流阀”和司法系统构建的“裁判哨”在内的三级过滤结构。社会矛盾的成功化解与社会秩序的长期维系,离不开对法治的坚持、各主体的合作及压力分担、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手段优势的发挥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条核心经验。在新发展阶段,精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需要进一步建构整体性政策体系、在政策执行中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大范围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横》2013,(3):F0003-F0003
几年来,法库县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履行职责,努力改进司法作风。切实提高审判质量,为法库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高菖 《党建》2013,(4):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下,伴随着改革驶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明显加速,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社会的“风险性”不断放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北川是大禹故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是“5·12”特大地震受灾最重、汇聚爱心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重要基地。灾后重建以来,北川感恩奋进,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旅游产业增势强劲。  相似文献   

14.
樊茹慧  王茜 《实践》2011,(2):46-46
近年来,东胜区人民法院坚持从东胜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第一要务出发,坚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责任出发,坚持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任务出发,按照“转变司法理念、打造公信法院”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狠抓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民生”品牌,荣获了“全国优秀法院”、“全国巾帼文明岗”、  相似文献   

15.
10月14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全面胜利。作为一名援川干部,回想起援川工作的那段经历,我百感交集。山东省对口支援的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2008年7月3日,省委组织部选派我到省援川办工作。能够走进北川灾后恢复重建这段历史,参与到这场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是我一生的殊荣。  相似文献   

16.
宋丽霞 《实践》2010,(10):37-37
库伦旗在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有效结合社会矛盾专项化解工作,积极号召广大组工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开展矛盾排查集中化解专项治理,锤炼了组工干部的应变能力、强化了组工干部的业务水平、培养了组工干部的实干精神,拉近了干群距离,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对于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广元市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令灾后重建工作“雪上加霜”。面对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广元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变“危”为“机”,以工业强市增强“造血”功能。带领灾区人民一起共渡难关、战胜困难。今年以来,在灾后重建和一系列大力促进工业生产止滑提速的各项政策措施带动下,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逐月加快,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线飘红,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傅铁铸 《新长征》2006,(8):26-2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是一个系统概念,也是对立统一概念。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矛盾与冲突的发展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在解决矛盾中求得统一和谐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8):43-43
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预防惩治腐败,促进公正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湖南就检察机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共和县按照“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综治责任机制等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自共和县被评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先进县以来,按照“试点先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先进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第一,整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