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用全新的77式手枪一支,在室外射击靶场进行实验,共发射4005发64式7.62毫米手枪弹。结果显示:在随着枪支发射次数的增加,弹头检材上的各种痕迹都会在形态和特征上产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光压面减少,线条擦划痕增多;粗大线条减少,细小线条增多。经过比对发现从1至4005发弹头痕迹虽有变化,但所形成的不是本质性的差异,可以实现线条特征的对接,但前期和后期比对的痕迹不尽相同,前期比对坡膛痕迹较多,后期比对线膛痕迹较多。  相似文献   

2.
92式9mm手枪是国产最先进的军、警用战斗手枪,其特殊的进弹方式对于弹头上痕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际观察得出: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上有进膛、拔弹、坡膛、线膛4类10种痕迹,其痕迹特征有独特的规律,可作为同一认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进膛痕迹、线膛痕迹、坡膛痕迹、拔弹痕迹是弹头经枪械运动循环后,在弹头上形成的四种主要的弹头痕迹。此四种痕迹,可客观地反映出枪械内部主要元件的主要特征及其上的凸凹抗丘的细节特征。此四种痕迹成为弹痕检验中区分发射枪种、认定发射枪支的客观依据和事实基础。但是由于实际发射情况的千变万化,弹着客体材质的千差万别,在实际工作中从现场提取的弹头往往是变形的,甚至是残损的。因此,射击弹头的损伤变形程度受弹头本身结构材料、客体性质、不同的贯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六四”式7.62mm手枪射击后会形成5种弹头痕迹和11种常见的弹壳痕迹。5种弹头的痕迹出现率和细微特征的稳定性各不相同,其中阳膛线、阴膛线的出现率最高,起末端痕和小线纹的稳定率最高。11种弹壳痕迹的出现率和稳定性也各不一样。分析弹头痕迹、弹壳痕迹的出现率、痕迹特征的稳定性以及差异形成原因,能帮助我们区分和认定有关枪支。  相似文献   

5.
将似然比的检验方法应用到弹头检验鉴定中,对检验的结果做量化评估。将250枚弹头上1500条膛线的坡膛长度、阳膛线宽度进行测量统计,将测量结果等分为若干区间用柱状图来表示,并计算似然比值。坡膛长度、阳膛线宽度关联似然比之积的值很大,说明证据强度很高。所以,似然比的检验方法可以应用到弹头检验鉴定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59式手枪与82式冲锋枪射击弹头上所留下的不同的进膛痕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并分析了两类射击弹头痕迹的形成机理,从而明确指出利用进膛痕迹区分59手枪与82冲锋枪射击弹头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为痕迹检验人员提供了区分枪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64式手枪射击7种不同客体,对其弹头的不同变形情况和变形弹头上的痕迹存留状态及弹头膛线痕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弹头撞击不同性质客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裂,其所留痕迹具有较好的检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际工作中,利用弹头痕迹判断射击顺序是检验的难点之一。实验中针对10支77式手枪制作的200枚射击弹头进行系统研究,经观测、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枪支射击弹头进膛痕迹出现的形态、尺寸、数量、出现率等特征可以为区分77式手枪的首、次发射击弹头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往区分枪种只凭枪支口径、膛线数量、宽窄、旋向、缠角、枪弹外形和尺寸等差异点,但配用同种类型枪弹的枪支,这些差异又非常小,有时很难加以区分,而利用进膛痕迹区分枪种突破了传统方法的界限,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通过弹头在进膛时形成痕迹具有的稳定性、规律性,提高了区分枪种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射击弹头进膛痕迹的形成机理、特征反映、检验价值等作了概要介绍;并结合其应用,叙述了11种常见国产枪种的区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体擦划痕迹是现场痕迹的一种,它在犯罪现场出现的频率很高,对现场的定性、犯罪现场的重建有独特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侦查和证据价值。同时,人体擦划痕迹是在客体上划动接触形成的痕迹,其变化较大,既有线条痕数量多少的变化、线条痕间距的变化,也有单一线痕有无的变化、单一线痕形状上的变化,所以对它在现场上的判定很难把握,需要对人体擦划痕迹的表现形式、发现、分析和判定等进行理性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射击弹壳尤其是自动枪支发射的射击弹壳,较弹头在现场容易提取到,因此,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进行枪支同一认定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五九式手枪弹壳发射过程中各阶段产生的痕迹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弹壳上各痕迹具有同一认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产9mm警用转轮手枪是在公安队伍中列装的新式警用手枪,可实现快速联动射击。其进退弹的独特方式和枪管与弹膛分离式的特殊结构,对于射击枪弹上痕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总结出该手枪射击枪弹上独特的规律和痕迹特征,为该种枪支的种类鉴别和同一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边形膛线枪支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开槽膛线枪管的枪支,由于多边形枪管的峰谷之间过渡自然,没有开槽膛线枪阴阳膛线之间明显的边界,所以在发射枪弹过程中只形成反映膛线的轮廓等种类特征,不易形成可认定枪支的个别特征,在检验中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5.
弹膛后切口刮擦痕迹属于弹膛的使用、擦拭痕迹中的一种,是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壳体与弹膛后切口棱边发生轴向切划而形成,具有成痕面积大、成痕深、反映稳定等特点,在认定发射枪支中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6.
在涉枪案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寻找遗留在现场的弹头进行区分枪支种类。由于现场的客观条件,弹头不能迅速发现,影响对枪支案件的分析。对于现场的玻璃弹孔,特别是玻璃弹孔的碎屑痕迹,通过剖析痕迹的形成原理,观测不同种枪支在枪击玻璃时产生的碎屑的特征,比较碎屑厚度、长度和表面形态的差异性,总结碎屑的形态特征与射击枪支种类的相关性将为区分发射枪种类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常规枪械自动方式分为三种:导气式、自由枪机式、枪管后座式。枪弹痕迹的产生与枪械的种类有关,要想了解枪械自动方式与枪弹痕迹的关系必须掌握枪的自动原理,射击弹壳痕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末文介绍了发令检改制成小口径手枪的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弹头上的痕迹特征区分改制枪与制式枪的方法,研究了改制枪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拼接比较任意两个指位指甲内表面生长纹痕形态、同一指位不同时间段指甲内表面生长纹痕形态及间距来研究指甲内表面生长纹痕的特定性和稳定性。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健康的成年男性、女性,指甲内表面生长纹痕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通过结果可以预测其能够在人身同一认定过程中发挥整体分离痕迹的作用,进行人身同一认定,为刑事案件中案件锁定、排除嫌疑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利用射钉枪杀人或伤害案件是有发生,而此前对此类枪支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NS307单发式射钉枪、NS301半自动连发式射钉枪射击弹壳痕迹的研究,总结出弹壳上的4种痕迹,即进膛磕碰痕迹、拔弹痕迹、击针痕迹和弹底窝痕迹。其中击针痕迹和弹底窝痕迹出现率高,特征稳定,可以区分枪种,条件好可以认定枪支;进膛痕迹和拔弹痕迹出现率较低,但也可以区分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