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到我国进行技资,一直到90年代初,我国对外国投资者的待遇规定,主要是体现在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在这些协定中,除个别协定外(如中英和中日的协定),绝大多数都规定我国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最惠国待遇或“公正与公平的待遇”。但这些仅仅是我国对具体某一外国投资者待遇的个别规定,而不是我国对所有外国投资者待遇的一般规定。在这个阶段,我国没有给予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国倩:首先,在整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必须增强规则制定能力,对有关投资规则重新审视与修订。公平公正待遇条款在仲裁中易引发适用分歧和相反的结果,不符合"公正"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国际法规范的公正论证是实现公正的途径,为实现公平公正待遇稳定与变革之间适当平衡的公正论证,应具体化条款的义务内容。因此,公平公正待遇条款的完善应保证条约规则具体化,同时为应对复杂的投资监管措施留有空间,努力实现条约规范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必须增强规则制定能力,对有关投资规则重新审视与修订。公平公正待遇条款在仲裁中易引发适用分歧和相反的结果,不符合"公正"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国际法规范的公正论证是实现公正的途径,为实现公平公正待遇稳定与变革之间适当平衡的公正论证,应具体化条款的义务内容。因此,公平公正待遇条款的完善应保证条约规则具体化,同时为应对复杂的投资监管措施留有空间,努力实现条约规范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与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梅 《理论导刊》2005,36(9):12-14
国际投资自由化要求给予外资宽松的投资准入环境,给外资以国民待遇。国民待遇、尤其是准入阶段国民待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投资条约的普遍条款。在投资自由化的国际趋势下,我国应慎重对待外资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制定统一的内外资投资待遇标准,取消目前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实行产业自由化政策,外资政策和法律应建立在对外资的引进和保护与维护我国的外资管辖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李玉娟 《理论探索》2011,(1):141-144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也有发展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程序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实体方面不断拓宽案件受理范围。"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的发展变化也给我国带来一些问题:不断扩大"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的管辖权可能会损害国家经济主权,逐渐放弃"逐案审批权"可能引发投资者滥诉。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国今后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时,应规定"用尽当地救济原则",设置"重大安全例外"条款以缩小"中心"的管辖范围,注意"中心"与其他争端解决方式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侨园》2021,(5)
正双边投资条约(Bilateralinvestmenttreaty,简称BIT),是资本输出国同资本输入国签订的有关保护投资问题的条约,目的在于促进并保护国际投资,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该协定将为双方相互投资提供更宽泛的市场准入、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更有前景的合作环境。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正式达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以下简称《中欧投资协定》)。  相似文献   

7.
回顾华为作为通讯设备供应商在美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事件,比较经合组织和美国外国投资政策中与国际安全相关的规定,提出对限制准入的经济考量,建议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对外投资企业共同努力,采取适当方式增加对外投资成功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国际投资争端中的国家责任问题主要涉及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问题,诸如对外国投资和投资者的待遇标准、国有化或者补偿问题等。ICSID裁决的Emilio Agustin Maffezini V.The Kingdom of Spain一案是关于国际投资争端中国家法律责任经典案例。ICSID的法律意见,对东道国争端主体的行为何时归因于国家并形成国家责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具有重要借鉴。同时,此案例对于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定位以及今后国际双边条约条款设计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军 《理论导刊》2008,(6):91-93
国际投资争端中的国家责任问题主要涉及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问题,诸如对外国投资和投资者的待遇标准、国有化或者补偿问题等.ICSID裁决的Emilio Agustin Haffezini V.The Kingdom of Spain一案是关于国际投资争端中,国家法律责任经典案例.ICSID的法律意见,对东道国争端主体的行为何时归因于国家并形成国家责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具有重要借鉴.同时,此案例对于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定位以及今后国际双边条约条款设计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萌 《理论探索》2004,(5):72-73
全面禁止履行要求是上世纪 80年代以来美国式的双边投资条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对于传统的双边投资体系中履行要求的广泛使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趋势 ,我国应采取何种态度 ,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影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其投资价值主要体现为债权价值和期权价值。对转债投资价值分析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发行公司基本面 ,二是转债条款。转债条款的设计直接体现了投资价值 ,而公司基本面分析则贯穿于转债各项条款价值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2.
“301”条款     
《瞭望》1999,(12)
“301”条款是美国国内贸易法、即《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根据该条款,美国可以对被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综合贸易法》,对301条款做了修改,增加T“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修改后的条款将美国总统决定对外国“不公平贸易”采取报复的权力移交给了美国贸易代表,并增加了“强制性报复”的内容。“超级301条款”主要是针对限制美…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现行的国际税收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以相互协商程序为主。一些国际组织拟定了税收仲裁方案,在传统的双边协商程序的基础上,增添了仲裁机制,特别是200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OECD税收协定范本》规定的仲裁条款具有代表意义。通过对国际税收仲裁的发展、性质、特点、作用等进行分析,可以为中国在谈判和修订双边税收协定时引入仲裁条款的可能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昆  杨倩文 《学理论》2010,(21):62-63
国与国的经济交往必然会涉及资金的投入与流向。资金投入的效果与回报会困时问、环境、意向、目的、国情等主客因素的变化而在投资国与接收国之间产生争端。了解并掌握国际投资争端的调解方法,就能根据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加以解决,促使各国的经济往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晚近的国际投资条约,对最惠国条款的适用范围规定模糊,造成了发生纠纷时,最惠国待遇能否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在国际实践中,ICSID仲裁庭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只是对所涉基础条约条款的解读,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从理论上看,最惠国待遇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时,难以判断两种争端解决机制的优劣,而且可能侵犯东道国的主权等问题。从国际法发展的趋势上看,保障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社会努力的目标之一,而最惠国待遇适用于投资争端的解决,会扩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8,(24)
中国对美贸易主要特点最惠国待遇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核心条款。然而,迄今美国国会仍根据其冷战时制定的法律坚持年度审议,拒绝永久性解决,给双方企业界造成不稳定感,不利于双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美国政府也在玩弄两面手法:一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虽已两次修订,但以体现公平、公正、等值、等效交换原则,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准来衡量,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需要从货币补偿方式、产权调换补偿方式两方面作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同时还应当增加一些必要的限制性规定,以最终实现公平、公正、等值、等效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3)
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高考更加趋于公平公正合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教育政策也随之出台。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尤其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高尚品德、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合理、弘扬社会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意义重大。但现实中由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利益诱惑,不少考生和考生家长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了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有失教育公平公正,进而引发许多政策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4)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于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领域的不公平现象集中涌现,因此,必须要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并从中找寻科学的指导方法,从而从发展经济公平、政治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促进我国社会领域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20.
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旨在限制或免除其未来责任的条款,它是适应现代高风险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合同制度.通过对合同当事人未来违约责任的限定,使合同履行中的可预见性增强,从而促进合同的订立.但是对责任的限制不恰当地运用,极易园合同当事人的地位的不平等而造成合同权利义务在当事人之间分配的不均衡.因此,各国的合同法律制度对免责条款的适用都作了限制.我国<合同法>于52、53条及第40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我国<合同法>在对免责条款作限制时,却没有对其适用范围作必要的限定,这样的实践中,可能会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因此,有必要在适用上述条款时,对其进行限制性解释,以达到法律公平正义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