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提出者、追求者,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厘清其领导力量、动力依靠、精神力量和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解决大学生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各种难题的精神支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和践行中国精神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分三个部分对这一内容进行尝试与探索。第一部分,阐述了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第二部分提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中国精神对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指出了以弘扬中国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所采取的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3)
人权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中生活的一切人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通过相应义务准备而对自己所需要事物的主张资格。运用人权理论从人权的性质、主体、地位、依据、主导和推动力量、领导核心、内容、形式、动力、必要性、特点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梦"的提出及实现对于我国人权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先进的技术、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实现"中国梦"包括意识形态、主权领土、人力资本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3)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从各个层面对"中国梦"进行了赞誉和解读。一时间,"中国梦"成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实现本国梦想竞相模仿的范本。本文主要从国际视角探析"中国梦"的独有特色、"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性以及"中国梦"在国际舞台上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灵魂,它与"美国梦"、"欧洲梦"、"日本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实现未来美好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廓清认识、提升境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提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在中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引领之下,中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一词的提出从国家、民族、个人三方面表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阶段目标,为我们每个人梦想的实现从宏观上指明了方向,"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当代的医学生应把个人的职业生涯理想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以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践行"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5)
"中国梦"在当下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符号,新闻媒体在传播这一符号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社会整合作用,将"中国梦"的报道仪式化,从而让社会成员抱有共同信念为梦想奋斗。同时,面临两个舆论场经常不统一的情况,报道"中国梦"应当更好地改进选题和报道角度。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报道"中国梦"要讲究对外传播技巧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国家新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是党和政府根据情势的实际变化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的鲜明体现。"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强大,同样也是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谈起,重点论述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依靠科技创新为载体,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在创新中战胜挑战、赢得发展。同时,在实现"中国梦"中应该注意建立文化生态、树立文化自信、建立鼓励科技创新机制等一些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艳霞 《学理论》2014,(2):46-47
"中国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是十三亿人民的梦。而我国农民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增强,其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实现中国农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阻碍新农民"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城乡差距,实现其"中国梦"的必备途径如下:纠正农村基层领导不正之风;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校的投资力度;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之梦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同时"中国梦"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使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2.
邓乐元 《学理论》2014,(5):20-21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从几代伟人不同中国梦的形成角度出发,讲述检验中国梦的三大标准:生产力的标准,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同富裕标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占60%以上,基尼系数在0.3以下;民主标准,体制认同度在60%以上。强调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人民民主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0)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提出,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通过思政课增加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在"中国梦"视域下,探索出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展现了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梦想传承,是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回顾,是对现实繁荣昌盛的生动写照,是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期盼;“中国梦”体现了民族、国家、政党及个人的多维发展,即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和复兴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强盛的政治梦;“中国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对形而下的物质生活富足的向往,更是对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等“超越的存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彰显着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在开放性、共容性的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结构”生成与重构给予了实现“中国梦”十分丰富的时空场域。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体系便成为解构和诠释“中国梦”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的基本前提。从“全球化”视野来看,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主权性中国”基础上的“主体性中国”建构;核心要件是加强党的自身能力建设;关键条件是推动“三个自信”的大众化;根本途径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桂冬 《学理论》2014,(7):5-6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充满战火纷争、国破山河碎的屈辱史,同时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国家危亡追求民族独立的艰辛奋斗史。上至位高权重的封建统治阶级,下至人微言轻的农民阶级,以及代表不同派别利益的新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纷纷踏上了探索强国御辱的道路。"强国梦""独立梦"逐渐由代表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梦"演变成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我国发展目标的高度凝练,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美好成果。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个人梦想能否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如何践行"中国梦",分别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主体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严国民 《学理论》2014,(31):21-22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而"中国梦"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方向,并为其凝聚起最大的共同意愿。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有坚持"中国梦"的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系列歌曲的推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文从政治理念的传播渠道、政治理论的思想宝库、政治理念的人文情怀,时代最强音方面,阐述了"中国梦"系列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发挥"中国梦"系列歌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树起了新旗帜,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得以彰显、民族共识重新汇聚,表明应在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一中成就个人梦想,为世界和谐发展与丰富多样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