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安调解是构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在受案范围、功能、程序规定等诸方面存在不同,具有互补性。大调解在各地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应以内涵发展的方式构建大调解机制,并在大调解的格局下进一步完善治安调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共弥渡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执政根基”的大调解工作理念,按照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维稳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县乡村组行业五级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对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目标,以机制制度建设为先导,组织网络建设为龙头,实施层级管理为核心,信息化管理为平台,突出联调联动,构建形成了大调解工作“545411”弥渡模式,全力解决影虼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28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引发了学界有必要对于大调解的热议.大调解纠纷解决机制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既有其正当性的一面,也存在种种问题.如果将大调解机制的功能重新定位为解决纠纷,同时对大调解机制的组成部分有效衔接,并制定统一的调解法,从而完善我国的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4.
调解与诉讼均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调解的政策依赖性极强,诉讼过于刚性,均存在自身无法弥合的缺陷,诉讼调解作为诉讼与调解的交叉,更是存在悖于法治发展等问题,倍受学界诟病。在大调解背景下,有必要厘清诉讼调解和判决的关系,解析诉讼调解和判决适当分离的合理性,让诉讼调解和判决适度分离,重构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5.
创新大调解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是否平安稳定,关键就看它所具有的解决纠纷的各种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如何进一步创新大调解机制,实现化解矛盾、调顺民心、调稳执政根基,是我们亟需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调解是纠纷解决中的一种具体方式,在我国解纷实践中运用广泛。近些年“大调解”兴起更有利于纠纷解决,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境,需要对其本身的法理和价值进一步分析,以便对“大调解”的格局构建和路径形成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大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措施),与"马锡五工作方法"一脉相承。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有效发挥大调解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使人民法院在"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保持其应有的特性和功能,是当前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从大调解的产生背景及现实运行角度探讨大调解中法院的重新定位问题,是社会治理和保持法院应有特性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8.
能动司法与大调解不仅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理念,更是符合国情的当务之急。有必要在认识其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其现实意义,并通过相关主体的努力予以有效落实,同时运用法治理念对其加以限制以免其偏离正确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对诉讼的解纷功能和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法院面对沉重的受案压力,不堪重负,而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正成为化解矛盾的重要社会解压的重要良方。新时期矛盾纠纷的变化也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运作提出了挑战。如何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适应矛盾纠纷的变化,担负起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调解"机制正是适应纠纷解决的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对传统三大调解的改良和整合,而"诉调结合"是"大调解"工作切入点和重要工作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三大调解工作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作用"、大调解"衔接机制特别是从诉调结合的角度来讨论"大调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东兰县在指导该县供电公司、花神丝绸等5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同时,还在武篆、长乐等2个人口比较多的乡镇和县教育、卫生等2个行业系统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全县开放式、社会化、网络化的大调解框架已初步形成,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性法律;谈法虽然在一些制度设计上有重大交破。但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确立的着重调解原则并非理性化选择;企业调解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的支付令制度存在法律冲突;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本位思想依然浓厚;程序之间关联性缺失等。因此,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从而使我国劳动法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关于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观点进行检析 ,认为废除法院调解制度并无必要 ,主张调审适当分离 ,并对完善法院调解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三个法院启动了建立调解制度的尝试。试验性的法院调解制度仅仅适用于民事案件。凡符合法院调解管辖前提的申诉会被很快送往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经过非正式的取证,最后作出裁决。如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服裁决,则启动正式的司法程序。之前的调解和裁决均归于无效。美国联邦和各州的宪法都载入当事人寻求公正司法救济的权利。若当事方对调解结果没有正式提出任何异议,调解员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拘束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今中国的多元秩序结构、民诉费用体制与和谐政治理念等因素为我国家事调解制度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但真正催发中国家事调解制度生命力的内在起因则在于家事纠纷的特性注定了调解制度是解决家事纠纷的最优机制,也在于家事调解制度能够适应家事纠纷的特性从而有效地解决家事纠纷。同时家事调解制度之节约成本、调整人际关系、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符合司法专业化发展等优势又保证了其在中国能够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家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些机制中,家事调解既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又有深厚的本土基础。能动司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本质特征,这也为中国特色家事调解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频繁发生,错综复杂,已成为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调解纠纷是公安机关日常社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社区警务、治安管理、“110”接处警和不安定因素等多项公安日常工作。公安机关所承担的行政调解,对于有效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秩序的稳定,预防犯罪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公安民警在日常调解纠纷的工作中,只有坚持原则,审时度势,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各种战术策略,才能掌握主动,收取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家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些机制中,家事调解既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又有深厚的本土基础。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能动司法"的概念,这为中国特色家事调解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家事调解契合家事纠纷内在特质,有利于实现和谐司法;家事调解尊重当事人的主体性,有利于增强司法民主;家事调解能快速解决家事纠纷,有利于合理分配国家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原理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已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学原理对公安工作中的纠纷调解处理同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了解纠纷的社会学特征,具备必需的社会学品质,运用适当的社会学原理,对警察了解纠纷根源、调解处理纠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调解是我国民间和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纠纷处理策略正当性。要实现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的衔接,必须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只有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才能将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