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看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偏颇汪青松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按照各国现代化启动与推进的时序差异,可以将其分为早发式与后发式两大类型。酉方传统的发展观曾以西方早发式现代化为摹本提出种种后发式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但在实践中屡屡受挫。唯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思想和观点是我们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观在发展内容上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在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体系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彼此相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全面进步是经济建设的保障。邓小平从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才符合规律,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迫切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自执政以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追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六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2 0世纪人类发展理论精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现了党在发展理念上的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全球化看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琼 《学习论坛》2004,3(11):13-16
邓小平以经济全球化为理论视角 ,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开放思想。其对外开放思想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理论的坚持、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全球化”、“多样化”的问题成为舆论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它们的实质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关乎中国现代化的命运。 一、全球化的三种表现及实质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突破,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世界化,使经济活动超出部门和国界向全球扩张。全球化在文化上表现为科技先导化,在经济上表现为工业市场化。全球化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空前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的发展时代,其具体表现为经济联系一体化、人员交流密切化、通讯联系网络化,这三个方面深刻地反映…  相似文献   

7.
赵磊  刘冠军 《理论学刊》2003,1(4):25-28
发展观是指导人类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 ;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亘古至今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 ,它构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由二者的这种辩证关系所决定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发展观的历史流变 ,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对发展观的这种历史考察 ,把发展划分为对抗型发展观、亲和型发展观和共生型发展观 ;并得出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江泽民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新的“三步走”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标准,即著名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内涵角度看,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他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本文试图从“三个有利于”为切入点,以发展本身的内涵为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一分析。一、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0.
倪洪兰 《唯实》2004,2(12):47-49
一、人口国情与“人均”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用一种崭新的发展眼光来审视中国的发展问题,他把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这一基本国情视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邓小平明确指出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自身发展的影响。邓小平把人口多、耕地少同底子薄紧密联系起来,并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地位之上,辩证地看到了人口因素对加速或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经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稳、走得好?关键是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的独特国情。独特国情不仅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包含着我们独特的文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奋斗,这些都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道路。在道路问题上,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不能指望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看我国国家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加强国家观教育.加强国家观教育,有利于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论证,有利于促进公民实现政治社会化,有利于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及其提升公民爱国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17.
施春华  廉清 《求实》2006,(Z3):1-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发展的实践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重要影响。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一、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多样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视域中的中国梦应当具有超前性、包容性和可行性,对其的理解和分析应当从多区域、多层面和多环节予以展开。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内涵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其中国梦实现有着不同的历史体现。培育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增进中国梦的政治认同和民众认同、协调跨区域性组织的行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蔡清伟 《党史文苑》2005,1(4):72-75
本文主要从全球化的层面,探讨邓小平教育改革特点的战略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不是就全国的某一地区的教育,也不是教育的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国性的、多层次的改革;整体性使教育改革和发展同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结合、协调发展;硬保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教;系统性教育绝不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前瞻性教育不仅要看到近期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需要;开放性,教育要面向世界,与全球化接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全球化的层面,探讨邓小平教育改革特点的战略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不是就全国的某一地区的教育,也不是教育的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国性的、多层次的改革;整体性:使教育改革和发展同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结合、协调发展;硬保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教;系统性:教育绝不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前瞻性:教育不仅要看到近期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需要;开放性,教育要面向世界,与全球化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