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文庆 《传承》2011,(12):64-65,67
当前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民生转向必然使女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女性在民生社会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走向和人发展的前景。女性的本质在于女性的特殊身体,民生时代女性要善待自己,树立主体意识,追求幸福生活,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和谐品质。  相似文献   

2.
改革三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改革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和演进所体现的是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和创新逻辑及其有机统一。正是在这种内在逻辑的作用下,当代中国文化在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中向前发展并日趋成熟。探讨改革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有利于我们提高文化的自觉以推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葵 《岭南学刊》2011,(4):54-55
当前,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正伴随着新时代的新要求发生新变化。民生时代,人大代表要找准定位,拓宽思路,明确自身民生热点关注者、民意表达代言者、利益冲突疏导者和科学发展推动者的角色定位,积极主动作为,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建言献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重点:第一,确立以人为本,崇尚民生幸福;第二,倡导共建共享,保障民生权益;第三,坚持科学发展,夯实民生基础;第四,关注民生热点,实施民生工程,这些构成了人民利益观中极具时代特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谨 《理论月刊》2010,(1):48-53
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后现代科学哲学孕育而生,现代科学哲学向后现代科学哲学转向也顺理成章,如“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和“修辞转向”,等等。而这些转向背后所呈现出的另一重要趋向性特征——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种转向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理根由,是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独特的成本管理体系的逻辑框架分析,揭示了日本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和激励,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历史、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历史进程,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实践课题。根据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全面系统论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精神、人与自然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以期防止认识上的片面和实践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李治华 《北京观察》2013,(12):68-69
没有理念和制度层面的根本变革.民生问题哪怕有再多的响亮口号和政策倾斜,始终不过是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而掉进“民生陷阱”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必然会遭遇曲折甚至是劫难。  相似文献   

9.
陈学红 《求索》2016,(4):57-61
民生问题包括物质、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等生存的一切问题,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所在。伴随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发生的利益结构重组、社会阶层分化,亦由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敏感性与复杂性,中国呈现出复合型、多线性的社会分化过程,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深刻的矛盾。应基于民生价值观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价值观的发展逻辑,寻找推动中国民生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并以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生性诉求为出发点,为中国民生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演进寻找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在成功实现从"国家革命的逻辑"向"社会发展的逻辑"的历史转折中取得的.我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必然性使得它能够很快地切入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从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为"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提供了社会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得到成功推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发展与深度推进的关键环节,必将成为新一轮解放思想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经营角度来看,锚定需求是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面对数字经济浪潮、更加复杂的营销环境以及广告主对广告效用的新要求,后疫情时代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进路在遵循基本逻辑的前提下,应着重满足广告主对广告"效率"和"效果"的需求,即释放广告主对数字广告的需求,共创接触点价值生态圈以提升广告效率,形塑"科...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逻辑框架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以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改革与转型统筹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培育和构建多维社会治理结构,创新民主制度,建设公民社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20余年中,多次对民生制度进行了改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住房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也多予之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国与俄罗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借鉴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无疑是十分有利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发展规律上,而要具体考察每一个历史时代所展开的特殊的“时代逻辑”,透析支配着这一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的原则”。邓小平理论形成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它的创立者以超迈前人的理论勇气和理性自觉,在应对时代挑战和危机的过程中,深刻和敏锐地把握了隐含于时代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的历史的必然逻辑,将其升华为自觉的理论化的思想逻辑,然后用以启迪和发动广大群众,从而转化为群众的历史实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不仅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逻辑如何通过一定的内在机制和矛盾发展道路转化为自觉的思想逻辑并使二者达到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且表明了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邓小平理论在这辩证统一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和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杰 《协商论坛》2012,(12):45-46
过去10年,中国民生事业发展成果显著。这是中国政府根据社会发展新阶段而做出的现代化转型,在继续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致力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小康型的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在 90年代中期以后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改革的逻辑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认为改革的逻辑的转换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刘斌 《理论月刊》2000,(11):33-34
中国改革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改革的逻辑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认为改革的逻辑的转换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良 《求索》2012,(11):145-147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一个从康德、费希特人学开始,历经黑格尔人学,费尔巴哈人本学,在现实前提中探索人学到形成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内涵中,"现实的人"是其逻辑起点、"人类解放"是其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性构建的"元叙事"是中华民族求独立、求复兴和人民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民生诉求。这是中国特定的文化特质和历史语境所造就的并区别于西方现代性构建的"多元现代性"的独特形式。它在塑造、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进程中催生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自觉,孕育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推动着中国民生问题的转型。考察现代性构建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维度,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性的构建模式的发展的逻辑与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之所以达致"四个自信",其历史渊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传承之中,是中华民族探求现代化和文明转型道路的结果。"四个自信"高度自洽、强力自证、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逻辑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个自信"根源于在新的成功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重塑。"四个自信"具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价值,它重振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民族自信与自豪,坚定了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决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并探索更好的道路,将在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复兴方面凸显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