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四个基本特征现阶段特色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文化建设思想的日益成熟,使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现阶段特色文化由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文化的继承性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使现阶段特色文化表现出复杂的传统性.  相似文献   

2.
赵建红 《求索》2010,(9):80-82
批评家,并且在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和职责是赛义德著作中一个持久不变的议题。在《知识分子论》(1994)等代表性著作中,赛义德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看来,业余者和流亡者这两种角色能赋予批评家(或知识分子)一种社会和文化批判的有利位置或视角。同时,这样的角色也决定了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们"对权力讲真话"这一在现实社会中所履行的重要职责。他有关知识分子角色和职责的独特思考对于在中国语境下反思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知识和文化问题,做到"知行统一",面对复杂、多面的现实世界以及认识、回应和把握社会现实等都不无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黄燚 《青年探索》2007,(5):90-91
青年官兵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以及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文化需求复杂多元,特点鲜明。本文以部队共青团工作为视角,提出了加强引导青年官兵文化需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发展和变革,除了地理环境、人口等条件以外,主要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生活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长白学刊》2011,(6):1+1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几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全省重点工作加以部署。相继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  相似文献   

6.
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主题,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应注重哪些细节,如何协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海南应该如何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中?在本期专题中,我们编发以下三篇文章抛砖引玉,与读者共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日两国文化转型的外部背景都是借坚船利炮而来的西方文化,而内部背景即近代前期两国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却有所不同,这决定着两国面对文化转型时的心理准备,也预示着文化转型过程的难易,决定着现代化的进程。中日两国在近代文化转型时期对西方文化的器物、制度以及思想三个层面的理解和学习过程有各自的特色和局限。对我国当前的文化转型及现代化进程而言,上述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快餐式”文化转型与“慢炖式”文化转型相结合;二,制度设计与思想建设并重;三,加强同各类文化间的交流;四,走综合创新的文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因此目的,他们重新探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强调文化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将文化看作是一种与经济和政治等平行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许琳 《长白学刊》2012,(1):34-38
战略文化作为"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思维",对一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中国战略文化具有求统一、尚和平、重防御的基本精神。而根植于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的美国战略文化则具有"与生俱来"的扩张性。虽然由于民族构成的相似性决定了中美两国战略文化不无相通之处,但其差异性仍十分明显。这不仅表现为两国战略目标和战略取向的根本不同,而且两国在战略实施的具体策略、战略思维方式以及两国国民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外部性对供给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江  谭翔浔 《思想战线》2005,31(4):11-13
外部性是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具有的普遍特性,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外部性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政治体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发展。外部性作用的对象及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政府补助力度、政策手段选择、供给取向等。  相似文献   

11.
妇女与社会政策--论妇女地位在北欧国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角度研究福利国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把握妇女和国家社会政策之间复杂联系的方法。这一维度的研究被北欧女权主义学者所发展,它强调妇女对发展福利国家的巨大贡献。然而本研究将考察妇女与国家联系的另一个方面:即国家的社会政策是如何影响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研究将讨论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母亲、配偶和公民的角色,揭示北欧国家社会再生产体系的转型,考察北欧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及其如何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使她们成为社会公民。由此,本研究为思考在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现实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彭多意 《思想战线》2001,27(6):113-115
民族社区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发展.通常的发展模式往往因忽略了社区成员的切身要求、自我意识及创造潜力而收效不甚明显.因此,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云南民族社区发展期待运作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而来自可邑彝族村旅游发展项目的实践表明借鉴国际发展机构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较为成功的参与性发展模式,结合云南实际,特别是民族社区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探索民族社区目标人群自身能力发掘及建设的方法,在项目实践中将理论上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有效地解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促进民族自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两百年来的妇女解放道路一直强调妇女要走出家庭、参与生产,但却并未真正回应现代社会养育责任私人化所带来的双重负担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一个以全职妈妈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背景、发展路径、积极影响与限制因素的考察,剖析了现代社会城市女性面临的孕产和育儿困境,以及她们如何借助外部环境和资源优势走出私人家庭内部空间,在社区层面上进行支持与互助。这类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自我成长也为我们反思"家庭—市场"二元悖论下的女性困境及其突破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上存在着社会认知程度低、立法与社会发展脱节等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复杂多变的转型期,社会稳定性不断降低。大量的未成年人开始处于无人监护或者不合格的监护状态下,各种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保障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青少年能在安全适当的监护环境下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沉溺现象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包括角色同一性认知缺失、亲密感建立不完善、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个人辩证分析失衡和人生价值观不成熟等众多因素。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沉溺现象的发生不是单一大学阶段教育的问题,而是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中长期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集中爆发,因此,要减少或避免大学生沉溺网络,从未进大学抓起。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发展和反复较量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斗争。这种复杂的历史环境,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总结建党90年的历史经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长期执政地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村资源的关系,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和劳动分工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妇女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她们的独立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draws on Kohlberg's tii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on an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leaders (two women, two men) in Venezuelan urban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The leaders were repeatedly interviewed during a two-year period,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leading their communities. Those narrativ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ith them. Based on these grounds, two interrelated products were constructed: (1) Three moral dilemmas to be used in educational discussions with community leaders such as members of organized community groups; civic volunteers, officers from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orking with communities, and (2)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 urban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Finally, it argues about the need of balancing the current approaches of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stronger emphasis on the community dimensions of that sense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作为初级阶段的"一国两制"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还有各种不稳定因素或突发事件,需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完善。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做好"一国两制"条件下港澳统战工作,确保爱国、爱港、爱澳力量的优势地位,巩固香港、澳门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坚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8,(3)
Marx and engels' great ideology contains rich thought on human rights. Based on the class struc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ir lifetimes, the two founders of Marxism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human rights. They reveal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class essence and hypocrisy of the bourgeois human rights, and expounded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that human rights are always subjec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arxist of human rights theory emphasizes that even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the proletariat should not abandon its efforts to strive for human rights, and that the proletariat should use human rights well to improve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ociety as a whole. In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Marxist view on human rights has been further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in China, and the socialist human right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used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