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和主张。他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以下几引此书,只注页码)“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111…  相似文献   

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和主张。 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呢?这是因为,公有制为主体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公有制与之相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体的。如果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私有制为主体,就会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延缓社会进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还有其他经济成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他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111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4.
宗寒 《求是》1994,(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同上书,第149页)  相似文献   

5.
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根本目标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不要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及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对此都是明确肯定的。综观《邓小平文选》和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对此问题曾反复在两个方面加以重申:一方面正确地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必须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始终强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制为主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中,怎样才能发展壮大公有制并保持它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多种经济成份都获得共同发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划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党中央及时调整政策,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  相似文献   

7.
刘枫 《求是》1995,(11)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的思考□邓于君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1页)。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坚实的经济基础,由此决定了上层建筑,决定了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基本制度,有两条根本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下文引此书只注页数)两条根本原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概括。同时,邓小平同志还提出,如何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这两条根本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就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未来社会将实行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在俄国实行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我国在过渡时期,参照原苏联的模式,也是致力于建立两种公有制形式。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仅限于单一的公有制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985年邓小平就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一、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倡廉发展。1.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是我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方针。但改革开放以来,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各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后,人们对公有制是否还是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了质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对“公有制为主体”进行正确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新情况。一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和文化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条件的人作奴隶。”毛泽东指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是否占主体地位,是判断我们社会性质的一个根本标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其主要标志:一是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必须是公有制,这要坚定不移。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也要坚定不移。如果不把这两个坚定不移统一起来,只讲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说,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呈现一种多层次状态:有的是现代化的很先进的大生产;有的是四、五十年代水平的机械化生产;也有很多是完全手工劳动的小生产。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别也很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允许少量其他经济成份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也必须灵活多样。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有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经营,有的可以主要根据市场需要经营,有的以企业为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邓小平的这个思想,才能确保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思想,概括地说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金羽 《前线》1994,(18)
一个时期以来,围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就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不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只要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以什么所有制为主体都没有关系。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论述的曲解。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不仅讲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讲到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理论涉及不到所有制“结构”的问题。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提出了一些设想。邓小平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公有制也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江泽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