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丽 《西亚非洲》2006,(3):47-51
曾经有过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历史的南非,如今却在公民平等权的保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南非完备有效的平等权宪法保护机制.南非宪法法院以宪法判例的方式确立了一系列平等权保护原则,从而在平等权的保障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通过霍弗曼诉南非航空公司案的判例,南非宪法法院确立了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平等权保障原则,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南非为数不少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受歧视问题.南非的这种平等权保护机制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完善平等权保障方面的制度建构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南非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保障同性恋权利的宪法,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主要通过平等权条款禁止性取向歧视.南非之所以在宪法中保护同性恋,与南非种族歧视的历史、非洲人国民大会党的重视、同性恋组织的不懈努力,及域外法律实践的影响密切相关.南非宪法颁布后,宪法法院根据宪法规定审理了一系列与同性恋者有关的案件,这些案件使宪法的规定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南非宪法的规定及南非宪法法院的实践,不仅使南非国内法律进一步完善了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而且对国外同性恋权利保障的斗争和立法具有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个民主国家发展与振兴的强大基础这一理念早已被广泛接受。在南非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地域间、种族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 ,而这一贫富悬殊的情况反映在教育上则是受教育权的不充分性。南非宪法法院以格如特布姆案为依托 ,认为政府应对教育现状负违宪责任 ,同时确认了充分受教育权这一宪法原则 ,要求政府给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充分的教育条件与内容 ,以便推动南非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宪法实施的司法路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俄罗斯国家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制度设计上都非常重视宪法实施问题.与分权原则相适应确立了宪法法院型的宪法监督模式.从近20年的宪法审判实践看,宪法法院通过作出宪法解释、审理公民的宪法诉愿案、对法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完性审查等多种方式,细致阐释宪法的原则和精神.俄罗斯宪法实施的司法路径选择从其运行的效果看,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存在美国和欧洲两种模式。美国模式崇尚个人主义和市场竞争,政府的调控作用相对弱;欧洲模式要求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相结合,政府的调控作用相对强。两者各有利弊,并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这两种模式始终处于竞争、较量、调整、改革之中。比较两者的优劣长短,借鉴其经验教训,吸收其有益成份,对于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非的死刑废除:历史、根据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奎 《西亚非洲》2006,(9):56-60
从发展的历史看,南非死刑的历史大致经过了死刑滥用时期、死刑限制时期和死刑废除3个阶段。1995年6月6日,南非宪法法院通过违宪性审查判决普通刑事犯罪可适用死刑规定违宪;1997年12月19日,南非国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修改了所有规定死刑的法律规定,从实体法方面彻底废除了所有犯罪的死刑。从整个过程看,宪法诉讼模式的违宪审查方式、生命权及相关人权入宪、国际人权法及外国的有关法律与判例的直接引入,是南非法律中废除死刑的几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的统治阶级与南非的不发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国家不同,南非不存在农民阶层,且南非人掌控着本国的制造业和采掘业.这两大特征对南非的国家治理和政策选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发展模式受制于国家政治精英中黑人中上层阶级和以矿产能源联合体所有者为首的经济寡头们联合起来构成的统治力量,二者借助以赔偿为原则的<黑人经济授权法>而达成了妥协,这种妥协使南非仍延续着旧的消耗矿产资源模式,因而不利于南非的长远发展.南非亟需借鉴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改变旧发展模式,并培养黑人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8.
南非自1994年大选,结束种族隔离、成立新政府以来,已走过近三年的历程。曼德拉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为主导的政府,以其民族和解政策,基本平稳地进行了政治体制的过渡,政治变革当中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混乱。这一成功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赏,而且把南非的经验看作可在非洲推而广之的模式,希望新兴的南非能在非洲乃至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特定履行和损害赔偿分别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可以首先寻求的救济。特定履行在实施难度、对人身自由的妨碍、对经济理性的容纳度等方面,损害赔偿在量化、预防违约、道德追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容易引起攻击的地方。两种救济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对合同制度功能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对两种救济的不同态度,会在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形态上产生影响。实务中,两种救济都有较大的、各自更为合适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南非人民夺取自由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南非,得益于学术研究和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迎来了繁荣,并出现了社会历史学派和历史社会学派两个基本派别。然而,随着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政府转型、冷战思维的影响、国家理论的论战和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袭,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批判性力量逐渐衰微,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南非化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如今问题重重的南非,马克思主义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而,厘清南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种历史与现状在对南非社会历史状况和诸多研究文献的疏理过程中得以本真的展示,这一展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适合南非的新人道主义的一种探寻。  相似文献   

11.
12.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