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形象及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雯 《探索》2002,(1):51-54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它对于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施政环境,实现行政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地方行政的公众性,建立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是塑造地方政府形象的关键所在。构建沟通机制,疏通沟通渠道,需要放权给社会,培养沟通意识;依托法律,构建沟通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沟通形式;发挥媒体伸用,塑造沟通形象;抓住亮点,寻找沟通载体。  相似文献   

2.
试论建立良好政府形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形象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形象是政府设计与公众期待的统一。由于政府形象最终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因此政府的形象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期待。只有实现两者的统一,才能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第二,政府形象是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3.
恒一 《廉政瞭望》2011,(7):26-27
一个治理得越好的地方,越能够产生公正和效率,也就越能给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机制性保障。在网络时代,政府网站作为一个地方以及地方政府的一张“名片”,可以方便地提供这一信息。它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一个地方以及地方政府的形象,形式主义地对待这一形象是短视的。  相似文献   

4.
论法院形象     
法院形象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正义、公平、强力、威严;其基本社会功能是感召、警示、补偿。由此可以看出:法院形象能起到一种软化法律控制的作用,它通过感召、补偿和警示威慑,增强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维护正义的热情与勇气,增加了人们对国家、社会、政府的信仰和自身的安全感,并对违法犯罪者产生心理压力。由于多方面原因,法院形象极易发生偏离。目前,法院形象产生的各种偏离已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应尽可能避免。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总理1998年3月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励精图治,建立高效廉政的新政府形象。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作者认为首先要提高执政水平,这是基础;其次要加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与沟通;最后要培育政府组织的民主法制、公正为民、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1999,(1)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费大于税。以致人们形象地说:“一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无底洞。”这里说的“一税”,是指经过国家法律规定而通过税务部门征收的各种税收;“二税”是指政府收取的各种基金、规费等;“三税、四税”是指地方政府和各职...  相似文献   

7.
和谐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际协调关系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问题。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特殊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应该重视公共关系,做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提炼和强化政府理念;优化政府形象传播;完善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畅通的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实施危机公关;强化公务员的公关意识,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质。  相似文献   

8.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后形成印象的总和。政府形象由有形形象和无形现象两部分组成所谓的有形形象就是指公众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形象,如政府的自然外观,组织设置,工作人员的行为等无形现象是指在无数有形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公众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在思想上升华后而得到的形象.它是有形形象的抽象,是更深刻、更接近于本质的东西。包括信誉、威望和精神风貌等,它贯穿于政府的一切工作之中,是政府形象的主体内容政府形象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政府都很重视树立自己的形象,同为良好的政附形象是一个政府…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诚信作为关乎政府形象、影响政府权威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政策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地方政府寻租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日益引发群众不满;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履约诚信度相对较低。重构地方政府诚信的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地方政府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水平;健全政府诚信法规体系和内外部监管机制,为地方政府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壮大公民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0.
面临问题时,每人都有一定的态度倾向。采取怎样的措施方法,处理问题的最终结果怎样,往往取决于有怎样的态度倾向。因此,具备应有的态度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对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由于人的态度倾向总是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上,所以,这种态度倾向被称作为“行为形象”,或曰“形象”;由于一定态度倾向实质上都反映着特定的心理意识及行为个性,所以,在理论上说,“形象”是一定心理意识和行为个性的总和。显然,具有管理者的形象,是对管理者提出的一种心理素质的,或曰行为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一、管理者形象是当今社…  相似文献   

11.
一、公务员诚信及特征 (一)公务员诚信 公务员是专门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诚信是指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职责时的信誉情况,也是公众对于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是否真诚不欺、践行守信在心理上的反映和认同。公务员诚信是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政府公务员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评判,它是公务员实施行政行为时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公众和组织中形成的心理反应,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公务员诚信有以下四方面的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的形象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党和政府。因此,领导干部良好的形象,可以体现个人魅力,展示部门风采,促进工作开展;反之,则会降低个人威信,贬损部门形象,贻误党的事业。而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工作复杂,任务繁重,尤其需要树立能够为广大群众认同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主体,应该首先将自身塑造成与之相适应的形象。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政府公关理论起步较迟、实践中存在较多误区与盲区,导致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误读不在少数;而同时我国社会全面步入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对政府公共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转型期的政府公关亟待相关理论的指导,尤其是作为政府公关终极目标的政府形象。文章以转型期作为研究背景,结合有关公共管理理论并从公关的视野中对和谐政府形象进行了多重维度的解喻:主要包含阳光政府形象、信用政府形象、服务型政府形象、效能政府形象、开放合作形象、法治形象等基本维度;并认为惟有以此为基础方能解决政府形象管理的依据和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者,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因此,研究和分析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并寻求一条保持和提升国家公务员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业协会商会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能够促进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助推理论建立“简化-吸引力-社会性”分析框架,对114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启动、凸显、结构化复合选择和规范等四种助推工具已为政府所采用,但其广度和深度仍然需要拓展;默认选项、自我形象、承诺等助推工具在政策文本中尚没有明显体现,其作用有待挖掘。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共同富裕,需要加强对助推工具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F0003-F0003
通州区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暨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和践行“三个心系”主题实践活动,提出三年时间逐步实现“优环境、促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目标;启动了“每一位公务员都代表政府形象、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是投资环境”的优化投资环境主题活动,“廉洁建新城”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一、入世后县级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非歧视贸易、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法规和政策公开透明是WTO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在市场经济、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建立的,它要求其成员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作为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县级地方政府,当然不能例外。而当前我国县级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错位”、“缺位”和“越位”,即管了一些不必管的事。现在政府干预企业较多,致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角色不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未摆脱政府下属机构的形象特征,功能未得到充分培育和发挥;目…  相似文献   

18.
在软实力竞争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如何有效开展公共外交,是目前政界和学界所普遍关注一个的问题.我们在为化解“中国威胁论”、塑造国家形象而大力开展的公共外交中,需要更加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开展和参与公共外交,一是要树立公共外交意识;二是要注意挖掘地区资源,塑造地区国际形象;三是要建立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四是要培育地方社会组织,淡化政府身份.  相似文献   

19.
形象与导向     
江泽民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指出形象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 形象,指的是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导向,指的是指导、引导、倡导人们对一种行为、姿态、风尚的向往和追求。就形象与导向而言,形象是公开的一面旗帜,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亲合力,它对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导向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靠形象起作用的。形象好,就起好的导向作用;形象坏,就起坏的导向作用;缺乏形象,导向就难以起作用。所以,形象与导向相比,形象是第一位的,导向是第二位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是政府行为及其施政效果的客观实在性与公众主观认知的统一。政府形象的主观认知成份,决定了政府形象具有相当大的人为塑造空间。特别是在媒介化的时代,能否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进行政府形象的传播,已成为政府形象塑造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媒体运作的能力也随之成为衡量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