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法规定:离婚后,由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和全部。这是因为父母虽然离婚,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未改变,子女无论归哪方抚养,仍是双方的子女,作父母的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所以应付给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同时,婚姻法还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方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后可以啥也不管吗 ?  相似文献   

2.
探视权     
法之 《支部生活》2008,(10):44-44
父母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不因离婚而中断,因此父母双方均有权看望子女。婚姻法第38条对探视权做了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探视权     
父母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不因离婚而中断,因此父母双方均有权看望子女。婚姻法第38条对探视权做了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  相似文献   

4.
我老伴3年前因病去世,今年初,我认识了一位丧偶女性,双方都有结为夫妻的愿望。为消除儿子的顾虑,我准备将房屋过户给儿子。请问,父母将房屋过户给子女要缴税吗?  相似文献   

5.
姜虹 《求实》2004,(Z4)
探望权 ,是指父母双方不再共同生活后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与子女见面、定期或不定期共同生活以及相互交往等权利。2 0 0 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一次将探望权作为离婚父母的一项民事权利、人身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学术界对探望权性质展开热烈的讨论 ,仁智相见。其基本看法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 ,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而产生的一项法定权利[1] (P3 85) ,是离婚后的父母基于亲子关系而产生的身份权[2 ] (P3 62 ) 。第二种观点认为 ,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的一种法定义务。当不直接抚养方不履行探望的义务时 ,则应承…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08,(7):98-99
中国父母非常疼爱子女,这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话又说回来,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只不过,这疼爱的方式却有着太大的区别了。电视剧里有“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结婚”,实际上.这“中国式疼爱”也十分的“与众不同”。如果拿动物界中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方式来类比,咱们中国父母既不像老虎,也不像狮子,找来找去.好像只有土拨鼠跟咱中国父母疼爱子女的方式比较相像。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亲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指父母,即双亲,“情”指感情。“亲情”主要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亲情是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是人们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割舍不断的情感,它包括父母子女情、夫妻之间的姻情、兄弟姐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亲情中占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民工潮”涌人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问题.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新的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产生了。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法定监护的缺失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以致出现了如厌学逃学、学习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9.
速览·中国     
房屋赠与三种情况下不征收个税 国家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指出三种情形下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英国近年来出现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多依靠自己努力成为百万富翁的企业家表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子孙后代。他们认为,父母如果溺爱孩子,孩子们只会享受,这可能是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再看看国内,如今有些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生活得好一些。他们在有生之年,千方百计地为子女安排最理想的工作,去最发达的国家上学,住最舒适的房子,留下大笔的存款,以为这样就给子女创造了最好的条件,铺平其成功的最佳道路,然而其实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自古“纨绔…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5):62-62
案例小故事:张小姐通过某快递公司将价值3600元的新手机寄给父母。一个星期后,父母并没有收到快递。张小姐查询快递物流信息时发现,包裹停留在某中转站后再没有更新物流信息。联系快递公司后对方承认包裹丢失,同意按照未保价的规则赔偿快递费的三倍价格。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张小姐将快递公司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6):15-16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逾八成亚洲地区父母正在为子女未来的教育而积极储蓄。该调查同时指出,中国大陆的储蓄率仍居死洲7个市场之最。据调查,88%的中国大陆父母正在为子女未来的教育积极储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11,(2):70-70
我委托某运输服务公司运送一批配件,并代收货款3700元,运输途中货物丢失。双方协商赔偿时,运输公司只同意按托运单上记载的5倍运费的赔偿标准赔偿150元,请问,运输公司是否应按照货物实际损失赔偿我呢?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23):123-123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习俗认为,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是正常的、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0,(5)
正案例小故事:张小姐通过某快递公司将价值3600元的新手机寄给父母。一个星期后,父母并没有收到快递。张小姐查询快递物流信息时发现,包裹停留在某中转站后再没有更新物流信息。联系快递公司后对方承认包裹丢失,同意按照未保价的规则赔偿快递费的三倍价格。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张小姐将快递公司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6.
任何有所作为的人背后,一般都有母爱所给予的善良和父母所给予的力量。家庭对子女缺少什么,子女对社会也就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剑  胡坚  毛伟 《党建文汇》2011,(6):35-3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离乡工作。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者想帮子女带孩子,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这样的老人被称为“老年漂”或“漂族老人”。  相似文献   

18.
近期,《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中规定了见义勇为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享受社会福利、就业、创业、就读、住房等保障。如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参加中高考可以给予一定照顾加分。在笔者看来,对见义勇为者家属给予社会福利、就业、创业、就读、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性奖励,制度善意无可厚非,但高考加分就颇为不妥。毕竟前者是社会资源,后者属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王韬 《廉政瞭望》2014,(8):56-56
从整体上看,父母当宫和子女从商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租对而言,在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较低的“大政府”省份,宫员子女更容易从商,并且获得更高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阶层地位决定了家庭资源总量,而父母对资源的分配机制和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不仅影响到父母在子女之间对资源的分配,也影响到个人的教育获得。文章研究了教育获得性别差异,考察了家庭阶层地位和父母性别偏好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基于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存在性别偏好;阶层地位越高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偏好程度较低;而阶层地位越低的家庭,性别偏好程度则较高,且阶层地位越低,越会强化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家庭阶层地位的提高会弱化父母对子女教育获得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