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课》2011,(14):19-20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皮菜目前呼吁美国方面公布击杀基地组织最高头目本·拉登的“准确事实”,以判定击杀拉登行动是否具有“合法性”。皮菜表示,“联合国对恐怖主义表示谴责,但是同时也规定了从事反恐行动的基本准则”。她认为,反恐行动也必须符合国际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李因才 《廉政瞭望》2011,(11):64-65
随着“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毙命,这个缠绕美国人心头多年的梦魇最终消散。美军也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因为无论奥巴马政府还是美国民众,都越来越不愿意再以“反恐”为业,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底”战争埋单。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新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犯罪事件,传媒从未缺席。恐怖势力利用传媒歪曲事实、编造谎言、欺骗国际社会、诋毁中国形象,给新疆反恐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新疆反恐工作应高度重视传媒反恐,建立传媒反恐的应急机制、完善传媒网络的建设、保障传媒渠道的畅通、加强国际传媒合作及密切关注国内、外互联网,提升传媒应对反恐的应急能力,将传媒反恐常态化,积极建构传媒反恐战略。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总统布什一再强调,反恐战争“不是针对穆斯林的战争,是对恐怖主义的攻击”,但这似平丝毫不能减弱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在美国人看来,自二战后.阿拉伯世界针对美国的各种敌意行动一直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大张旗鼓地强力反恐,反恐成了其内政、外交中的头等大事。分析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发现,反恐既是美国的目的,也已经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手段;美国既希望建立一个多边合作的反恐机制,也常常以反恐为契机推行单边主张;美国称反恐是自卫,但同时强调反恐必须先发制人。美国能最终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吗?反恐将成为美国更加强盛的起点、还是走向衰落的开端?在“9·11”事件近两周年之际,分析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其行为,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一、目的还是手段近些年,美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渤 《前线》2003,(11)
“9·11”以来,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塔利班垮台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下和国内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美国的“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第二阶段以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为起点,以国际恐怖袭击再度“回潮”为标志,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呈现“胶着”状态,美国的“反恐战争”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两年多的反恐实践表明:一方面,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反恐仍然是国际社会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开拓…  相似文献   

7.
别斯兰人质事件后,面对严峻的恐怖威胁,普京政府强力反恐,发誓打赢这场“看不见战线的特殊战争”。但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反恐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反恐却步履维艰,受到诸多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和困扰。一、长期面临西方的制约和干扰首先,西方对恐怖组织的界定与俄罗斯存在分歧。众所周知,车臣分离主义者是俄罗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利用车臣问题牵制和遏制俄罗斯,一直默许甚至支持、怂恿车臣极端分子的分裂活动。如,美国在为所谓的“车臣前外长”阿赫马多夫提供“政治避难”,英国也向车臣非法武装头目扎卡耶夫提供…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进入21世纪,由于导致产生恐怖主义的诸多矛盾仍在发展,美国以暴制暴的反恐政策又使一些矛盾更加激化,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活动日益猖獗,几年反恐下来,世界面临的恐怖威胁不是小了,而是大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2):4-14
2011年5月1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就在这一天,“9·11”恐怖事件策划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镇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本·拉登之死是美国反恐行动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是国际反恐年,国际形势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印记。在此大背景下,世界乱象环生,但乱中有稳,乱中酿变。2003年,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将深入发展,继续对国际全局产生影响,国际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调整加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文化反恐是新疆反恐维稳"组合拳"的重拳之一。文章从文化反恐概念出发,阐述新疆特殊区情视域下文化反恐的功能作用,指出文化恐怖本质。要高度重视发挥文化反恐在反恐维稳中的巨大作用,明确文化反恐的目标和任务,加强文化反恐顶层设计,着力实施作风工程、植入工程、断代工程、普法工程、雏鹰工程及文艺工程等系列工程,打赢反恐维稳的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12.
馨然 《党员文摘》2006,(12):27-28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反恐事业”的投入可谓不惜血本。然而,就付出与回报来看,这些投入的“性价比”似乎显得比较低,美国政府也因此受到广泛质疑:到底什么是反恐的最有效方法?针对这一疑问,美国反恐专员用最新的反恐科研项目作了回答——毕竟高新科技才是美国真正的“王牌”,依靠蕴含着尖端科技的新设备,美国似乎在尴尬的处境中为自己增加了一点底气。  相似文献   

13.
邵峰 《前线》2004,(12)
遏制威慑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虽然以前国际关系中也有过先发制人”的说法和行动,但把先发制人”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次则形成于布什政府。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首次明确提出先发制人”论。布什声称,冷战时的威慑”秘遏制”战略已经不适用尹序lr之后的形势,美国必须准备对恐怖分子和暴君”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他还指出,反恐战争不能依靠防守而取得胜利,美国必须向敌人发起进攻,在最危险的威胁未形成之前就将其消除。接着在6月14日,在共和党的一次筹款集会上,布什正式减孝先发制人”论上升分布什主义”Ru…  相似文献   

14.
暴恐事件已成为当前中国最受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面对恐怖威胁的严峻态势,迫切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击暴恐活动,"全民反恐"由此而生。公民意识是全民反恐的软力量。我国公民爱国意识强烈、主体意识觉醒、权利意识增强,这些都是全民反恐的积极变量。但是,公民的责任意识淡薄、法治意识薄弱、世界公民意识缺失等不足,也制约全民反恐的有效开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丰富培育内容,是构建全民反恐防范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海兰 《党建文汇》2002,(14):17-17
自从去年美国与拉登为首的恐怖势力“算账”以来,虽说将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打了个落荒而逃,拉登的大部分有生力量也消灭殆尽,但有关拉登手下的传闻还是不时传来,一些恶性的恐怖案件也不断发生。6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来自拉登“基地”组织的7名中层干将目前正在蠢蠢欲动.计划对美国目标进行新一轮打击。《华盛顿邮报》也报道,摩洛哥政府从当地逮捕的3名“基地”组织成员中得到情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14):47-48
5月底,北京社会面反恐防暴工作全面升级:85万名平安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巡逻;10万人收集涉恐涉暴信息;22个进京检查站实行一级查控,逢车必查……全国其他省份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反恐专项行动。有媒体和学者称,中国已进入“全民反恐”时代。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美国决定在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就提出了"倒萨"的议题.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推翻萨达姆政权,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对恐怖主义,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主、开明"的政权,就是其战略目的.但我们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美国以反恐为目的"倒萨",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萨达姆同恐怖组织有联系的确凿证据;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目的"倒萨",但联合国核查小组也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明显痕迹;美国说伊拉克"邪恶"、萨达姆"独裁",但按照美国的标准,世界上"邪恶"、"独裁"的政权多着呢,为什么先要"倒萨"呢?  相似文献   

18.
张宇  朱静 《湘潮》2013,(1):149-151
近年来,国内外恐怖分子利用爆炸手段实施犯罪、制造恐怖袭击的事件不绝于耳,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如何控制和遏制爆炸恐怖犯罪是当今全球反恐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爆炸恐怖犯罪应急机制及现场处置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对爆炸恐怖犯罪的应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时政资讯     
新疆警方捣毁一暴力恐怖团伙新疆警方1月底在乌鲁木齐捣毁了一个暴力恐怖团伙,这是新疆近期破获的最大一起暴力恐怖团伙。这次行动中,警方击毙了2名恐怖分子,其余15人被逮捕,一批枪械及爆炸物被缴获。尽管抓捕行动发生在乌鲁木齐市区的一个生活社区内,但事件没有影响到新疆春节的节日气氛。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采取反击军事行动以来,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美国的国内情绪,以及政府的对外安全考虑发生了变化。其次,“9·11”事件本身引发各国对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同美国关系的新思考。迄今为止,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后果是:在恐怖主义对世界安全造成的危害问题上,各国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共识;国际关系,特别是各大国同美国的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美国的反恐行动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和美国军事优势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助长了布什政府对外行为中的单边主义倾向,又给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摩擦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