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聪 《前线》2008,(9):21-22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的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已深入人心。奥运志愿者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奥运志愿服务将给北京留下什么?就广大读者和基层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奥组委二级高级项目专家、志愿者部培训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孙葆丽教授。  相似文献   

2.
沈聪 《前线》2008,(5):24-26
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奥运会开闭幕式、奥运歌曲征集等奥运文化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奥运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奥运文化活动将留下怎样的文化遗产?就广大读者和基层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  相似文献   

3.
林小波 《前线》2008,(3):20-22
2008年3月24日,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将再次在希腊点燃。随后举行的火炬接力活动将奏响北京2008年奥运会精彩的序曲。目前,奥运火炬接力的筹备情况如何?筹备工作有哪些特点?火炬手在火炬接力中承载着什么意义?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以下简称火炬接力中心)。  相似文献   

4.
《现代北京话研究》是周一民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北京话的总结性成果,内容包括构词、语音、词汇、语法、北京话与现代汉语、综述等方面的三十项专题论述。其中有宏观考察,也有微观描写;有论证细密的长文,也有深入浅出的短论,涉及北京话研究的诸多领域和热点问题。该书由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后,被中外网络媒体推为藏书精品。北京话是现代汉语基础方言的代表,是影响最大研究成果最多的一种方言,在与普通话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着自身的系统和特点。本书作者利用自己是北京人的优势,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精湛的分析,发掘出大量的能突出体现北…  相似文献   

5.
京味小说北京人北京话赵大年我无意、也没有能力给京味小说下定义,只是与朋友们交谈时,记下了京味小说的几个特点:运用北京语言;描写北京的人和事;环境和民俗是北京的;挖掘北京人特有的心理素质。第四点最难也最重要。诚然,文学艺术的流派,都有它的特色。我把京味...  相似文献   

6.
刘陈德  魏晔玲 《前线》2011,(12):11-15
北京精神历时18个月精心酝酿,经290余万市民踊跃投票产生,随即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热议。热议中有些人提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看不出有鲜明的北京特性,似乎用在其他城市也无不可。那么,北京精神到底属不属于北京呢?  相似文献   

7.
段柄仁 《前线》2011,(12):53-53
20多年前,在探讨首都的城市性质和特点时,北京提出在全社会树立“首都意识”,并广泛进行了宣传,多次把它作为推动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写入党代会和人代会的报告以及有关文件中。如今,北京又提出要弘扬“北京精神”,那么,二者有何相同、不同之处?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9年2月至2007年5月,短短8年间,北京西城区法院前院长郭生贵敛财共计700余万元。一个基层法院院长是如何变现手中权力的呢?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作为东道主,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中国代表团将会以什么样的成绩告慰中国人民?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吴寿章讲自己经历的奥运故事,讲中国奥运战略的制定和取得的成绩,讲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8,(4):24-28
2008年,奥运筹备已进入决胜之年。北京奥运会正向我们走来。当“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拔地而起,日新月异的北京令世界惊叹之时,作为体现举办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市民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影响市民观念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变化对下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有何启示?应该说,研究筹备奥运七年来市民观念的变化,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任务。深入研究市民观念的变化,对营造良好的迎奥运舆论氛围,展示首都的良好形象,以及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小波 《前线》2008,(4):21-23
奥运会开幕日益,临近,残奥会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办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让这届奥运会和残奥会成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的盛会。北京奥组委也明确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那么,残奥会的筹办工作进展如何?如何看待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残奥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有何影响?等等。带着这些广大读者和基层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同志。  相似文献   

12.
林小波 《前线》2008,(2):22-25
筹办奥运惠及人民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奥运工程时曾指出:“筹办奥运会,对北京市是一个重要机遇。”现在筹办奥运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请您介绍一下筹办奥运对北京产生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廉政瞭望》2011,(14):10-15
【城市看海】 6月下旬以来,武汉、长沙、北京等城市先后在暴雨中“沦陷”。至今,各方仍在探讨城市内涝这个顽疾,病因何在?究竟有没有医治良方?武汉大雨后,网友的一句“到武大去看海”成为流行语,随后,“到北京看海”等层出不穷。鉴于青岛建于1900年代的排水系统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网友调侃道:“武汉对长沙说:让青岛孤芳自赏吧!”  相似文献   

14.
万方中 《廉政瞭望》2014,(10):57-57
一个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毕业后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朋友挺多,老叫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饭.我俩没钱请人家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5.
林小波 《前线》2008,(6):28-29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经110余年的发展,所蕴含的文化与教育价值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国际奥委会对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都提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要求。北京,也不例外。2005年年底,北京奥组委启动了《“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经过两年多的筹办,目前,北京奥运教育有哪些创新?能留下哪些独特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2008,(5):F0004-F0004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重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全体中国人都沸腾了,兴奋着,彼此祝贺着。摩拳擦掌着……我们要将2008年奥运会建设成为奥运史上有特色、高水平的一届盛会。转眼间,2008年已翩然而至。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信,看看在移动通信方面所作出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徐志长  东海 《前线》2008,(9):56-57
月季是北京的市花之一(另一市花为菊花),在北京奥运会上所用的颁奖花束名为“红红火火”,就是由9枝“中国红”月季组成,配材为6枝火龙珠、6枝假龙头、6片芒叶、6片玉簪叶和6片书带草。在奥运赛场频频亮相的“红红火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季为何在奥运会上有如此礼遇?月季又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和故事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相似文献   

18.
1966年“文革”大串联时期,最高峰时滞留北京的外地师生达百万人之众。如此众多的人员蜂拥进京,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北京是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吃饭、穿衣、住宿、乘车等日常生活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9,(2):37-38
1学习实践活动的“分析检查”阶段有哪些具体要求? 各级领导班子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个主题,总结奥运筹办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找准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  相似文献   

20.
崔述强 《前线》2009,(1):27-2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形势复杂多变。全国经济增速一路放缓,而北京经济今年前3季度也出现了高位回落的情况。北京的经济会何去何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北京当前的经济形势?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