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  相似文献   

2.
衣红军直到1931年年底才有自己的统一军装。是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专门培养红军指挥员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也建立起来,但当时红军的着装很不统一:有穿工农装的;有穿从战利品中获得的白军服装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来的各色服装。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头戴列宁帽、身穿灰布红军服装。  相似文献   

3.
正红军真正有了统一的服装是在1932年。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即建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春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看到来自不同部队的学员身着各种样式的服装,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把设计红军军装的任务交给了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经过精心设计,赵品三将新军装设计为:上身中山装,下身西装裤。衣领上缝两块红布领章,象征红  相似文献   

4.
汪金友 《前线》2011,(6):54-54
井冈山时期,一个刚刚参加红军的青年战士问胡耀邦:“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想了想,郑重地回答:“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  相似文献   

5.
杨立三将军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卓越领导者,从红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他毕生战斗在我军后勤战线,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谱写了保障有力的辉煌篇章。能为“无米炊”———一款军装的诞生1931年夏天,红军总部决定给每个指战员添置一套新夏装。但由于当时的经费十分紧张,总部明确规定:每人只能按照三角五分钱的标准做衣服,而且新军装的颜色还要统一为灰色。当时,杨立三主管军需后勤工作,根据总部的指示,他立即让军需处的同志到瑞金城里了解布料及服装加工的有关情况,军需处的同志高兴地来到城里,可四下一打听,顿时感到非常失望。原来…  相似文献   

6.
徐平  杨延欣 《新湘评论》2010,(16):35-36
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扩红"运动的展开,中国工农红军队伍迅速扩大,从作战和管理等方面服装统一的必要性也日益显现。1929年3月长汀长岭寨一战后,红四军前委为提振士气,决定赶制4000套正规的红军军装,  相似文献   

7.
正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套红军军装:灰蓝色(深灰色)、布质;上衣为中山装式,有两个上贴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领章上绣着黑边;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帽,缀有布质红五角星帽徽。这套简朴的军装,就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套正规军装,于1929年3月在福建长汀设计并制作出来。1928年5月,红四军在井冈山成立,由于经济困难且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一直无法大量生产军装。他们只能穿缴获的国民党士兵的军装和沿途打土豪得到的衣服,有穿工人、农民衣服的,  相似文献   

8.
张艳萍 《党员文摘》2007,(12):21-22
只听说给西瓜施肥浇水的.而陕西瓜农瞿俊发却“异想天开”:他种的西瓜“喝”上了牛奶蜂蜜。洗起了“温泉浴”,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别人的西瓜论斤卖,他的西瓜论个卖,穿“高级制服”的每个售价188元。穿“普通制服”的一个也要118元……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武夷山星村镇巨口村古墙上书写有大量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内容分别是: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苏维埃、新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列强;拥护中国共产党;庆祝红军胜利;拥护红军收回赤色崇城。约20余幅,落款为“建阳县委”、“建阳县委宣传部”、“建阳县独立营”等,字幅尺寸130×65厘米到30×30厘米不等,使用当时普遍的赭石色颜料书写。  相似文献   

10.
鄂闻 《党建文汇》2001,(4):23-23
走进郑州市经七路上新开张的阿庆嫂饭店,眼前所见令人目瞪口呆:除了有满屋子身穿蓝花小袄的“阿庆嫂”忙前跑后,在这里跑堂的竟然还有一群“新四军”战士。原来,这是饭店招徕顾客的手段,让服务生穿上新四军军装,饭店称之为企业文化,然而食客们对此却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1.
红军时期,有个刚参军的青年问一位老党员:“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思索片刻之后,郑重地回答:“小同志,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干;如果军装不够,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别人先吃。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  相似文献   

12.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用革命文物来见证革命历史,更具有直观感,真实感和亲切感。这里说的是红军第一套统一军装/红军"六项注意"包袱布/红军医院墙板诗/红军留款信/毛泽东使用过的棉絮/入党入团誓词旗帜,它们的故事见证了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杨立三将军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卓越领导者,从红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他毕生战斗在我军后勤战线,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善作“巧媳妇”——一款军装的诞生 1931年夏天,红军总部决定给每个指战员添置一套新夏装。但由于当时的经费十分紧张,总部明确规定:每人只能按照3角5分钱的标准做衣服,而且新军装  相似文献   

14.
“请不要让您的孩子穿华丽的衣服来上学!”齐殿斌灯下夜读,看到一则颇耐人寻味的报道;日本,每年四月份的开学式是一个很隆重的日子。开学式前,学校发给每位家长一张通知书,其中有一项很令人感叹:“请不要让您的孩子穿华丽的衣服来上学。”日本小学生穿着都很朴素,...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谈话中有这么两句震聋发喷的话语;“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这里披露的,就是发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红军时期一幕由湘鄂西苏区“左”倾错误领导者造成的惨剧:1933年5月1日,年仅29岁的洪湖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红军杰出将领段德昌,被诬为“阴谋分裂红军的反革命分子”而惨遭杀害。段德昌在刑场上向战友作最后告别时说:“我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在全国胜利的那一天,我希望红军能回到我的家乡,转告我的亲属:我段德昌生是党的人,死是…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14,(9):24-24
现有的有关史书都没有反映红军的军旗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也没有准确反映其变化过程,某些电影、电视剧出现的红军军旗则是“艺术作品”。事实上,红军军旗有过多次规定,经历了由各树一帜到中央统一规定,由复杂到简化,由实际使用到苏代会最后确定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党员心声     
《军队党的生活》2012,(2):67-67
当兵不怕苦.怕苦不当兵;军装穿在身,使命记在心;铁心跟党走,丹心铸军魂;傲雪梅愈艳,一心报党恩。  相似文献   

18.
可敬的患者     
可敬的患者邓雷仓这是建国初期的一天。享有权威声誉的北京协和医院,挂号办法也与众不同:一般门诊,属二等,价格较低;指名要哪位名医诊治,可以出高价挂一等号。这天是林巧稚大夫当班门诊,挂一等号的患者比较多。开诊不一会儿,护士引进来两位穿灰布军装的人,前面一...  相似文献   

19.
胡荣山 《党史文苑》2008,(12):42-45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在解放思想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解放思想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在继续解放思想的实践中,必须认清四个问题:解放思想不等于以“新”代“旧”;不等于以“有”代“无”:不等于以“大”代“小”;不等于以“洋”代“土”。  相似文献   

20.
陈国才 《广东党史》2008,(5):49-49,48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深情地叙述了红军艰难困苦的牛活:“现在全军5000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样。”“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