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缔造人民共和国的峥嵘岁月里,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曾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几十年过去了,老区发展的现状如何?发展的思路怎样?亮点在哪里?人们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009年11月25日,河南省革命老区宣传座谈会在信阳市商城县召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八一起义无疑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八一起义是如何决定的?从起义的提出到最后的决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些问题曾经困扰过众多党史工作者和关心这段革命历史的群众。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档案馆将一批有关八一起义的历史文献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3.
1927年10月,当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赣南濒临绝境时,是朱德率部脱离险境,从而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朱德何以能担当危急关头保存革命火种的重任?本文从朱德早期军事生涯这一视角考察了朱德能保存革命火种的原因: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朱德历炼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探索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积聚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储备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的能力,为革命火种的保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正确的革命方向、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强有力的军事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最为艰难之时,中央因何组建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先遣队和挺进师艰苦卓绝的斗争,与长征这一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有何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先遣队组建和北上的战略意图是为了实施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挺进师的组建和入浙,与先遣队北上一脉相承,是战略策应长征的需要;先遣队和挺进师艰苦卓绝的斗争,从战略上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为长征这一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周里是大革命时期就投身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他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就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春,由共产党员刘寅生介绍进入国共合作创办的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马日事变”之夜许克祥叛军用机枪封锁党校大门,搜捕革命师生,周里越墙逃出。在湖南第一师范,遇到共产党人黎育教。黎问周里:“你打算怎么办?怕不怕?还干不干?”周里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干,坚决干,砍脑壳也不怕,革命到底!”黎育教说:“对,就是要干,要革命。你回酃县去(今炎陵县),秘密恢复农民协会,三三两两,从小到大地发展农会组织。”7月黎育…  相似文献   

6.
被称之为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形象教材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写了那么多的当代革命历史事件,却唯独没有“八一”南昌起义,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宪法草案呢?为什么觉得它是好的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第一,这个宪法草案,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最近五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它总结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经验,总结了最近几年来社会改革、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1927年4月,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工农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和珠江。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国民党右派一味迁就退让,刚刚到手的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半壁河山重新沦丧。各地的军阀政府,纷纷以血腥手段,暴力镇压革命势力和共产党人,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中国的出路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出路何在?周恩来等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被陈独秀等人否定了。周恩来再一次提出挽救革命的办法──发动湖南农民武装暴动,又被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国际代表取…  相似文献   

9.
李东朗 《党史博览》2013,(10):11-16
1933年8月14日召开的陈家坡会议。是西北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亲历西北革命斗争的许多领导人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同时。这些西北革命的重要领导人都认为习仲勋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是促使会议成功的第一人。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况如何?习仲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长期以来,这次会议鲜为人知。本文根据历史材料。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写的诗词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源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首词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尽情地抒发了诗人对大柏地及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的礼赞,对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期许,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群众的赤子深情。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2009年2月,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即原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现已退休的刘思乐老人。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眼下,有着不少错误的认识。如果听之任之,必然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对此,理论工作者不能等闲视之。一是“空谈论”。有人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快半个世纪了,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合格的社会主义还有相当距离,共产主义更是遥遥无期,在只能解决温饱的现阶段,讲“发杨革命传统”是不切实际的“空诙”。要讲,只能在党员干部中提倡,而不应在全社会推广,弄不好,还会重犯“左”的错误,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发扬革命传统是“空谈”吗?回答…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精神在革命老区贯彻得怎样?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带着这些问题,2007年12月17日至24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我省老区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编后感言     
在组织和编发“百年革命风云录”专栏稿件过程中,一个萦绕脑际多时的问题又一次次强烈升腾:100年来,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及其丰功伟绩,为什么会有肯定和否定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而且长期对立,时起时伏,从未间断?由此引发了五,或感言──其一,这首先是一个历史观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历史观,就会肯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坚持唯心主义历史观,就必然会否定人民革命的历史及其丰功伟绩。其二,这同时又是一个真理标准现问题。毫无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现的常识之一。但…  相似文献   

15.
姜一峰 《学习导报》2011,(15):37-38
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6.
黄国城 《党史纵横》2001,(10):18-20
1吴先民,1905年出生在横峰县青板桥村。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接受新文化、新忠潮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在南昌求学,认识了方志敏。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江西》等进步刊物,接受马列主义。革命的浪潮激荡着吴先民的心胸,“五卅”运动以后,他决心回家乡,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俄革命,于是没等毕业,就回到横峰。母亲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等毕业,弄个饭碗回家?”他回答说:“现在的社会,只有少数人有吃有穿,光弄我一个人的饭碗有何用?我们要让绝大多数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这时的吴先民已把…  相似文献   

17.
黄永胜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那么,黄永胜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革命制度在连续执政71年后下台了,苏联共产党在连续执政72年后解散了,台湾国民党也在连续执政70年后下台了。为什么它们在长期执政后都走进了“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相似文献   

19.
李东朗 《党的建设》2013,(11):59-61
1933年8月14日在陕西照金苏区召开的陈家坡会议,是西北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亲历西北革命斗争的许多领导人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同时,都认为习仲勋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是促使会议成功的第一人。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况如何?习仲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陈晶 《福建党史月刊》2012,(11):57-F0003
6月18日至22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龙一行赴闽西革命老区调研?郑龙同志先后考察了长汀县中复村红军长征出发地、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松毛岭战役遗址、瞿秋白烈士纪念馆、辛耕别墅,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龙岩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每到一处郑龙同志都向当地干部群众详细了解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纪念场馆的建设展览等情况。他对革命老区苏区保护革命遗址、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文化宣传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