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真平 《学习导报》2011,(18):22-23
今年5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机遇,把韶山建成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现韶山的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目前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发文,支持韶山加快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推进韶山加快发展、率先富裕,必须抓好“红色韶山、富裕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幸福韶山”建设。  相似文献   

2.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3):41-42
1925年初,毛泽东悄然回到了韶山,而且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在韶山的这半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在农村创建了党的基层组织——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从此,韶山人民在中共韶山支部的带领下,向罪恶的旧制度宣战,向大自然宣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使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韶山铁路从湘黔线上的马土乇铺站(韶山铁路通车后更名为向韶车站)出岔,途经一县二市,即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设向韶、银田、韶山3个车站,全长21.8公里,总投资900多万元,1967年2月施工,1967年底竣工通车,投入运营。修建韶山铁路,从头至尾,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当时我是长沙铁道学院工程系63级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发起修建韶山红色铁路倡议和铁路勘测设计。  相似文献   

4.
韶山,峰峦雄奇,虎踞龙盘,林木茂密,风光旖旎。相传5000多年前,舜帝南巡至此,见山川秀美,一时来了雅兴,奏起“韶乐”,引凤来仪,群山起舞,百鸟和鸣,“韶山”因此而得名。新中国60华诞前夕,韶山又添新景——“毛泽东小道”,使得美丽迷人的韶山锦上添花,引得无数的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5.
行走韶山     
韶山以毛泽东的故乡而闻名于世,行走韶山一直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因参加全省党史联络工作会议,我终于有机会行走韶山,了却我这个党史工作者多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6.
陈湘元 《湘潮》2008,(9):49-50
196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田家英带领中央调查组到韶山调查农业生产情况。当时湖南省委农村部工作组已在韶山瞪点,住在清溪大队,为了配合中央调查组工作,农村部工作组派贺秉贤带领谭文样和我从清溪转到韶山大队。  相似文献   

7.
李小兵  刘云翔  阙翰香 《湘潮》2011,(12):46-46
在中共九大召开期间,华国锋与国家轻工业部领导同志研究,决定在韶山建一个棉织厂,以此推动韶山轻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党外朋友在韶山刘新文周世钊(左四)在韶山张国基(前排左六)在韶山山清水秀的韶山,以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享誉中外。自1950年以来,这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先后接待了三千多万观众。其中不少毛泽东生前的党外朋友专程到此,对一代伟人表达了一份特殊的敬爱、...  相似文献   

9.
走进韶山     
2004年6月的一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自从我上小学那天起,便知道了韶山。所以,我从十岁起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到韶山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伟人成长的地方。如今,初次踏人圣地,亲切感油然而生,连续乘车的疲惫顿时消失。  相似文献   

10.
百花园     
《湘潮》1998,(5)
当我看到彭德怀元帅1958年12月18日在韶山同当地干部合影的大幅照片时,一段难忘的日子便历历在目。我当时任中共湘潭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韶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接待了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元帅来韶山正是“大跃进”高潮的时候。那时韶山人民公社刚成立三个多月,全社干部社员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1958年12月17日下午,彭德怀元帅由省委书记周小舟陪同来到韶山。稍事休息后,他就听取我关于韶山公社情况的汇报。到晚饭时未汇报完,于是我同彭德怀元帅共进晚餐,只平常几个菜,没有烟酒。晚饭后我继续汇…  相似文献   

11.
熊清泉 《新湘评论》2013,(24):22-24
我最仰慕的地方是韶山,最仰慕的人是毛泽东。我有幸担任过韶山公社书记,这也是我一生最值得幸福回忆的时光。今年,在毛泽东主席120周年诞辰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我再次来到韶山,瞻仰故居,拜谒铜像;再进滴水洞,爬上虎歇坪,眺望龙头山,仰望巍巍韶峰,我思绪万端,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2.
贺霓虹  韩双亮 《湘潮》2008,(4):46-47
在伟人故里韶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村官”:1997年、2002年、2007年连续三次当选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他,就是韶山市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这位土生土长的韶山村人,从1983年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就立足伟人故里,发挥特有的优势,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使韶山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他先后获得“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明星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和“全国优秀村主任”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志向离开了故乡韶山到外地求学。1918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开始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从此,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从1918年到1976年的58年时间里,毛泽东怀着浓烈的眷恋之情,六次踏上养育他的故土韶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留下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1919年10月,毛母病危,毛泽东闻讯后立即从长沙赶回韶山此间,正当毛泽东忙于驱张运动之时,接到了大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毛泽东立即带着小弟毛泽单,直奔韶山…  相似文献   

14.
韶山村里“及时雨”喻深根,周爱国人们背地里称他“及时雨”,这得益于他的大名毛雨时,更是人们对他担任韶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4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他把改革意识引入韶山,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使这个过去“政治上一片红,经济上难脱贫”的山村变成...  相似文献   

15.
韶山城乡统筹示范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规划对韶山发展的新定位,也是韶山继“一号工程”、5个“示范工程”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战略选择。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在坚持“三新”。  相似文献   

16.
在国产老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中,主人公、打入国民党警察局任巡长的中共地下党员江万和,在“虎穴”中机智勇敢,必党做了大量工作。江万和的原型,就是“韶山五杰”之一的毛福轩。毛福轩是1925年南毛泽东亲自建立的韶山党支部的首任书记,是毛泽东在故乡闹农运的得力帮手,也是除毛泽东、毛泽民以外,韶山最早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韶山我神往的圣地□任和畅在珠州换乘到韶山的列车后,感觉迥然不同。从列车长到乘务员,一个个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崭新的列车,窗明几净;热情的服务,春风拂面。播音员对韶山声情并茂的解说更是令人神往。伴随着那《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浏阳河》等具有时...  相似文献   

18.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赏心悦目,遂奏韶乐,引凤来仪,故而得名。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孙东升 《学习导报》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20.
在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80周年之际,由省委、省政府组织发起的“中国红色之旅·百万共产党员韶山行”6月25日在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启动。党员代表、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向全国的共产党员发出了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走进红色之旅,接受红色洗礼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