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但其衍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很少有人关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在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司法行政节制之下,为了司法实务的需要把卧底侦查作为权宜之计存在诸多弊端.法治社会卧底侦查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并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卧底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侦查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法律法规没有对这种侦查手段进行规制,这种侦查手段运用的合法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质疑.在法活的条件下,规范侦查行为,是侦查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卧底侦查是现代侦查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弥补普通侦查方法的不足有着明显的效果。我国司法实务中存在运用卧底侦查的情况,但在立法上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从我国卧底侦查的立法与实务现状入手,旨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构建一套适合我国的卧底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侦查谋略,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在刑事侦查学中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实践中,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的"交叉现象"频繁出现,这给学界探讨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提出了新的问题。"交叉现象"使得学界需要从新的和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的概念、二者关系及相关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在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但在刑事诉讼中,他们的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法治国家要求的明确法律规定是卧底侦查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赖以存活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卧底侦查的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欺骗性侦查手段,其合理性是可以得到确证的。在卧底期间,卧底人员涉入的轻微违法犯罪应排除可罚性;面对卧底侦查对象所实施的轻微犯罪,卧底人员的不作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为防止卧底侦查措施的滥用,必须对卧底侦查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卧底侦查在获取犯罪计划及信息,寻找犯罪证据,以及提供侦查机关最佳行动时机情报等方面,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秘密侦查行为。但是,行为的高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侵犯公民权利的风险加大,因此,在保卫社会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和保卫个人利益为目的的私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如何进行协调和衡平,既是一项艺术,又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论卧底侦查法律规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有效侦破有组织犯罪的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实践中运用广泛,但我国立法上与卧底侦查相关的法律规制却仍是一片空白。随着诉讼观念的更新,卧底侦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有必要切实加强卧底侦查的立法规制,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卧底侦查时间一般以6个月为限,随案件复杂程度增加可以适当延长。卧底侦查审批程序设置应满足卧底侦查复杂性与时效性的要求,简化审批层级,统一、集中审批主体并细化审批程序。通过细化卧底侦查审批内容可以有效实现卧底侦查的目的。设置相关风险评估因子,为卧底侦查审批提供内容保障,对审批内容进行规制则是对卧底侦查动态控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有效侦破有组织犯罪的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实践中运用广泛,但我国立法上与卧底侦查相关的法律规制却仍是一片空白。随着诉讼观念的更新,卧底侦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有必要切实加强卧底侦查的立法规制,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隐匿身份侦查指的是侦查人员或受委托侦查的人员隐匿其真实身份实施的侦查。隐匿身份侦查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这已经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隐匿身份侦查实践所证明。隐匿身份侦查的行为限度是隐匿身份侦查行为罪与非罪的分水岭。隐匿身份侦查行为限度的实体法依据包括阻却形式违法的法定事由和阻却实质违法的超法规事由。前者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照法令行为、公务员执行上级命令行为和正当业务行为。后者包括被害人承诺行为、义务冲突行为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容许的危险。隐匿身份侦查行为限度的程序法依据包括辩诉交易、不起诉和诉讼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具有明显的职权主义特征,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决定权集权于侦查机关。侦查机关可以还原案件真实的名义以强制的方式对有关人员和单位实施权利上的限制和剥夺,且受到的限制和约束很少,在司法实践中过分强调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导致实践中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机关作为侦查活动的主要监督者,理应为健全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机制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执法或司法中,侦查都存在着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秘密和公开、强制和任意、主动和被动是侦查研究中常见的分类形式,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侦查属性。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侦查通常存在着对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等宪法性权利侵犯的风险,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其加以制约和监督。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201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对技术侦查做了一些规定,却存在着侦查机关自我审批、没有适用的期限、没有明确的手段和适用范围过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有可能是强制侦查措施的对象,但对第三人实施强制侦查措施应当受法律上严格的实体及程序限制。我国现行法律对侦查机关对第三人实施强制侦查措施未作任何有别于犯罪嫌疑人的特别规定,而且第三人没有充分有效的救济途径。因此,必须在法律上对侦查机关启动对第三人的强制侦查措施设置严格的实体及程序限制,包括对第三人启动强制侦查措施必须有合理根据、必须符合比例原则,在执行强制侦查措施过程中侦查机关必须按照批准的范围执行,第三人在事后要享有充分有效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贩卖毒品案件呈现下列特点:境内外贩毒分子相互勾结,集团化趋势明显;贩毒手段更加现代化、智能化;贩毒手法、方式不断翻新;武装贩毒突出,对抗性加剧;零星贩毒日益增多。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的侦查对策是做好情报工作,多渠道收集贩毒案件的情报信息;掌握贩卖毒品案件的侦查途径;从堵卡设伏入手,查获贩毒案件;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进行侦查;加大对零星贩毒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仪器是按照事先人们编制好的各种程序工作,假定所有的被测人是同类型人群,这本身就忽视了人类个体差异性,违背客观规律;手动化仪器将绝大部分测试工作交给了主测人,摒弃了统一的程序化工作模式,使测试过程充分体现主测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了客观事实,尊重个体差异性,基本适应实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科技化,为了有效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各国在一些特定犯罪案件的侦查中都或多或少采取了一定的特殊侦查行为。边防部门由于侦破案件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对特殊侦查行为也有适用,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缺失,给特殊侦查行为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把握住特定案件原则、必要性原则、特定对象原则和审查批准原则,以正确、合法的原则指导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特殊侦查行为对侦控犯罪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于明 《公安理论与实践》2009,19(4):58-63,92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不仅涉及有关法律价值等具有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具体的法律问题和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领域,刑事侦查领域亦不例外。我国侦查部门的办案资源严重缺乏且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的情况,由此导致侦查工作的低效益。目前的侦查现状对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要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刑事侦查学的成本与收益并构建理性犯罪人模型与刑事侦查边际收益递减模型,以此为基础指出我国目前刑事侦查活动的低效益现象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立  杨剑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61-64,70
以多发性侵财犯罪为主要表现的流窜犯罪,一直是当前公安机关打击破案的"软肋"和"难题"。准确掌握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侦查机制,是提高打击流窜犯罪效能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