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城晚报》10月11日刊登何龙的文章说,曾见到几位身在官场的哥哥姐姐,他们的年龄都比弟弟妹妹小。这当然不是他们有“穿越”的本领,而是他们有改写生日的本事。今年9月,有网帖曝光山西临汾纪委书记沈庆华涉嫌年龄造假:“13岁参军,15岁入党,‘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小了5岁”。近日陕西蓝田小寨镇府党委委员薛冬又被发现“神童”般的经历:从上小学到大专毕业,他只用了10年时间;进入蓝田县水利局工作时,他才15岁……  相似文献   

2.
乔步坚 《理论导报》2012,(11):35-35
旅华日本名人加藤嘉一被日本媒体侗刊文春》揭露学历造假,并被迫公开“谢罪”,但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其“谢罪”的口气是轻松的,态度也谈不上诚恳:(倜刊文春》和其他媒体所揭露的造假行为有多起,他仅“担当”了其中一起,却对其他指控视若无睹,既不证其有,也不辩其无,自然更谈不上负责或道歉。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造假行为已是防不胜防。假文凭、假烟酒、假身份证等,其实,对这类造假行为是不难识破其“真面目”的。而另一种“造假”:假清官、假正经、假政绩,却不易被识破。因为此类贪官不仅具有卖假货之流的狡诈和欺骗性,还承传了封建官场的种种“法术”,创制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字招牌”,人们往往心存善良,想像不到其背后的“厚黑手段”而受到蒙蔽。仔细推敲,发现其“金字招牌”可作如下分类。  相似文献   

4.
舒炜 《廉政瞭望》2012,(5):38-39
有些人不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却想提前领取。这让辽宁省铁岭市社保局的王庆海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就给人造假办理退休手续,大捞百姓的“养老钱”。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3,(7):43-43
被称为“改革四君子”的几个青年人第一次面对中央领导人进行“老青对话”是在1979年底,当时,翁永曦32岁,王岐山3l岁,黄江南29岁,年龄最小的朱嘉明28岁。  相似文献   

6.
上回说到“一路造假,一路高升”的“骗官书记”王亚丽终被揪出,相关涉案者也相继被处理。王亚丽骗官案再次以鲜活的事实告诫所有的领导干部,对于想通过弄虚作假骗取官位的,在中组部“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失职追责”的铁拳下,只能是自毁前程、“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06,(7):16-19
前不久,一幕“黄禹锡事件”,不仅令韩国科研界蒙羞,而且令整个世界为之震动。被称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于2004年和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后,引起韩国上下一片哗然。首尔大学决定撤销他的教授职务,首尔地方检察厅决定以欺诈罪、挪用公款罪及违反《生命伦理法》罪名对其提起诉讼。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变不仅对黄禹锡本人是沉重的打击,而且使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重创。其实,学术造假并非韩国所独有,也并非仅外国才有,最近,中国版“黄禹锡事件”被彻底揭穿——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造假案成为又一起极端恶劣的学术造假事件。从媒体已披露的情况看,“汉芯”研制人陈进的造假“天才”更令人叹为观止,其造假的“量级”之高、手段之恶劣、国际影响之坏,断不亚于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面对不断揭露的学术造假行为,人们在质疑、耻笑“黄禹锡事件”的同时,不禁要问:学术造假,有多少“中国版”还在上演?  相似文献   

8.
曾勋 《党员文摘》2023,(4):58-59
官员年龄造假在古代早已有之,花样和手段虽然多,但目的基本一致,即追逐权力。古代官员年龄造假屡禁不止,也反映出古代政府对百官监察的乏力。疯狂的“讳齿”明代大部分官员,包括吏部,视“讳齿”为公开化的现象。官员李乐在《见闻杂记》中写道:“本朝自嘉靖辛丑以后,大都减年入序齿录者甚多,至同年宴会又序真齿以。”  相似文献   

9.
张建迎 《党课》2010,(12):64-66
原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常委王亚丽涉嫌“造假骗官”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王亚丽的姓名、身份、年龄、履历、学历等一切档案材料均是假的,只有性别是真的,但“一身是假”的她是如何一路“过关斩将”,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步步升迁至副处级的团市委副书记呢?  相似文献   

10.
59岁的河南新任省委书记卢展工,体验应聘一家广告公司的媒体发展员,被对方以“年龄过大”拒绝,即使“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能拉来一定的项目”也不行。“看得出,卢书记还是有点失望。”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之友》2010,(6):45-45
我们一向自称“中华民族”,但为什么要叫“华”呢? 它源于古代的“华族”,即“华胥氏”。“华胥氏”为什么要叫“华”呢?在甲骨文中,只有“华”而无“花”,“华”字画的是一株长满了花果的花树。《说文通训定声》说:“开花谓之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祖先还没创造“花”字前,“华”可以泛指一切的花草瓜果。此外,“华”还可以象征日、月、星、辰与火的光华。因此,“华”字最早是对一切光彩夺目东西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年龄     
徐露 《党建文汇》2007,(11):52-52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作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任职年龄上“层层加码”、“层层递减”,引发了“三十岁当官,四十岁靠边.五十岁赋闲”的问题。这种以年龄论英雄、把干部“年轻化”简单化、绝对化的风气必须狠刹。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的50年代末,虚报数字成为政治上的一种无奈和需要。许多年以后,又出现了这样的民谣:“一级哄一级,一直哄到顶,上下都做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民谣有些夸张极端,但也确实反映了假政绩现象的严重性,虚假的政绩造就了一批批急于攀升的官僚,一味地搞假政绩,也许官就能升得快。1999年底财政部查了100家国有企业,竟有81家虚列资产37亿,89家虚报利润27亿。会计造假,实有其难言之隐,那些数字是被“批准”过的,有人要靠它升官,因为凭造假得来的“政绩”,正是他们升官发财的“资本”。有一个“层层加水”的对…  相似文献   

15.
仁言 《党建文汇》2005,(9):45-45
40岁,对于城市中的精英们来说,正是走向事业巅峰的年龄。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国农民工而言,40岁却意味着他们在城镇打工生涯走向终点站。被城市“遗弃”的他们,将不得不孤独地面对前途渺茫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盛会 《党课》2012,(1):110-111
对于干部的年龄问题,网上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干部升迁的最佳年龄是30岁副处,35岁正处,40岁副厅,45岁正厅,50岁副部,55岁正部,如果错过了这些年龄,就“晚”了。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这种认识本身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部分干部的不良心态:从政之初,就为自己设定升迁“目标”,而一旦错过了所谓的“最佳年龄”,升迁无望,就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丁一鹤 《求贤》2008,(6):45-45
我国证券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蓝田造假案”,在近8年里撂倒了一批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曾任农业部财务司司长的孙鹤龄。就是蓝田造假案涉案人员中最后一名被判刑的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18.
肖鹰 《党建文汇》2011,(10):44-44
最近艺术品市场煞是热闹:“金缕玉衣”造假一波未平,“徐悲鸿油画”天价拍卖又起波澜。去年6月以7280万元拍出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被中央美院部分学员联名指为当年的“习作”。而在该画的拍卖信息中,赫然列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所写“真迹证明”,以及他与这幅画的合影。是失察,是闹剧,还是丑闻?不论最后定论如何,对艺术品市场来说,都是“伤不起”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不做假账     
“账上长庄稼”、“企业三本账”。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是近年来真真切切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种丑恶现象。假账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公害。会计造假和财务信息失真,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据专家推测,由于中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每年上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为防止资产因此流失,  相似文献   

20.
众人 《党课》2010,(20):20-23
对许多韩国人来说“到了45岁就要想着安排退休后的生活了”,而近日,欧盟委员会计划在几十年内把成员国的退休年龄提至70岁。到底哪个年龄退休更人本、更被社会认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