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监外执行罪犯的防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前司法实践中罪犯监外执行存在着交付执行脱节、列管地标准不一、缓刑执行监督不力等问题,有必要建立告知制度、统一列管地标准、增设缓刑考察期满检察审查、确立缓刑犯保证人(金)制度等,”并从加强监外罪犯交付环节工作、健全法律文书送达、建立对基层派出所考察缓刑犯工作的督察机制、构建监外执行信息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问题是刑罚执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有关实证调研的数据,对当前监外执行罪犯交付执行脱节的表现形式、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引入民法买卖合同中有关"交付"的理论,提出完善监外执行罪犯衔接工作机制,确立监外执行罪犯执行工作"交付"规划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监外执行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相结合的人道主义刑事政策。但是,因为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执行监管不到位,监外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脱管漏管现象严重、对监外执行罪犯引导教育缺失等,严重损害了法律和刑罚执行的严肃性。文章以云南安宁市监外执行现状为视角,对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监外执行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目前,监外执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对监外执行的社会服刑罪犯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文章对完善监外执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暂予监外执行作为一种非监禁的行刑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行刑方式的灵活性、效益性和人道性,但由于立法缺陷、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使监外执行罪犯的脱管漏管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监外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健全监管制度,加强法律监督,共同促进监外执行的公平正公正.  相似文献   

6.
罪犯的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是重要的刑罚执行活动,也是实践中容易发生徇私舞弊、徇私枉法、滥用职权问题的环节。这就决定了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必然会成为检察机关监所检察工作的重点。但是,由于法律关于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的规定过于原则,造成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侧重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监督,影响了监督的实效,所以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同步监督制度相关立法,构建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的相关配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监外执行罪犯养老保险执行情况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专项检察表明,目前还存在对判处缓刑罪犯停止缴纳养老金或者少发退休金的情况,退休人员判刑后单位未及时落实养老金情况,以及退休人员假释后,假释期间无法获得养老金情况。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以维护监外执行罪犯的合法权益,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实现国家刑罚权的重要内容,是监所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业务。应当建立健全监外执行罪犯管理机制,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保障刑事诉讼法目的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不适宜在监狱执行刑罚而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的刑事制度,有利于对罪犯的教育、感化、挽救。然而,近年来,保外就医罪犯逃避收监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反映出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刑罚执行领域中监外执行的主要形式已试点展开,而试点背景下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监管的“二元监管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应逐步破解困境,实现向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和街道司法所为监外执行罪犯监管主体模式即社区矫正“一元主导体制”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女子监狱是我国监狱类型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管理者以女性监狱人民警察为主,关押改造的主要是成年女犯。就一个省份而言,女警数量和女犯数量占全省民警总数和罪犯总数的比例很低,但是社会影响较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监狱系统对外的窗口。女犯改造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监狱的执法水平和文明程度,事关监狱系统的形象。要提高女犯的改造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女警队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人权理念和刑罚执行的灵活性两方面分析了设立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价值基础。同时,就法典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模糊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如: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其行为已构成犯罪;要明确不计入执行刑期的追诉期限;刑事诉讼管辖以属地管辖为主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虽确立了监狱生产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但在具体运作上仍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包括:体制内模式是公营市场化体制还是政府使用制。在体制外模式上是否允许民间介入罪犯劳动生产,如何运作等等。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监狱生产体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就体制内、外模式的选择运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监外执行就其广义讲,凡是在监禁机构外执行刑罚的制度和活动,都称监外执行。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主要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以刑罚执行活动为基点,从监外执行制度到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我国的行刑理念、行刑目的、行刑主体、行刑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八)》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但是,《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规定仍存在诸多缺憾。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与推进,作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刑法加以进一步完善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刑法修正案(八)》中确立的社区矫正制度有必要从立法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应当在刑法中明确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为司法行政机关;二是应当在刑法中明确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目前试行中的"五种人",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三是应当在刑法中确立社区矫正前的社会调查制度,明确调查评估主体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顺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监狱应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作为监狱管理、刑罚执行、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的直接实施者——监狱人民警察应转变执法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执法理念,进一步提高其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