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布拉格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其历史可以回溯到公元5世纪.它曾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之前是摩达维亚帝国的三分之一,再之前是神圣罗马帝国最灿烂的珍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2014年俄罗斯史学期刊开设的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专栏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并概述了俄罗斯学者关于一战爆发原因、俄国在一战中所起的作用、一战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一战的结果和影响等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入地探究、理解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奕秋 《南风窗》2008,(19):13-13
土耳其西面的巴尔干半岛,曾是沙俄、奥匈、奥斯曼三大帝国争霸的舞台,这里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这三大帝国,催生了许多小的民族国家。而今,在土耳其东面的高加索山区,同样存在着引起大范围战争的诸多因素,其一便是领土争议和民族纠纷。高加索北麓有几个隶属俄罗斯联邦、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共和国,其中车臣和达吉斯  相似文献   

4.
左凤荣 《南风窗》2014,(9):12-12
<正>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周年,学界精英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上,意在吸取历史教训,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中国人有以史为鉴的传统,更重视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南风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周年之际所刊发的一组文章,从一战前的金融体系、民众心理、社会思潮、大国政治选择等角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在今天思考这一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很有意义。战争与和平,是国际政治关注的核心问题,当今的世界确实比冷战时  相似文献   

5.
1914年爆发了一场战争,而1814年建立了一种秩序。1914年并不是政治家们试图建立或孕育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年份,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一任务;它反而是一个广为接受的秩序四分五裂的年份。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最需要的就是重塑并强化1989—1991年关于冷战的局部协定以在战争爆发之前在主要国家间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而不是坐等危机、冲突及后果。出于这一原因,1814年比1914年或1919年更具指导性。本文总结了维也纳体系和一战后的欧洲协调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秩序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 奥地利陆军历史博物馆(Heere-sgeschichtliches Museum Wien)为全球知名的博物馆之一,其地位不亚于英国皇家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eseum),该馆座落于维也纳市第三区的南火车站及尤金亲王宫(Belvedere)附近,它兴建于1849年,竣工于1856年5月8日,原名为奥匈帝国炮兵军械厂(K.u.K.Arillerie-Arsenal),而实为一多用途建筑;在440320平方米的广大场地内设有军械库、步枪工厂、炮械厂、可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当前美国流行的“新帝国论”进行剖析,分析了“新帝国论”的政策含义。作者认为,“新帝国论”主要是美国新保守派的外交安全政策学说,它主张凭借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实力优势,通过建立美国帝国来推翻现状,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秩序的权力结构,以便塑造一种与力量结构相匹配的、更有利于美国价值观、自由观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南风窗》2013,(7):100-100
《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应从中汲取的教训》【俄】叶·季·盖达尔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版经济学家叶·季·盖达尔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个帝国衰落的情况开始,呈现19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抽丝剥茧似的分析了苏联由国内食品短缺、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所谓“百年和平”之后,在人们以为这将是生活常态的时候,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100年过去了人类对大战为什么爆发还没有达成共识,而现实,却似乎和100年前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同样地,时代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各种大转型和大变动,又一波全球化的浪潮汹涌席卷,全球货币体系再次被质疑,民粹主义开始抬头…一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共同面临未来向何处去的困惑。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一战100周年之际,探寻战争爆发的根源,剖析当今世界面临的类似危机,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世界依赖精英去运行,当精英们失败时,秩序就可能崩溃。一战的爆发,可以说是欧洲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的共同失败。  相似文献   

10.
从步兵到飞行员1912年8月22日,乔马·卡雷维·萨万托出生在芬兰西南部的工业重镇特库。当时芬兰还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大公国。一战结束后,芬兰脱离饿罗斯成为独立的共和国。伴随着年轻的芬兰共和国的成长,逐渐长大的萨万托开始对航空和一战中的空战王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他所能找到的一切关于那些王牌飞行员,诸如里希特霍芬、居内梅等的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1日至5月20日)■4月22日,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授权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塞尔维亚前进党领袖、第一副总理武契奇组阁。4月27日,塞尔维亚新一届政府宣布成立,武契奇出任总理。■4月23日,塞尔维亚举行议长选举,塞尔维亚前进党议员玛娅·戈伊科维奇当选新议长。戈伊  相似文献   

12.
刘怡 《南风窗》2014,(8):36-39
几种性质不一的恐惧,在一个毫无弹性的权势结构中碰撞升级,终于导致了1700万人丧生、三大帝国倾颓的悲剧。为化解各自恐惧而不惜一战者,殊途同归,自食其果。1914年夏天笼罩欧洲的,是一种普遍的恐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将普遍繁荣和乐观主义散布至全欧洲后,权势的急剧变动反而使各国陷入深深担忧。其中除法国的恐惧由来已久(始于1870~1871年对普战争的失败)、奥匈的恐惧具有结构性原因(哈布斯堡王朝含混纠结的民族政策)外,德、俄、英三强的恐惧可以说应时而生且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是中欧陆海快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16+1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支点国家之一。塞尔维亚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在外交政策上秉持东西兼顾的战略。积极发展同塞尔维亚的双边关系有助于中国—中东欧关系的全面发展。塞尔维亚国内形势2016年4月24日,塞尔维亚提前举行议会大选。以亚历山大·武契奇为党首的塞尔维亚前进党获得压倒性胜利,获得48.23%的选票。由现任副总理兼外长伊维察·达契奇领导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18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米奇科·卡库塔尼题为《一个强大的金球性大国及其显而易见的继承者》的书评,对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最近出版的《帝国:不列颠世界秩序的兴亡以及全球性大国应汲取的教训》(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ByNiall Ferguson.392 pp.New York:Basic Books.)一书进行了评述,认为该书是在为英帝国进行辩护,并实际上是在怂恿美国充当当今的帝国。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弃郁 《当代世界》2011,(12):56-61
近代以来,德国经历了数度兴衰沉浮,但其真正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是在一战前的第二帝国时期。当时德国统一后仅用40多年就从一个地区性中等强国发展到世界大国,然而这一崛起势头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而彻底中断。  相似文献   

16.
<正>塞尔维亚是一个小国,只有700万人口,但在巴尔干地区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塞尔维亚高度重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合作,特别是加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民间交流合作。民间交往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塞尔维亚愿与中国加强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交流,加强民间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同时,塞尔维亚前进党也高度重视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党际交往。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尽管面临来自西方的压力和挑战,但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圈却越来越大,且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甄鹏 《当代世界》2014,(6):50-52
<正>2014年3月16日,塞尔维亚提前举行了国家议会和贝尔格莱德地方选举。结果显示,2008年10月成立的前进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社会党名列第二,但丧失了左右政局的能力;老牌的民主党分裂,影响力大大降低;包括科什图尼察的塞尔维亚民主党在内的其他主要政党没能进入议会。塞尔维亚政坛几乎实现大洗牌。大选的经过2012年大选后,以达契奇为主席的社会党与塔迪奇的民主党谈崩,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优势,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显得越发的明显。伴随着这种超级大国霸权地位的,是一种以单边主义为支柱的“新帝国论”。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仅是源自于西方文明长期以来所持有的优越感,而且也是美国外交对于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的一个新的反思。但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美国外交战略,对于自身乃至国际社会而言,都不能说是一个理智的和建设性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刘建平 《南风窗》2011,(20):42+44+46+50
战后东亚秩序的再帝国化原因在于东亚国家的政治错误和外交失败,解构美帝国秩序的新东亚想象有待于东亚国家的文化主体性重建和民主政治能力成长,日本摆脱美帝国工具主义需要中国在价值观和国家能力两个方面获得日本不亚于对美国的尊敬。  相似文献   

20.
鱼雷的早期发展1868年,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与奥地利人鲁比斯在奥匈帝国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外型与专爱攻击水中大型生物的电鳗(拉丁文为Torpedinidae)相似,故被称为鱼雷(Torpedo)。世界海战史上的革命性新式武器——白头鱼雷就此诞生。鱼雷的出现给了小型舰只一线曙光,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海战的胜利者了!到20世纪初叶,各种大型战舰上都装备了防雷网来减少威力巨大的鱼雷的伤害。19世纪的海上霸主英国在鱼雷发明之初就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并于1871年开始在伍尔维奇军械厂按许可证生产白头鱼雷。法国、德国紧迫其后分别于1872、18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