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为准,新的配套法规即将出台,诸如“保障公平就业”等原则性的法律条文将细化为“哪些岗位不适合妇女”等可操作性条款,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将进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是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将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之一。就业援助服务是政府履行就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就业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制定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之配套制定的《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两法一规",于2008年1月1日起已同步实施了,将对我国促进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并实施《就业促进法》就是用立法手段把就业政策法规措施等进一步完善规范,并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法制化手段,具体严格地涵盖出国家在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责任、工作机制体系,以建立起我国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8,(9):33-3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精神,推动《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进一步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今年初,全国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深入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的通知》,各地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3,(4):34-36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女性获得独立经济地位、为社会贡献力量并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均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上述法律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女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最近,《就业促进法》草案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引起了热烈反响。《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就业促进工作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和责任,二是改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青政办[2018]7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5月29日青海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重点群体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相关  相似文献   

8.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日,我国《就业促进法》开始生效实施,又恰逢2008届大学生毕业就业高潮排山倒海般地涌来,《就业促进法》与中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现实,这场矛盾冲突大戏如今正充满悬念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崔丽 《新疆人大》2014,(6):22-23
6万多户中小企业提供了72.3%的就业岗位,已成为新疆吸纳就业的主体。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监督锁定在实施7年的自治区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上,并把目光投向了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1.
热词出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发展促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促进法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措施,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时事小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3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回答1、2题。1.《就业促进法》的重要规范对象是,明确其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职责。A.国家B.政府C.干部D.劳动者2.《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将①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是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将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之一。就业援助服务是政府履行就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就业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因此,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服务制度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福建省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8,(3):33-35
《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就业促进法》第十一条、十二条、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伊吾县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近日伊吾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执法检查工作。从检查的情况看,自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伊吾县政府始终把就业培训、安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就业促进工作迈入了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上城区以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为载体,创新实施"ABCD分类安置就业"、"岗位银行"人力资源推介进楼道等五项就业工程实现了"充分就业社区"全覆盖、家家户户有就业。首创失业预警机制建立全区岗位资源库,通过提供就业信息搜集、就业信息储存、就业人员输送、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咨询服务,使失业人员逐步得到"三个一"的援助:学会一项技能,找到一份工作,解决一个困难。一是建立"寻岗员"队伍,定期走访辖区企事业单位,及时收集和上报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变化有关信息,实施岗位开发和储备的制度化、动态化管理,较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 《人权》2007,(6):18-20
2007年8月30日,我国就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律—《就业促进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日前,本刊记者就该法的出台背景、意义、内容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林嘉教授。现刊出访谈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五部法律,包括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就业促进法、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本刊"法治建设"栏目将在近期陆续邀请多位专家,为读者分别解读这几部法律。本期重点介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20.
<正>接受评议内容是:(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以及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就业促进政策情况。(二)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以及完成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业创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