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回放 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南宁市某公司职员杨某却因公司年度考核排名末位遭到了解聘。在与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领取了1.8万多元补偿金后,杨某将单位告上法院。杨某认为,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即使自己考核排名末位,  相似文献   

2.
王雪 《工会博览》2010,(14):24-24
案情回放 2008年6月20日,私企职工杨某因工作疏忽造成企业损失,为此,企业给予杨某警告处分并罚款100元。2008年7月,企业向杨某发放6月份工资,扣除罚款后实发工资700元,导致杨某该月工资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事后,杨某与同事张某到劳动监察部门反应了企业未发放加班费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核实后要求企业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加班工资。接到通知后,企业通知职工可自愿领取加班工资,杨某和张某及时领取了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的一天.沐阳县23岁的杨某与朋友徐某等人听人说本县有所武术学校.便来到由叶某私自开设的“江苏省逸凡武术搏击俱乐部”参观。得知杨某是退役武警战士,曾在部队学过一些擒拿格斗;徐某也是习武之人,该俱乐部教练叶某便安排自己的学生李某在双方未按照规定佩带安全头盔的情况下,先后分别与徐某、杨某进行徒手散打搏击。在与杨某搏击过程中,李某用左脚猛踢击中杨某头部致其倒地。使杨某因遭受较大钝性暴力作用造成颅脑损伤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彭勇 《工会博览》2009,(5):120-120
本文以大学生与学校的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大陆法系公法学说和我国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大学生与学校的现实关系出发,在分析大学生与学校关系被归入特别权力关系特点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大学生与学校的特别权力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免予起诉的废除是我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在起诉制度上的飞跃。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诉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相对不起诉条件细化与范围扩大、未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分案起诉上。同时,司法实践中探索了暂缓起诉这一新的形式。我国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急需完善,应当通过立法进一步细化不起诉标准,扩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范围;构建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后的帮教制度。  相似文献   

6.
略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分案起诉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所采用的“一案起诉”的做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分案起诉”可以合理解决这些不足,并进行了“分案起诉”的理论探索。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笔者还就“分案起诉”的具体实践有关环节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缓起诉是近年来我国在少年司法制度领域中引人注目的探索,对于这一制度的争议迄今方兴未艾。对未成年犯罪入应当坚持起诉便宜主义为主,起诉法定主义为辅的原则,暂缓起诉是这一原则在少年司法实践中的贯彻。暂缓起诉不同于我国现行法律中所规定的相对不起诉,而是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不起诉类型,是基于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未成年入保护法》的要求和少年司法的理念对我国不起诉制度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地区传统上采起诉法定主义。检察官依侦查所得证据。足认被告有犯罪嫌疑。原则上应提起公诉。后受刑罚预防观的影响台湾引入起诉便宜主义,检察官对于轻微犯罪可以依职权裁量为不起诉处分。但实务上台湾检察官对职权不起诉的适用并不热衷,对于轻微案件。宁可申请简易判决处刑,不愿轻易为职权不起诉。导致台湾近10年来,检察官职权不起诉的被告人数,始终仅占当年被告总人数的2%左右。为发挥检察官职权不起诉在刑事政策上的意义。台湾地区“法务部”近几年在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于2002年2月另创设缓起诉制度作为配套。缓起诉制度不但可克服职权不起诉对特殊预防的偏重。而且在2002年2月刑事诉讼法修正后。立法政策上为达到筛选案件的功能,使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大量减少,并减轻检审实务案件的负担。成为改良式当事人主义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 杨某2008年11月应聘到甲公司任市场总监一职,月薪10000元.2009年4月,甲公司与杨某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了竞业限制的期限、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等相关内容,即甲公司在杨某离职后每月向杨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500元,竞业限制期限为二年.2011年3月,杨某与甲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甲公司在杨某离职后按约定每月向杨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500元.2011年11月,杨某向海淀区仲裁委提起仲裁,以甲公司属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为由,要求甲公司依据《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规定支付其8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差额36000元.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某节能公司辞退怀孕女员工杨某,被杨某申诉至大兴仲裁委,其对仲裁裁决不满,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杨某解除劳动关系为合法解除劳动关系,不支付杨某2008年5、6、7月份未上班期间的生活费、休息日及节假日加班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  相似文献   

11.
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应有之义,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契合司法实践的需要。但目前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起诉率并不高,这其中有制度和制度层面以外的妨碍因素。适当放宽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增设刑事和解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建立不起诉后的帮教措施,从增加特别告知、人格调查、社会调查诉前听证、法律援助程序等方面完善审查起诉程序。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的作用,实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以在检察官的不起诉裁量权中予以体现。通过对海淀检察院近三年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中的作用,并且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对于这些缺失和不足,可以通过增设不起诉事先告知机制,制定常见罪名不起诉应用指南,以及和其他社会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放杨某被某宾馆招收为服务员,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约定:"凡在宾馆工作的女性服务员,在合同期内不得结婚,否则宾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同年杨某结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和情节恶劣程度有增加、提高的迹象,呈现犯罪主体范围广泛、犯罪类型较为集中、犯罪有智能化趋势、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除了大学生总量以及大学生占青少年比例在逐年增加的原因外,还有社会存在问题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漏洞、大学生本身原因等。从高校层面预防大学生犯罪意义重大,其对策主要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建立学校与家庭常态联系机制、加强大学生El常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是刑事诉讼中的特殊主体,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障其诉讼权益,使其免受或少受刑事诉讼的追究、干扰,以避免再次犯罪的恶性循环状况出现。然而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不起诉条件的规定和处理,与成年人无任何差异,无法体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宽容和挽救的政策精神。我国应当扩大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裁量权,对一些犯罪不太严重的未成年人尽可能的不予起诉,探索多元化的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百全商贸公司是一家商品经销公司,代理销售各个厂家的产品。杨某自2000年3月起从事三鹿厂奶粉的理货及销售业务,工作地点有时在百全公司,有时在各个超市。2004年6月7日,杨某因工资、社会保险等问题到海淀区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监察部门在调查中发现,百全商贸公司否认与杨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存在争议,故答复杨某到仲裁处申请仲裁,认定劳动关系。杨某申请仲裁,要求百权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庭审中,杨某主张其是百全商贸公司的职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特别程序中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应予以明确,注意其与其他相似程序的界限,以保障刑事诉讼程序在体系上的自洽性。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体系以不起诉——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起诉的递进式适用为宜。附条件不起诉与刑事和解的冲突解决与衔接适用也是保障其体系性适用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起诉审查制度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的看门人。本文就美国起诉审查制度的具体构造,即初审程序之起诉审查和大陪审团之起诉审查做了相关的介绍,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起诉审查制度在英美的不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犯罪率持续攀升,给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该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大学生犯罪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解决大学生犯罪的相应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20.
梁枫 《工会博览》2010,(18):19-20
案情回放 2004年10月,杨某人职W协会会员部工作,后历任W协会会员部主任、W协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